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824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生产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包括待清洗管道、引流管和缓蚀剂回收罐,所述待清洗管道上设有排空口,所述引流管一端与所述排空口连通,所述引流管另一端与所述缓蚀剂回收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通过引流管与待清洗管道的排空口连通,使得缓蚀剂在对管道清洗后通过排空口进入到引流管中,再通过引流管将缓蚀剂引入到缓蚀剂回收罐中,实现了缓蚀剂的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气田生产辅助设备
,特别是一种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油气田生产井站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管道,管道在长期使用后需要通过缓蚀剂进行冲洗,以减缓管道的老化速度,缓蚀剂在清洗管道后通常由管道上的排空口直接排除,而大多的缓蚀剂在清洗管道后仍可以继续使用,直接排放造成了缓蚀剂的大量浪费,不利于生产成本的控制。所以,目前需要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缓蚀剂在清洗管道后通常由管道上的排空口直接排除,造成缓蚀剂浪费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缓蚀剂在清洗管道后通常由管道上的排空口直接排除,造成缓蚀剂浪费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包括待清洗管道、引流管和缓蚀剂回收罐,所述待清洗管道上设有排空口,所述引流管一端与所述排空口连通,所述引流管另一端与所述缓蚀剂回收罐连通。本技术一种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通过引流管与待清洗管道的排空口连通,使得缓蚀剂对管道清洗后通过排空口进入到引流管中,再通过引流管将缓蚀剂引入到缓蚀剂回收罐中,实现了缓蚀剂的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排空口上设有三通阀,所述引流管通过所述三通阀与所述排空口连通。通过在排空口上设置三通阀,可以根据排空口的缓蚀剂的具体情况,选择性的进行就地排放或通过引流管回收利用,在管道内存在酸、碱或者杂质过多的情况下,可以关闭三通阀上连通所述引流管的阀门,通过三通阀上的另一阀门直接对缓蚀剂进行排放,在管道较为清洁的情况下,可通过三通阀使排空口与引流管连通,同时关闭三通阀上另一阀门,所述的三通阀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排空口的连接端口,还包括两个排液端口,两个所述排液端口上分别设有控制液体通断的所述阀门,其中一个所述排液端口用于与引流管连通,另一个所述排液端口用于就地排放缓蚀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引流管与缓蚀剂回收罐之间设有过滤机构。使得通过引流管回收的缓蚀剂被过滤机构滤除其中杂质后再进入缓蚀剂回收罐中,提高了回收后的缓蚀剂质量,有利于缓蚀剂的二次利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缓蚀剂回收罐可拆卸式连接。过滤机构在长期使用会累积较多的杂质,过滤机构与缓蚀剂之间采用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便于将过滤机构拆卸后进行清洗。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筛网,所述壳体上端与所述引流管连通,所述壳体下端与所述缓蚀剂回收罐可拆卸式连接。缓蚀剂在壳体中流通时,通过筛网滤除缓蚀剂中的大颗粒杂质,实现了缓蚀剂回收过程中的过滤,提高缓蚀剂的质量,便于对缓蚀剂的二次利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与所述缓蚀剂回收罐之间为螺纹连接。具体的在壳体下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在缓蚀剂回收罐的进液口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实现了壳体与缓蚀剂回收罐之间的可拆式连接,而且螺纹连接使壳体与罐体之间的密封性更好,避免了缓蚀剂泄露。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吸渣磁铁块,所述吸渣磁铁块上设有若干通孔。缓蚀剂进入壳体内后首先通过筛网进行第一次过滤,再通过吸渣磁铁块时,缓蚀剂从吸渣磁铁块上的通孔中通过,吸渣磁铁块对缓蚀剂中的细小铁屑进行吸附,对缓蚀剂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使得回收后的缓蚀剂更加纯净。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通孔设置为S型。使得缓蚀剂在从通孔中经过时始终能够触碰到吸渣磁铁块,避免由于缓蚀剂流速过快而导致铁屑难以吸附在吸渣磁铁块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筛网和所述吸渣磁铁块均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将筛网和吸渣磁铁块从壳体中取出进行清洗。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筛网的周壁上和所述吸渣磁铁块的周壁上均设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为橡胶材质结构件,所述壳体内壁上设有用于安装筛网的第一卡槽,以及用于安装吸渣磁铁块的第二卡槽。实现了筛网和吸渣磁铁块分别与壳体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安装和拆卸的都十分方便,提高了过滤机构的清洗效率。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一种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通过引流管与待清洗管道的排空口连通,使得缓蚀剂对管道清洗后通过排空口进入到引流管中,再通过引流管将缓蚀剂引入到缓蚀剂回收罐中,实现了缓蚀剂的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2、通过在排空口设置三通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将缓蚀剂引入到缓蚀剂回收罐中进行回收,或者通过三通阀直接对缓蚀剂进行排放,提高了本装置的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标记:1-待清洗管道,11-排空口,2-引流管,3-缓蚀剂回收罐,31-进液口,4-三通阀,5-壳体,6-筛网,7-吸渣磁铁块,71-通孔,72-弹性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包括待清洗管道1、引流管2和缓蚀剂回收罐3,所述待清洗管道1上设有排空口11,所述引流管2一端与所述排空口11连通,所述引流管2另一端与所述缓蚀剂回收罐3连通。本技术一种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通过引流管2与待清洗管道1的排空口11连通,使得缓蚀剂在对管道清洗后通过排空口11进入到引流管2中,再通过引流管2将缓蚀剂引入到缓蚀剂回收罐3中,实现了缓蚀剂的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的,所述排空口11上设有三通阀4,所述引流管2通过所述三通阀4与所述排空口11连通,可以根据排空口11的缓蚀剂的具体情况,选择性的进行就地排放或通过引流管2回收利用,在管道内存在酸、碱或者杂质过多的情况下,可以关闭三通阀4上连通所述引流管2的阀门,通过三通阀4上的另一阀门直接对缓蚀剂进行排放,在管道较为清洁的情况下,可通过三通阀4使排空口11与引流管2连通,同时关闭三通阀4上另一阀门,其中所述的三通阀4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排空口11的连接端口,还包括两个排液端口,两个所述排液端口上分别设有控制液体通断的所述阀门,其中一个所述排液端口用于与引流管2连通,另一个所述排液端口用于就地排放缓蚀剂。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引流管2与缓蚀剂回收罐3之间设有过滤机构,使得通过引流管2回收的缓蚀剂被过滤机构滤除其中杂质后再进入缓蚀剂回收罐3中,提高了回收后的缓蚀剂质量,有利于缓蚀剂的二次利用。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缓蚀剂回收罐3可拆卸式连接,过滤机构在长期使用会累积较多的杂质,过滤机构与缓蚀剂之间采用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便于将过滤机构拆卸后进行清洗。具体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清洗管道(1)、引流管(2)和缓蚀剂回收罐(3),所述待清洗管道(1)上设有排空口(11),所述引流管(2)一端与所述排空口(11)连通,所述引流管(2)另一端与所述缓蚀剂回收罐(3)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清洗管道(1)、引流管(2)和缓蚀剂回收罐(3),所述待清洗管道(1)上设有排空口(11),所述引流管(2)一端与所述排空口(11)连通,所述引流管(2)另一端与所述缓蚀剂回收罐(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空口(11)上设有三通阀(4),所述引流管(2)通过所述三通阀(4)与所述排空口(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与缓蚀剂回收罐(3)之间设有过滤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蚀剂排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缓蚀剂回收罐(3)可拆卸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兴胡世家曾志金朱治丞李贵林曹臻柯玉彪龚小平谢飞马朱洪陈彦梅廖晓鹏郭燕鹏邱述红罗显强邓辉向军陈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