用于办公场所的杀菌型全自动智能门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1079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办公场所的杀菌型全自动智能门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锁体,在锁体上设有面部识别模块、前置距离感应器、指纹识别模块、保护盖、后置识别模块等,保护盖可上下移动,在保护盖内边接触指纹识别模块;在锁体后部下侧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连接安装有消毒液储罐,消毒液储罐内部放置有消毒液;消毒液储罐上设有吸附绳,吸附绳内部设置有吸附绳,吸附绳穿过锁体连接到保护盖内侧顶部,吸附绳为可伸缩的柔性吸附材料;锁体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控制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指纹清洁装置和方法,让智能门锁系统能够高效快捷的使用,并保证使用期间的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办公场所的杀菌型全自动智能门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门锁
,特别涉及智能门锁消毒
,具体是一种用于办公场所的杀菌型全自动智能门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办公区域,特别是涉及到核心保密部门的办公区域,一般都需要进行生物特征识别,以确保进入人员为授权人员,常用的方式是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等方式,在冬季员工如果带口罩,部分情况下人脸识别等效果会有所降低,因此很多办公机构会结合指纹识别;指纹识别是一种利用指纹采集头及其配套软件结合起来的为加强个人电脑加密程度的高科技安全方案,在需要验证的场合,只要将使用者的手指放在指纹识别模块上即可进行识别验证。但指纹识别模块都需要用手指接触,这样设计容易导致指纹识别模块被外部的杂物污染,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后续使用者的指纹收到干扰,影响识别效率;同时,指纹窗暴露在外,指纹窗上残留的指纹痕迹容易被他人采用技术手段复制,从而降低了指纹识别器的安全性;并且指纹接触容易残留使用者的细菌或病毒,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寻求一种可以能确保使用安全,同时自带清洁效果的智能门锁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办公场所的杀菌型全自动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1),所述锁体1前端设有面部识别模块(2)和前置距离感应器(3);在所述前置距离感应器(3)下方设有指纹识别模块(5);在所述指纹识别模块(5)前侧设有保护盖(4),所述保护盖(4)的内边接触指纹识别模块(5);所述保护盖(4)为两侧带有折边的平板结构,在折边上设有滑(块402),在锁体(1)对应滑块(402)的位置设有垂直的盖滑槽(6),所述滑块(402)安装在所述盖滑槽(6)内,实现垂直方向的移动;所述锁体(1)后侧设有后置距离感应器(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办公场所的杀菌型全自动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1),所述锁体1前端设有面部识别模块(2)和前置距离感应器(3);在所述前置距离感应器(3)下方设有指纹识别模块(5);在所述指纹识别模块(5)前侧设有保护盖(4),所述保护盖(4)的内边接触指纹识别模块(5);所述保护盖(4)为两侧带有折边的平板结构,在折边上设有滑(块402),在锁体(1)对应滑块(402)的位置设有垂直的盖滑槽(6),所述滑块(402)安装在所述盖滑槽(6)内,实现垂直方向的移动;所述锁体(1)后侧设有后置距离感应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办公场所的杀菌型全自动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体(1)后部下侧连接安装有消毒液储罐(7),所述消毒液储罐(7)内部放置有消毒液;所述消毒液储罐(7)上设有吸附绳(8),所述吸附绳(8)穿过所述锁体(1)连接到所述保护盖(4)内侧顶部,所述锁体(1)中部设有一个贯穿前后的孔,作为放线孔(9),用于让吸附绳(8)穿过,所述吸附绳(8)为可伸缩的柔性吸附材料,在吸附绳(8)外侧包裹有塑料膜;所述锁体(1)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办公场所的杀菌型全自动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后方设置有安装座(16),安装座(16)包括安装柱和安装帽,所述安装座(16)的安装柱连接在放线孔(9)下侧,安装帽设置于安装柱上,安装帽下方设有连接机构,安装座(16)用于安装消毒液储罐(7),在消毒液储罐(7)的罐口设有配合安装座使用的连接机构,安装消毒液储罐(7)时将吸附绳(8)置于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办公场所的杀菌型全自动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4)的内侧中部设有清洁头(401);所述清洁头(401)包括擦除块(4011)和保护圈(4012),所述擦除块(4011)设置在所述保护圈(4012)内侧,所述擦除块(4011)的宽度大于指纹识别模块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办公场所的杀菌型全自动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擦除块(4011)为矩形结构,所述保护圈(4012)包裹在擦除块(4011)四边,且保护圈(4012)的上边缘厚度小于下边缘;所述保护圈4012)的下边缘上下两侧均设有圆弧形倒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