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系人分组显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066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系人分组显示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联系人分组在主操作界面中纵向排列显示时,联系人分组成员信息的查看过程繁琐的问题。步骤包括:A、确定当前登录用户对应的各联系人分组名称的显示宽度;B、根据各联系人分组名称的显示宽度确定联系人分组名称横向排列时主操作界面的宽度,并确定横向排列的各联系人分组名称在所述主操作界面中的横向位置参数;C、显示所述已确定宽度的主操作界面,并根据所述横向位置参数在所述主操作界面中显示各联系人分组名称。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户可以同时看到所有的联系人分组,能够非常方便快捷的对某个联系人分组进行联系人查看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即时通信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量的急速增加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极为便利和快捷的信息交流方式。在网络越来越普及的同时,各种类型的即时通信工具(如QQ、TM、MSN等)也已成为用户必不可少的软件工具,在用户的工作和生活中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即时通信工具最基本的功能是与联系人进行即时沟通交流,随着用户使用即时通信工具时间的增长,用户通常会在即时通信工具客户端的主操作界面中累积大量的联系人,这些联系人是用户进行日常沟通的基础,通过与这些联系人的沟通交流,用户可以在网络生活中得到更多的信息,以及保持一种持续的联系关系。 在当前的即时通信工具中,用户可以根据与联系人的关系建立“朋友”,“同事”,“同学”等等联系人分组,用户可以在相应的分组下面找到合适的联系人进行后续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方便了用户对联系人进行分类管理。目前联系人分组已经成为即时通信软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功能。如图1所示,当前的主流的即时通信软件在主操作界面中均采用纵向排列方式显示联系人分组。请参阅图2,该图为现有技术中纵向排列方式联系人分组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其主要实现过程为步骤S10、设置第一个联系人分组距主操作界面顶部的边缘余量以及各联系人分组之间的间距;步骤S11、利用预先设置的字符尺寸确定各联系人分组所占用的显示高度; 步骤S12、通过各联系人分组的显示高度以及联系人分组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出各联系人分组在主操作界面中的位置参数;步骤S13、根据预设尺寸显示主操作界面,并根据计算得出的位置参数在主操作界面中显示各联系人分组。 如图3所示,在联系人分组处于展开状态的时候,由于受主操作界面的高度限制,当用户在展开某个联系人分组同时又需要查看其他分组中成员的状态或者信息的时候,用户必须拖动滚动条才能进行后续操作,从而导致联系人分组成员信息的查看过程很烦琐,严重影响了用户使用即时通信软件的效率,造成了用户使用上的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联系人分组在主操作界面中纵向排列显示时,联系人分组成员信息的查看过程烦琐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方法包括一种联系人分组显示控制方法,包括步骤A、确定当前登录用户对应的各联系人分组名称的显示宽度;B、根据各联系人分组名称的显示宽度确定联系人分组名称横向排列时主操作界面的宽度,并确定横向排列的各联系人分组名称在所述主操作界面中的横向位置参数;C、显示所述已确定宽度的主操作界面,并根据所述横向位置参数在所述主操作界面中显示各联系人分组名称。 所述步骤A中,根据预设字符尺寸确定各联系人分组名称的显示宽度和显示高度。 所述主操作界面的宽度值为各联系人分组名称显示宽度的和。 所述主操作界面的宽度值为各联系人分组名称显示宽度以及各联系人分组名称之间预设间距的和。 所述主操作界面的宽度值为各联系人分组名称显示宽度、各联系人分组名称之间预设间距以及主操作界面左右两侧预设边缘余量的和。 所述联系人分组名称在主操作界面中的纵向位置参数根据主操作界面顶部预设边缘余量确定。 所述步骤C中,根据预设高度及所述确定宽度显示主操作界面。 所述步骤C后还包括步骤分别获取各联系人分组的状态信息,在状态信息为展开状态的联系人分组名称下方纵向排列显示该分组中的联系人成员及其属性信息。 所述步骤A前还包括步骤接收用户的登录指令,根据缺省设置或最近一次登录时的设置将登录用户主操作界面中联系人分组的显示模式确定为横向显示。 所述步骤A前还包括步骤接收用户发出的将主操作界面中联系人分组的纵向显示模式切换为横向显示模式的操作指令,将用户主操作界面中联系人分组的显示模式确定为横向显示。 所述步骤C后还包括步骤接收用户发出的将主操作界面中联系人分组的横向显示模式切换为纵向显示模式的操作指令,在用户主操作界面中纵向排列显示各联系人分组名称。 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在即时通信软件客户端主操作界面中横向排列显示联系人分组的方式,使用户可以同时看到所有的联系人分组,能够非常方便快捷的对某个联系人分组进行联系人查看操作,快速找到对应某个联系人分组中的联系人,为后续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操作方式,大大节省用户查看联系人分组中某个联系人的状态以及相关信息的过程。 更进一步,采用本专利技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喜好对主操作界面中联系人分组的排列方式进行调整变更,极大的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在主操作界面中纵向排列显示联系人分组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纵向排列方式联系人分组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纵向排列显示的联系人分组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主操作界面中横向排列显示联系人分组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所示为横向排列显示的联系人分组名称及处于展开状态的联系人分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在即时通信软件客户端主操作界面中横向排列显示联系人分组的处理方式,以使用户可以同时看到所有的联系人分组,能够非常方便快捷的对某个联系人分组进行联系人查看操作,快速找到对应某个联系人分组中的联系人。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实现原理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 请参阅图4,该图为本专利技术在主操作界面中横向排列显示联系人分组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主要实现过程为步骤S20、客户端将当前登录用户主操作界面的显示模式确定为横向显示;客户端收到用户的登录指令时,根据显示模式的缺省设置或最近一次登录时设置的显示模式将主操作界面中联系人分组的显示模式确定为横向显示;或者客户端收到用户发出的将主操作界面中联系人分组的纵向显示模式切换为横向显示模式的操作指令时,将主操作界面中联系人分组的显示模式确定为横向显示。 步骤S21、客户端遍历本地存储的所有联系人分组,获取所有联系人分组的名称,根据预设字符尺寸利用Windows绘制窗口相关API函数GetTextExtent确定各联系人分组名称的需要占用的显示宽度和显示高度。 步骤S22、客户端根据步骤S21中得出的各联系人分组名称的显示宽度确定联系人分组名称横向排列时主操作界面的宽度,使主操作界面可以完整显示所有的联系人分组;主操作界面的宽度值为各联系人分组名称显示宽度的和;或者主操作界面的宽度值为各联系人分组名称显示宽度以及各联系人分组名称之间预设间距的和;或者主操作界面的宽度值为各联系人分组名称显示宽度、各联系人分组名称之间预设间距以及主操作界面左右两侧预设边缘余量的和。 步骤S23、建立用于保存联系人分组名称位置数据的数组结构,用于保存联系人分组名称在主操作界面中占据的矩形区域的位置数据。 步骤S24、确定横向排列的各联系人分组名称在主操作界面中的位置参数;联系人分组名称的位置参数包括横向位置参数及纵向位置参数,上述步骤S22中主操作界面宽度的确定方式决定了联系人分组对象横向位置参数的确定方式,即联系人分组名称的横向位置参数由各联系人分组名称显示宽度确定;或者联系人分组名称的横向位置参数由各联系人分组名称显示宽度以及各联系人分组名称之间的间距确定;或者联系人分组名称的横向位置参数由各联系人分组名称显示宽度、各联系人分组名称之间的间距以及主操作界面左右两侧预设边缘余量确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系人分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确定当前登录用户对应的各联系人分组名称的显示宽度;B、根据各联系人分组名称的显示宽度确定联系人分组名称横向排列时主操作界面的宽度,并确定横向排列的各联系人分组名称在所述主 操作界面中的横向位置参数;C、显示所述已确定宽度的主操作界面,并根据所述横向位置参数在所述主操作界面中显示各联系人分组名称。

【技术特征摘要】
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一种联系人分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确定当前登录用户对应的各联系人分组名称的显示宽度;B、根据各联系人分组名称的显示宽度确定联系人分组名称横向排列时主操作界面的宽度,并确定横向排列的各联系人分组名称在所述主操作界面中的横向位置参数;C、显示所述已确定宽度的主操作界面,并根据所述横向位置参数在所述主操作界面中显示各联系人分组名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根据预设字符尺寸确定各联系人分组名称的显示宽度和显示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操作界面的宽度值为各联系人分组名称显示宽度的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操作界面的宽度值为各联系人分组名称显示宽度以及各联系人分组名称之间预设间距的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操作界面的宽度值为各联系人分组名称显示宽度、各联系人分组名称之间预设间距以及主操作界面左右两侧预设边缘余量的和。6.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