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晶片的吸附传输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电子和半导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晶片的吸附传输带。
技术介绍
吸附传输带在光伏行业、电子行业、3C数码行业、印刷或包材行业、物流分选以及其他行业的薄片工件生产制造中有光泛的应用。现有的吸附传输带都是在皮带上开一定数量的小孔,在皮带托板或支撑板内部也开若干气孔或气槽,用真空泵提供负压气体,使薄片工件物料通过皮带上气孔内的负压吸力吸附在皮带上,随着皮带运转,达到吸附传输的目的。这种吸附传输带存在以下的缺陷:用户车间内必须有负压气源。自动化设备在安装时,设备要排布两路气路,一路是设备本身的气缸/电磁阀需要的压缩气体,即正压气体,另一路是给吸附传输器件用的负压气体。如果用户车间没有负压气源,或负压气源不稳定,自动化设备必须要在设备本身内部配装真空泵。无论是真空泵,还是集中负压气体源,都是购置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很高的装置。而且此种设计的负压传递系统具有设计复杂,传递效率低下,反应速度慢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晶片的吸附传输带,包括长条形的吸台(100)、皮带(240)与驱动机构(210),所述吸台(100)具有吸附表面(121),所述吸附表面(121)上设有工件吸槽(123),所述皮带(240)在所述驱动机构(210)的驱动下贴着所述吸附表面(121)运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台(100)中形成有气腔(130)和喷射流道(140),所述气腔(130)与正压气源连通,所述喷射流道(140)的进口端与所述气腔(130)连通,出口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工件吸槽(123)连通所述喷射流道(1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晶片的吸附传输带,包括长条形的吸台(100)、皮带(240)与驱动机构(210),所述吸台(100)具有吸附表面(121),所述吸附表面(121)上设有工件吸槽(123),所述皮带(240)在所述驱动机构(210)的驱动下贴着所述吸附表面(121)运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台(100)中形成有气腔(130)和喷射流道(140),所述气腔(130)与正压气源连通,所述喷射流道(140)的进口端与所述气腔(130)连通,出口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工件吸槽(123)连通所述喷射流道(14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晶片的吸附传输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台(100)由基板(110)和负压发生板(120)拼合构成,所述基板(110)的拼合面上设有第一凹腔(111),所述负压发生板(120)的拼合面上设有第二凹腔(125),所述第一凹腔(111)、第二凹腔(125)对合构成所述气腔(130),所述喷射流道(140)设于所述负压发生板(120)中,所述负压发生板(120)背离所述拼合面的表面为所述吸附表面(121)。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晶片的吸附传输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板(120)突出于所述基板(110)外,所述喷射流道(140)的出口端位于所述负压发生板(120)突出所述基板(110)外的侧壁上。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晶片的吸附传输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喷射流道(140)水平间隔布置于所述负压发生板(120)的第二凹腔(125)的两侧,多条所述工件吸槽(123)设于所述吸附表面(121)上,并分别连通两侧的所述喷射流道(140)。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晶片的吸附传输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流道(140)包括从进口端到工件吸槽(123)之间的前段(143)以及从工件吸槽(123)到出口端之间的后段(14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