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97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经编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包括轻编机本体和安装在轻编机本体内部的吸毛机构,所述吸毛机构包括支撑框架、粘毛装置和驱动装置,该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中,通过两个转动辊将滚动带进行连接,可增加滚动带的使用时间,通过转动辊的转动,可使两个滚动带向相对方向滚动,当线由两个滚动带之间的开口向下输送时,线上所产生的毛絮,可由滚动带表面的胶面进行吸附,从而起到清理毛絮的作用,当完成清理工作之后,通过小型起吊机或人力将粘毛装置向上抬起,使右转杆脱离下转动槽内部,左转杆脱离下转孔内部,即可将粘毛装置进行拆除,然后对其进行清理更换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经编机
,具体地说,一种涉及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
技术介绍
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织物称为经编织物,完成这种经编的机器称为经编机;经编机在纺织股线、涤纶等织物时由于成圈机构针件和纱线之间的摩擦容易产生飞絮,如果飞絮长期积累在工作台面上时,会造成针位移针不准,甚至导致撞针等问题,使得织物产生瑕疵,通常,纺织厂清理飞絮的办法为气枪清理,由于成圈机构针件密集,气枪很难清理洁净,而槽针或舌针等配件更是需要整体拆卸清理,劳动强度大,耽误生产,且飞絮弥散在车间,恶化生产环境,影响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包括轻编机本体和安装在轻编机本体内部的吸毛机构,所述吸毛机构至少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右支撑架和位于右支撑架左侧的左支撑架,所述右支撑架和所述左支撑架均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右支撑架上表面开设有右架凹槽,所述右架凹槽的上表面开设有下转动槽,所述下转动槽设有两个,所述左支撑架上表面开设有左架凹槽,所述左架凹槽的右端设有转动头,所述转动头设有两个,所述转动头内部开设有下转孔;粘毛装置,所述粘毛装置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粘毛装置包括转动辊,所述转动辊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辊的表面套接有滚动带,所述滚动带的外表面设有胶面,便于对毛絮进行吸附,两个转动辊将滚动带进行连接,便于增加滚动带的使用时间,所述转动辊的右端设有右转杆,所述转动辊的左端设有左转杆,所述右转杆转动于所述下转动槽内部,所述左转杆转动于所述下转孔内部,通过转动辊的转动,可使两个滚动带向相对方向滚动,当线由两个滚动带之间的开口向下输送时,线上所产生的毛絮,可由滚动带表面的胶面进行吸附,从而起到清理毛絮的作用,所述右转杆右端设有插杆,所述转动辊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限位盘,避免滚动带脱离转动辊表面;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设有两个,所述驱动杆的右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侧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连接头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便于节省材料,同时起到对齿轮的稳固作用,所述驱动杆的内部贯穿所述连接头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杆与所述插槽插接配合,便于转动辊与驱动杆之间的连接,所述插槽为六边形结构,所述插杆为六边形结构,便于进一步提升驱动杆和转动辊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转动辊转动时出现打滑的现象,两个所述齿轮之间啮合,通过其中一个齿轮转动,可带动另一个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转动辊进行转动,起到节省驱动资源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吸毛机构在具体使用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后侧的驱动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后侧的齿轮转动,后侧的齿轮转动带动前侧的齿轮进行转动,两个齿轮转动带动两个转动辊进行同向转动,通过两个转动辊的转动可带动滚动带进行滚动,此时,两个滚动带进行同向滚动工作,当线由两个滚动带之间的开口向下输送时,线上所产生的毛絮,可由滚动带表面的胶面进行吸附,从而起到清理毛絮的作用;当完成清理工作之后,先向右拉动驱动杆,使插杆脱离插槽内部,然后通过小型起吊机或人力将粘毛装置向上抬起,使右转杆脱离下转动槽内部,左转杆脱离下转孔内部,即可将粘毛装置进行拆除,然后对其进行清理更换即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支撑架上方一端铰接有右保护壳,所述右保护壳位于所述右架凹槽内部,所述右保护壳上方设有右圆柱,所述右圆柱内部开设有上转动槽,所述上转动槽与所述下转动槽的半径相同,且所述上转动槽与所述下转动槽组合成一个圆柱形空腔结构,所述右转杆位于圆柱形空腔结构内,便于在转动辊转动时对右转杆进行稳固。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支撑架位于所述下转动槽的右侧设有下保护管,所述下保护管与所述下转动槽接通,所述右保护壳位于所述右圆柱的右侧设有上保护管,所述上保护管与所述上转动槽接通,所述上保护管与所述下保护管半径相同,且所述右转杆位于所述上保护管和所述下保护管内部,便于对右转杆的延长部分进行进一步的稳固工作,同时可对其进行保护。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架凹槽内部中心处开设有下限位槽,所述上转动槽内部中心处开设有上限位槽,所述上限位槽与所述下限位槽半径相同,且所述下限位槽和所述上限位槽组合成一个圆盘形空腔结构,所述右转杆表面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位于圆盘形空腔结构内部,便于对右转杆进一步稳固,同时起到稳定转动辊转动的作用,避免转动辊转动时左转杆轻易脱离下转孔内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支撑架上方一端铰接有左保护壳,所述左保护壳位于所述左架凹槽内部,所述左保护壳上方设有左圆柱,所述左圆柱内部开设有上转孔,所述上转孔与所述下转孔的半径相同,且所述上转孔与所述下转孔组合成一个圆柱形转孔结构,所述左转杆位于圆柱形转孔结构内,便于在转动辊转动时对左转杆进行稳固。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架凹槽的一端开设有右凹槽螺孔,所述右保护壳的一端开设有右壳螺孔,所述右壳螺孔与所述右凹槽螺孔的圆心处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所述右壳螺孔与所述右凹槽螺孔半径相同,所述右壳螺孔与所述右凹槽螺孔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便于将右支撑架与右保护壳之间固定,起到进一步稳定右转杆转动的作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架凹槽的一端开设有左凹槽螺孔,所述左保护壳的一端开设有左壳螺孔,所述左壳螺孔与所述左凹槽螺孔的圆心处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所述左壳螺孔与所述左凹槽螺孔半径相同,所述左壳螺孔与所述左凹槽螺孔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便于将左支撑架与左保护壳之间固定,起到进一步稳定左转杆转动的作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右支撑架的相互远离一端均开设有右架固定槽,两个所述左支撑架的相互远离一端均开设有左架固定槽,两个所述右架固定槽和两个所述左架固定槽分别与所述轻编机本体四角处的设有的支杆固定连接,便于将吸毛机构进行安装,同时起到支撑支撑框架的作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杆的右端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位于所述插槽的右侧,所述驱动杆右侧表面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便于对驱动杆和右转杆之间进行稳固,避免驱动杆转动时脱离转动辊,所述固定块的侧表面设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顶端设有圆球,便于对固定块进行使用,减少转动固定块时所耗费的力。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后端的所述驱动杆左端表面设有上轮盘,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驱动杆下方设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方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下轮盘,所述下轮盘与所述上轮盘通过皮带转动连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辊转动,起到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中,通过设置的粘毛装置,滚动带表面的胶面便于对毛絮进行吸附,两个转动辊将滚动带进行连接,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轻编机本体(200)和安装在轻编机本体(200)内部的吸毛机构(100),所述吸毛机构(100)至少包括:/n支撑框架(110),所述支撑框架(110)包括右支撑架(111)和位于右支撑架(111)左侧的左支撑架(112),所述右支撑架(111)和所述左支撑架(112)均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右支撑架(111)上表面开设有右架凹槽(1110),所述右架凹槽(1110)的上表面开设有下转动槽(1112),所述下转动槽(1112)设有两个,所述左支撑架(112)上表面开设有左架凹槽(1120),所述左架凹槽(1120)的右端设有转动头(1121),所述转动头(1121)设有两个,所述转动头(1121)内部开设有下转孔(1122);/n粘毛装置(120),所述粘毛装置(120)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粘毛装置(120)包括转动辊(121),所述转动辊(12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辊(121)的表面套接有滚动带(122),所述滚动带(122)的外表面设有胶面,所述转动辊(121)的右端设有右转杆(1212),所述转动辊(121)的左端设有左转杆(1213),所述右转杆(1212)转动于所述下转动槽(1112)内部,所述左转杆(1213)转动于所述下转孔(1122)内部,所述右转杆(1212)右端设有插杆(1214),所述转动辊(12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限位盘(1211);/n驱动装置(130),所述驱动装置(130)包括驱动杆(131),所述驱动杆(131)设有两个,所述驱动杆(131)的右端设有连接头(1311),所述连接头(1311)的外侧设有齿轮(1312),所述齿轮(1312)与所述连接头(1311)之间通过连接杆(131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131)的内部贯穿所述连接头(1311)开设有插槽(1310),所述插杆(1214)与所述插槽(1310)插接配合,所述插槽(1310)为六边形结构,所述插杆(1214)为六边形结构,两个所述齿轮(1312)之间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轻编机本体(200)和安装在轻编机本体(200)内部的吸毛机构(100),所述吸毛机构(100)至少包括:
支撑框架(110),所述支撑框架(110)包括右支撑架(111)和位于右支撑架(111)左侧的左支撑架(112),所述右支撑架(111)和所述左支撑架(112)均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右支撑架(111)上表面开设有右架凹槽(1110),所述右架凹槽(1110)的上表面开设有下转动槽(1112),所述下转动槽(1112)设有两个,所述左支撑架(112)上表面开设有左架凹槽(1120),所述左架凹槽(1120)的右端设有转动头(1121),所述转动头(1121)设有两个,所述转动头(1121)内部开设有下转孔(1122);
粘毛装置(120),所述粘毛装置(120)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粘毛装置(120)包括转动辊(121),所述转动辊(12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辊(121)的表面套接有滚动带(122),所述滚动带(122)的外表面设有胶面,所述转动辊(121)的右端设有右转杆(1212),所述转动辊(121)的左端设有左转杆(1213),所述右转杆(1212)转动于所述下转动槽(1112)内部,所述左转杆(1213)转动于所述下转孔(1122)内部,所述右转杆(1212)右端设有插杆(1214),所述转动辊(12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限位盘(1211);
驱动装置(130),所述驱动装置(130)包括驱动杆(131),所述驱动杆(131)设有两个,所述驱动杆(131)的右端设有连接头(1311),所述连接头(1311)的外侧设有齿轮(1312),所述齿轮(1312)与所述连接头(1311)之间通过连接杆(131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131)的内部贯穿所述连接头(1311)开设有插槽(1310),所述插杆(1214)与所述插槽(1310)插接配合,所述插槽(1310)为六边形结构,所述插杆(1214)为六边形结构,两个所述齿轮(1312)之间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架(111)上方一端铰接有右保护壳(113),所述右保护壳(113)位于所述右架凹槽(1110)内部,所述右保护壳(113)上方设有右圆柱(1131),所述右圆柱(1131)内部开设有上转动槽(1133),所述上转动槽(1133)与所述下转动槽(1112)的半径相同,且所述上转动槽(1133)与所述下转动槽(1112)组合成一个圆柱形空腔结构,所述右转杆(1212)位于圆柱形空腔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架(111)位于所述下转动槽(1112)的右侧设有下保护管(1111),所述下保护管(1111)与所述下转动槽(1112)接通,所述右保护壳(113)位于所述右圆柱(1131)的右侧设有上保护管(1132),所述上保护管(1132)与所述上转动槽(1133)接通,所述上保护管(1132)与所述下保护管(1111)半径相同,且所述右转杆(1212)位于所述上保护管(1132)和所述下保护管(111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架凹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陈海军严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