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加工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79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猕猴桃加工用设备,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的箱体内设有第一处理部,第一处理部设有破碎单元和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连接有第二处理部,第二处理部设有榨汁单元和第二出料口,第二处理部连接有第三处理部,第三处理部设有果肉收集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加工用设备,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猕猴桃榨汁不彻底且无法回收利用果肉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猕猴桃加工用设备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猕猴桃加工用设备。
技术介绍
猕猴桃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猕猴桃中不但含有单宁、果胶、葡萄酸、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C和人体所必需的17种氨基酸等有机物,还含有钙、钾、硒、锌等微量元素,其中的营养物质可明显提高肌体活性,促进新陈代谢,协调肌体机能,阻断致癌物质,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因此,猕猴桃在日常生活中常被加工成各种产品。猕猴桃在加工时通常需要先对水果进行破碎处理,然后利用榨汁装置进行榨汁,但目前的榨汁装置都只收集猕猴桃汁,并且对果肉中汁水的榨取并不充分,使果肉与汁水分离不彻底,果肉也不被回收利用,造成了猕猴桃果肉中含有的膳食纤维、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被废弃,造成了资源浪费,减少了经济收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加工用设备,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猕猴桃榨汁不彻底且无法回收利用果肉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猕猴桃加工用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的箱体内设有第一处理部,所述第一处理部设有破碎单元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有第二处理部,所述第二处理部设有榨汁单元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处理部连接有第三处理部,所述第三处理部设有果肉收集单元。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猕猴桃通过进料口进入箱体到达第一处理部,经过破碎单元打碎后从第一出料口排出进入第二处理部,第二处理部的榨汁单元将果汁和果肉分离,果汁在第二岀料口被收集,果肉进入第三处理部,通过果肉收集单元进行收集。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设有第一处理部,能够将猕猴桃打碎,便于后续的榨汁和果肉分开收集。2、设有第二处理部,能将果汁从果肉中榨出,实现果汁和果肉分离,从而方便分开收集利用,避免将果肉丢弃浪费。3、设有第三处理部,使该设备能够同时实现破碎、榨汁、果肉分离、果汁和果肉分开收集,减少加工工序和流程,能将果汁和果肉同时收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增加经济收益。进一步,所述破碎单元包括与箱体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周围啮合有至少一个从动齿轮,贯穿所述从动齿轮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刀。第一电机启动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转动,与主动齿轮啮合的多个从动齿轮转动,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的搅拌刀随之转动,多个转动的搅拌刀将猕猴桃搅碎成小块儿。因多个从动齿轮的转动方向不同,搅拌轴和搅拌刀的转动方向也会不同,从而进一步将猕猴桃搅碎成更小的小块,便于后续处理。进一步,所述榨汁单元包括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边缘与箱体的内壁相抵。第一液压缸启动后,它的活塞杆会伸长或缩短,带动压板在第二处理部内做往复运动,从而将果汁从果肉中挤压出来。压板的边缘与箱体的内壁相抵,既能够使压板不在箱体内晃动,更好的完成榨汁功能,又能够将箱体内的破碎的猕猴桃全部进行压榨,达到更好的果汁和果肉分离效果。进一步,所述果肉收集单元包括移动部和收集部,所述移动部设于箱体内侧,所述收集部设定于与移动部对应的箱体外侧。移动部能够将果肉从第二处理部移出,便于进一步收集,收集部能将果肉收集,更好的利用果肉制作果酱、果酒、食品等商品,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所述移动部设于榨汁单元下方,所述移动部与箱体滑动连接,所述移动部包括第二液压缸和移动槽,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移动槽固定连接。移动部设于榨汁单元下方,能够与榨汁单元配合将果肉和果汁分离。启动第二液压缸,使它的活塞杆伸长或缩短,带动移动槽移动,便于收集果肉。进一步,所述第二处理部的下部对应移动槽的箱体上开设有供移动槽移动的门洞。门洞能使移动槽完全移出第二处理部,更便于收集果肉。进一步,所述移动槽的底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底面上设有筛网。移动槽的底面均布通孔,能使果汁从移动槽漏出进行收集,而将果肉留在移动槽上,通孔上方设有筛网能有效拦截果肉在筛网上,将果汁更多的漏下,更全面的分离果汁和果肉。进一步,所述收集部包括第三液压缸和收集盒,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能将收集的果肉推送至收集盒内。第三液压缸启动后,它的活塞杆带动推板往复运动,将收集的果肉推送至收集盒内,无需人工来收集果肉,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所述第二处理部的下部对应移动槽的箱体上设有观察窗。观察窗便于观察移动槽内的果肉含量,然后调整进料速度和收集果肉的速度,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所述箱体内设有若干个喷头,所述喷头连接有供水管。箱体内设有喷头方便对箱体内部进行清洗,防止猕猴桃残渣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也防止长期使用后滋生细菌,影响产品品质和人们健康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猕猴桃加工用设备实施例1的主视透视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猕猴桃加工用设备实施例2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猕猴桃加工用设备实施例3的主视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进料口2、第一处理部3、第一出料口31、第一电机32、主动齿轮33、从动齿轮34、搅拌轴35、搅拌刀351、第二处理部4、第二岀料口41、第一液压缸42、压板43、门洞44、第三处理部5、第二液压缸51、移动槽52、第三液压缸53、收集盒54、推板55、筛网56、观察窗6、喷头7、支架8。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猕猴桃加工用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通过螺钉安装在下方的支架8上,既能维持箱体1稳定工作不晃动,又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箱体1的上部开设有进料口2,用于投放猕猴桃。箱体1的进料口2处设有用于破碎猕猴桃的第一处理部3,第一处理部3连接有用于榨汁并收集果汁的第二处理部4,第二处理部4连接有用于收集果肉的第三处理部5,使该设备能够同时实现破碎、榨汁、果肉分离、果汁和果肉收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第一处理部3包括破碎单元,破碎单元包括第一电机32,第一电机32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第一电机32的输出轴上焊接有主动齿轮33,主动齿轮33的周围啮合有两个从动齿轮34,贯穿从动齿轮34设有搅拌轴35且从动齿轮34焊接在搅拌轴35上,搅拌轴35贯穿箱体1且通过轴承与箱体1转动连接,为了防止搅拌轴35发生晃动影响其正常工作,搅拌轴35的一端通过轴承座与第一电机32转动连接,搅拌轴35上焊接有多个搅拌刀351,左右两组搅拌刀351在从动齿轮34的作用下向不同的方向转动,能将猕猴桃果肉搅拌的更碎,更利于后续榨汁等工序。第一处理部3的下方开设有第一出料口31,通过第一出料口31与第二处理部4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猕猴桃加工用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处的箱体内设有第一处理部,所述第一处理部设有破碎单元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有第二处理部,所述第二处理部设有榨汁单元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处理部连接有第三处理部,所述第三处理部设有果肉收集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猕猴桃加工用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处的箱体内设有第一处理部,所述第一处理部设有破碎单元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有第二处理部,所述第二处理部设有榨汁单元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处理部连接有第三处理部,所述第三处理部设有果肉收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猕猴桃加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单元包括与箱体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周围啮合有至少一个从动齿轮,贯穿所述从动齿轮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猕猴桃加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汁单元包括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边缘与箱体的内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猕猴桃加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肉收集单元包括移动部和收集部,所述移动部设于箱体内侧,所述收集部设定于与移动部对应的箱体外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烝煦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东山猕猴桃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