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收集罩及臭氧水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63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臭氧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臭氧收集罩及臭氧水制备装置,臭氧收集罩用于浮设在水液上,将臭氧气体通入水液内的同时收集和回收溢出的臭氧气体,其包括罩体、臭氧输送管路和回流管路;所述罩体浮设在水液上,在液面上方设置有用于收集溢出臭氧的集聚腔;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连接,臭氧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伸入集聚腔下方的水液内,用于将臭氧气体通入水液内;回流管路与所述集聚腔连接,用于回收自水液内溢出的臭气气体。本申请中的臭氧收集罩,设计巧妙,与臭氧发生器连接后,可以放置在洗菜槽、洗浴盆等家具水容器内,实现臭氧水的制备,且避免臭氧气体溢出,高效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收集罩及臭氧水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臭氧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臭氧收集罩及臭氧水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臭氧具有极强的杀菌能力,尤其溶于水中,杀菌能力更强,它能在几十秒甚至几秒钟内将细菌的蛋白氧化,从而杀死细菌。因此,臭氧水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应用于果蔬消毒。现有的家庭所使用的果蔬消毒机和果蔬消毒清洗机,都存在臭氧水制备简单粗暴,大量臭氧气体排放至空气中,对操作人员造成巨大伤害的客观情况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水制备装置,主要用于人们在家居生活中安全自制臭氧水,该制备装置在满足人们消除果蔬农药残留、衣物消毒除菌等日常生活中臭氧水使用需要的同时,可有效避免臭氧水制备过程中臭氧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对人们造成健康伤害,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安全和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臭氧收集罩,用于浮设在水液上,将臭氧气体通入水液内的同时收集和回收溢出的臭氧气体,其包括:罩体、臭氧输送管路和回流管路;所述罩体浮设在水液上,在液面上方设置有用于收集溢出臭氧的集聚腔;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连接,臭氧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伸入集聚腔下方的水液内,用于将臭氧气体通入水液内;回流管路与所述集聚腔连接,用于回收自水液内溢出的臭气气体。其中,罩体浮设在水液上方式很多,例如:所述罩体自身材料密度小于水液密度,从而实现漂浮;或者,还包括浮漂,所述罩体通过绑定浮漂的方式实现漂浮在水液上;或者,还包括支架,所述罩体通过支架放置在水液容器内,罩体下方部分沉入水液下,罩体上方部分设置在液面上方;或者,还包括挂钩、磁吸、粘钩等连接部件,所述罩体通过连接部件悬挂在水液容器边缘或者侧壁上,罩体下方部分沉入水液下,罩体上方部分设置在液面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罩体内在所述集聚腔下方设置有与外部水液连通、且用于容纳水液的腔室,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腔室连通;或者,所述罩体内在所述集聚腔下方设置有与外部水液连通的水流通道,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流通道的一端连通,自臭氧输送管路中喷出的臭氧气体推动着水液自水流通道的一端向另一端流动。进一步地,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罩体相对固定连接,随着罩体浮动。进一步地,所述腔室或者水流通道内设置有细网;所述细网与所述臭氧气体流道方向呈夹角设置用于破碎臭氧气体气泡。进一步地,所述回流管路一端与所述集聚腔连接,回流管路另一端与臭氧发生器的吸气口(或称进气口)连接,或者,回流管路另一端伸入集聚腔下方的水液内,用于将溢出的臭氧气体导流回水液内。本申请中的臭氧收集罩,不同于现有臭氧水制备装置内部设置的臭氧回收部件,可以属于一种臭氧发生器外部可快速拆卸连接、且可独立销售的产品,本申请中的臭氧收集罩,设计巧妙,与臭氧发生器连接后,对水液容器没有特殊要求,可以随意放置在洗菜槽(盆)、洗浴盆等家具水容器内,臭氧收集罩外围轮廓不需要与容器侧壁密闭配合,就可以避免臭氧水的制备过程中臭氧气体的溢出,高效而安全。进一步地,所述罩体的下方竖向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与水液容器的侧壁之间或者相邻两个挡水板之间形成所述水流通道。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为两个,且竖向相对设置;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的出气端位于两个所述挡水板之间,以使两个所述挡水板之间形成所述水流通道。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设有所述出气端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阻挡下方杂质进入水流通道的遮挡板。进一步地,所述遮挡板能够上下移动以调节水流通道的横截面大小(即可调节水液流量大小)。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为一个,所述遮挡板与所述挡水板铰接以使所述遮挡板能够在竖直面内旋转;或者,所述挡水板为两个,且竖向相对设置,所述遮挡板为套在两个所述挡水板外的U形板。进一步地,所述罩体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挡水板设有所述出气端的一侧,还设置有污物聚集网隔板;所述污物聚集网隔板用于放置在水液面处收集污染杂质及胶状垃圾物。进一步地,所述污物聚集网隔板上部位于水液表面以上,下部位于水液表面以下。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与所述污物聚集网隔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且两者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或者两者通过磁性部件进行磁性连接;或者,所述罩体与所述挡水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且两者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或者两者通过磁性部件进行磁性连接;或者,所述罩体与所述挡水板通过悬挂结构悬挂连接,所述罩体的底端面与所述挡水板之间设有密封结构以防止聚集腔内的臭氧从两者之间的水液面处流出。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设有出气端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水流通道的出水口处设有用于破裂气泡的气泡挡板。进一步地,所述臭氧输送管路上设有浮球。进一步地,所述浮球能够沿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移动,以调节所述浮球在所述臭氧输送管路上的位置。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罩体下方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罩体固定,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的出气端卡接在所述固定件上。进一步地,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的出气端能够沿着所述固定件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长条直线形或长条弧形。进一步地,所述罩体跟随所述水液面的升降而可上下浮动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浮漂,所述浮漂与所述罩体连接,用于托起所述罩体,且使得罩体随水液面的升降而上下浮动。进一步地,所述浮漂固定在所述罩体端部,且所述浮漂呈竖向设置的平面板状或弧面板状,其上端沿为中间高两端低的曲线形。进一步地,所述罩体在所述集聚腔对应的侧壁或者顶部设置有连通集聚腔内外的毛细孔。另外,本申请还公开一种臭氧水制备装置,其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收集罩;所述罩体用于倒扣在水液上;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连接臭氧输送管路的进气端,所述臭氧输送管路与所述罩体连接,以使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的出气端位于所述罩体的下方;所述罩体内部形成一个用于收集臭氧的集聚腔,所述集聚腔设置有臭氧回收口,所述臭氧回收口通过回流管路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吸气口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臭氧水制备装置,设计巧妙,可将溢出的臭氧回流至臭氧发生器,无臭氧气体对外排放,能够快速、平稳、安全制备臭氧水,高效而安全,罩体横向浮动时,出气端始终位于罩体下方,不受水深限制,大大方便使用。另外,本申请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提供了一种臭氧水制备装置,其包括:臭氧发生器和水液管路、臭氧输送管路和回流管路;所述水液管路包括:水液流入的入口端和水液流出的出口端;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连接,臭氧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与水液管路的入口端连通,用于将臭氧气体通入水液内;所述水液管路内且在水液的液面上方设置有上凹的、用于收集溢出臭氧的集聚腔,回流管路与所述集聚腔连接,用于回收自水液内溢出的臭气气体。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集聚腔沿水液流动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水液管路内设有上凹腔,水液管路浮设在容器内的水液上,上凹腔在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收集罩,其特征在于,用于浮设在水液上,将臭氧气体通入水液内的同时收集和回收溢出的臭氧气体,其包括:罩体、臭氧输送管路和回流管路;所述罩体浮设在水液上,在液面上方设置有用于收集溢出臭氧的集聚腔;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连接,臭氧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伸入集聚腔下方的水液内,用于将臭氧气体通入水液内;回流管路与所述集聚腔连接,用于回收自水液内溢出的臭气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收集罩,其特征在于,用于浮设在水液上,将臭氧气体通入水液内的同时收集和回收溢出的臭氧气体,其包括:罩体、臭氧输送管路和回流管路;所述罩体浮设在水液上,在液面上方设置有用于收集溢出臭氧的集聚腔;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连接,臭氧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伸入集聚腔下方的水液内,用于将臭氧气体通入水液内;回流管路与所述集聚腔连接,用于回收自水液内溢出的臭气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自身材料密度小于水液密度,从而实现漂浮;
或者,还包括浮漂,所述罩体通过绑定浮漂的方式实现漂浮在水液上;
或者,还包括支架,所述罩体通过支架放置在水液容器内,罩体下方部分沉入水液下,罩体上方部分设置在液面上方;
或者,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罩体通过连接部件悬挂在水液容器边缘或者侧壁上,罩体下方部分沉入水液下,罩体上方部分设置在液面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内在所述集聚腔下方设置有与外部水液连通、且用于容纳水液的腔室,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腔室连通;
或者,所述罩体内在所述集聚腔下方设置有与外部水液连通的水流通道,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流通道的一端连通,自臭氧输送管路中喷出的臭氧气体推动着水液自水流通道的一端向另一端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罩体相对固定连接,随着罩体浮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路一端与所述集聚腔连接,回流管路另一端与臭氧发生器的吸气口连接,或者,回流管路另一端伸入集聚腔下方的水液内,用于将溢出的臭氧气体导流回水液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下方竖向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与水液容器的侧壁之间或者相邻两个挡水板之间形成所述水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臭氧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为两个,且竖向相对设置;所述臭氧输送管路的出气端位于两个所述挡水板之间,以使两个所述挡水板之间形成所述水流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臭氧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设有所述出气端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阻挡下方杂质进入水流通道的遮挡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臭氧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能够上下移动以调节水流通道的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臭氧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为套在两个所述挡水板外的U形板。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臭氧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挡水板设有所述出气端的一侧,还设置有污物聚集网隔板;所述污物聚集网隔板用于放置在水液面处收集污染杂质及胶状垃圾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臭氧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污物聚集网隔板上部位于水液表面以上,下部位于水液表面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臭氧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与所述污物聚集网隔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且两者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或者两者通过磁性部件进行磁性连接;
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立慧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华健科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