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孔材料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074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孔材料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先将阻燃剂添加至所述胶粘剂中,控制温度为40~60℃,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岩棉和分散剂进行搅拌,获得第一混合液,将有序介孔材料至第一混合液中,搅拌均匀获得第二混合液,将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添加到第二混合液中,控制搅拌速度为300~400r/min,当第二混合液将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完全包裹,无表面外露的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出现,停止搅拌获得固液混合物,将固液混合物放入模具中,模压成型后放入成型机中进行二次发泡成型,通过将介孔材料添加至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中,有效降低了导热系数,提高了阻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孔材料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介孔材料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十几年来,保温材料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建筑内外墙中,其中EPS(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材料)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EPS保温板具有价格便宜,易于施工,保温性能好的优点,但是遇火极易燃烧、发烟量大。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也出现了多种阻燃EPS保温板,比如石墨聚苯板、硅质聚苯板、采用热固性树脂添加阻燃剂(比如可膨胀石墨、氢氧化铝等)包覆聚苯乙烯发泡珠粒制备的保温板等,这些新型的保温板有效的提高了传统EPS保温板易燃的缺陷,大大降低了火灾的发生,但是,由于多种阻燃剂、粘结剂的加入,使得这些改性聚苯板的导热系数上升,保温隔热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孔材料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多种阻燃剂、粘结剂的加入,使得这些改性聚苯板的导热系数上升,保温隔热效果变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介孔材料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80~100份、胶粘剂30~40份、分散剂2~5份、岩棉10~20份、阻燃剂10~40份、有序介孔材料2份~10份;所述胶粘剂采用酚醛树脂和蜜胺树脂混合而成,所述阻燃剂由氢氧化镁、纳米硅藻土、硅烷偶联剂和直链饱和脂肪酸混合而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所述的介孔材料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阻燃剂、分散剂和岩棉添加至胶粘剂中,搅拌均匀获得第一混合液;将有序介孔材料添加至第一混合液中,搅拌均匀获得第二混合液;将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添加到第二混合液中,搅拌均匀获得固液混合物;将固液混合物放入模具中,模压成型后放入成型机中进行二次发泡成型。其中,在将阻燃剂、分散剂和岩棉添加至胶粘剂中,搅拌均匀获得第一混合液的步骤中:先将阻燃剂添加至所述胶粘剂中,控制温度为40~60℃,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岩棉和分散剂进行搅拌。其中,在将有序介孔材料添加至第一混合液中,搅拌均匀获得第二混合液的步骤中:所述有序介孔材料的堆积密度为200~400kg/m3。其中,在将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添加到第二混合液中,搅拌均匀获得固液混合物的步骤中:控制搅拌速度为300~400r/min,当第二混合液将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完全包裹,无表面外露的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出现,停止搅拌。其中,在将固液混合物放入模具中,模压成型后放入成型机中进行二次发泡成型的步骤中:模压成型的过程中,升温至100~20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先将阻燃剂添加至所述胶粘剂中,控制温度为40~60℃,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岩棉和分散剂进行搅拌,获得第一混合液,将有序介孔材料至第一混合液中,搅拌均匀获得第二混合液,将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添加到第二混合液中,控制搅拌速度为300~400r/min,当第二混合液将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完全包裹,无表面外露的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出现,停止搅拌获得固液混合物,将固液混合物放入模具中,模压成型后放入成型机中进行二次发泡成型,通过将介孔材料添加至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中,有效降低了导热系数,提高了阻燃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步骤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步骤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高一种介孔材料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介孔材料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80份、胶粘剂30份、分散剂2份、岩棉10份、阻燃剂10份、有序介孔材料2份;所述胶粘剂采用酚醛树脂和蜜胺树脂混合而成,所述阻燃剂由氢氧化镁、纳米硅藻土、硅烷偶联剂和直链饱和脂肪酸混合而成。S1:先将10份阻燃剂添加至所述30份胶粘剂中,控制温度为40℃,搅拌均匀后再加入10份岩棉和2份分散剂进行搅拌,搅拌均后获得第一混合液。S2:将2份堆积密度为200kg/m3的有序介孔材料添加至第一溶液进行搅拌,搅拌均后获得第二混合液;S3:将80份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添加到第二混合液中,控制搅拌速度为300r/min,当第二混合液将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完全包裹,无表面外露的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出现,停止搅拌获得固液混合物;S4:将固液混合物放入模具中,升温至100℃,模压成型后放入成型机中进行二次发泡成型。其中在步骤S1中,先将胶粘剂放入容器中,控制容器的温度为40℃,添加岩棉和阻燃剂至容器中,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250r/min,搅拌时间为10min,再添加岩棉和分散剂至容器内,搅拌时间为5min,获得第一混合液。其中在步骤S2中,将堆积密度为200kg/m3的有序介孔材料添加至第一溶液进行搅拌,搅拌均后获得第二混合液内,将温度提高至80℃,搅拌速度为300r/min,搅拌时间为5min,获得第一混合液。其中在步骤S3中,将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添加到第二混合液中,控制搅拌速度为300r/min,当第二混合液将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完全包裹,无表面外露的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出现,停止搅拌获得固液混合物,获得固液混合物。其中在步骤S4中,将固液混合物放入模具中,升温至100,模压成型后放入成型机中进行二次发泡成型,通过蒸气进行加热,蒸气的压力为0.25MPa,加热时间为10~30s,通过将介孔材料添加至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中,有效降低了导热系数,提高了阻燃效果。实施例2,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提高一种介孔材料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介孔材料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90份、胶粘剂35份、分散剂3份、岩棉15份、阻燃剂25份、有序介孔材料6份;所述胶粘剂采用酚醛树脂和蜜胺树脂混合而成,所述阻燃剂由氢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孔材料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n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80~100份、胶粘剂30~40份、分散剂2~5份、岩棉10~20份、阻燃剂10~40份、有序介孔材料2份~10份;所述胶粘剂采用酚醛树脂和蜜胺树脂混合而成,所述阻燃剂由氢氧化镁、纳米硅藻土、硅烷偶联剂和直链饱和脂肪酸混合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孔材料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
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80~100份、胶粘剂30~40份、分散剂2~5份、岩棉10~20份、阻燃剂10~40份、有序介孔材料2份~10份;所述胶粘剂采用酚醛树脂和蜜胺树脂混合而成,所述阻燃剂由氢氧化镁、纳米硅藻土、硅烷偶联剂和直链饱和脂肪酸混合而成。


2.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材料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阻燃剂、分散剂和岩棉添加至胶粘剂中,搅拌均匀获得第一混合液;
将有序介孔材料添加至第一混合液中,搅拌均匀获得第二混合液;
将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添加到第二混合液中,搅拌均匀获得固液混合物;
将固液混合物放入模具中,模压成型后放入成型机中进行二次发泡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孔材料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阻燃剂、分散剂和岩棉添加至胶粘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锡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轩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