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色防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领域,具体为一种变色防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类化合物的使用逐年增多,臭氧层的含量严重减少,紫外线的透过量与日俱增,这必将会给皮肤造成越来越多不可逆转的伤害。随着人们的保健意识提高,人们对于防晒的追求不再局限于防晒化妆品的使用,将防晒需求转移到服装上。对于防晒面料的研究并不少见,但既能防晒有可以变色的面料研究甚少。所以研究既能够防晒又具有变色趣味的面料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因此,制备一种变色防晒面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色防晒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色防晒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100份棉纤维、50~100份聚氨酯纤维、15~30份氢氧化锌、5~10份聚氨酯、5~10份偶氮二元醇、5~10份二苯甲酮单体、10~20份壳聚糖、10~20份胶原蛋白、10~20份新型二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色防晒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100份棉纤维、50~100份聚氨酯纤维、15~30份氢氧化锌、5~10份聚氨酯、5~10份偶氮二元醇、5~10份二苯甲酮单体、10~20份壳聚糖、10~20份胶原蛋白、10~20份新型二苯甲酮光引发剂、5~10份十二烷基胺、5~10份玫红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色防晒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100份棉纤维、50~100份聚氨酯纤维、15~30份氢氧化锌、5~10份聚氨酯、5~10份偶氮二元醇、5~10份二苯甲酮单体、10~20份壳聚糖、10~20份胶原蛋白、10~20份新型二苯甲酮光引发剂、5~10份十二烷基胺、5~10份玫红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防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氮二元醇是以N,N-二羟乙基苯胺为原料制得偶氮二元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防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苯甲酮单体为含有两个两个活性羟基的4-(2,3-二羟基)丙氧基二苯甲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防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二苯甲酮光引发剂二苯甲酮单体与二异氰酸酯进行逐步聚合,得到侧链为二苯甲酮,主链含共引发剂胺的聚氨酯型高分子光引发剂。
5.一种变色防晒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变色防晒面料的工艺流程为:变色微胶囊制备,新型二苯甲酮光引发剂制备,第一次浸轧-汽蒸整理,第二次浸轧-汽蒸整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色防晒水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变色微胶囊制备;
(2)在氮气的保护下,将3份二异氰酸酯和5份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有磁力搅拌的三口烧瓶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将0.5份二苯甲酮单体与5份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混合后,用恒压滴液漏斗滴加至三口烧瓶中,滴加0.1份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缓慢升温至80℃,反应4h,冷却至室温,将0.4份的N-甲基二乙醇胺与2.5份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混合后,用恒压滴液漏斗滴加至三口烧瓶中,升温至80℃,继续反应4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缓慢倒入稀氨水中,静置析出沉淀,抽滤,经甲醇洗涤3次,水洗,于50℃真空干燥24h,制得新型二苯甲酮光引发剂;
(3)将50~100份的聚氨酯纤维与新型二苯甲酮光引发剂进行浸轧-汽蒸整理,浸轧温度80℃,汽蒸时间30min;
(4)将棉纤维为经线,经过整理的聚氨酯纤维为纬线编织成面料,浸于氢氧化锌溶液中进行第二次浸轧-汽蒸整理,浸轧温度120℃,汽蒸时间50min,将面料置于干燥箱中烘干,制得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色防晒面料的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