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38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给药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架,升降架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支撑台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电机和混合箱,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并在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混合箱底部固定连接有连通管与加热箱固定连接,加热箱内腔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管,加热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软管,伸缩软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给药枪,给药枪底部于支撑台顶部设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药丸和药剂融融的效率,减少了空气感染,使得病人用药更佳舒适,缓解了病人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耳鼻喉科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耳鼻喉科包括耳、鼻、喉等部位,是人体较容易发病的一些部位,同时也是最容易困扰和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引发各种其他的多种并发症的发病。耳、鼻、喉是人体的小部位,分布在大脑的周围,其小病小疼往往容易遭到人们的忽视,任其发展。相信大家知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道理吧,耳、鼻、喉得了病最容易受牵连的就是我们的大脑,大脑受损,进而影响全身,其后果可想而知。目前,由于生活环境的原因,耳鼻喉病人日渐增多,在对耳鼻喉病人的治疗以及后期护理过程中,根据耳鼻喉的器官特点,有相应的一些辅助医疗用具,像耳鼻喉给药装置,在对病人的给药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现有的耳鼻喉给药装置一般都是手持式的,虽然使用便捷体积小但是也有很大的弊端,比如在需要用固液混合药剂给药时则会比较麻烦,要先将固体药丸与液体药剂混合融融,而这则需要医生手工完成,工作效率低,而且融融之后的药剂需要灌入药剂瓶中,在这期间也会有空气感染产生,而且手持式给药装置不能对融融药剂进行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科给药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架(2),所述升降架(2)上安装有锁紧螺栓(3),所述升降架(2)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4),所述支撑台(4)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6),所述顶板(6)顶部安装有电机(7),所述顶板(6)底部安装有混合箱(8),所述电机(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一端贯穿所述顶板(6)并延伸至所述混合箱(8)内腔,所述转轴(9)外壁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0),所述混合箱(8)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连通管(11),所述连通管(11)另一端于所述支撑台(4)顶部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给药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架(2),所述升降架(2)上安装有锁紧螺栓(3),所述升降架(2)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4),所述支撑台(4)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6),所述顶板(6)顶部安装有电机(7),所述顶板(6)底部安装有混合箱(8),所述电机(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一端贯穿所述顶板(6)并延伸至所述混合箱(8)内腔,所述转轴(9)外壁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0),所述混合箱(8)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连通管(11),所述连通管(11)另一端于所述支撑台(4)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箱(12),所述加热箱(12)内腔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3),所述加热箱(12)内腔一侧壁安装有加热管(14),所述加热箱(12)远离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软管(15),所述伸缩软管(15)一端贯穿所述加热箱(12)并延伸至所述加热箱(12)内腔,所述伸缩软管(1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给药枪(16),所述给药枪(16)底部于所述支撑台(4)顶部设有支撑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静孙玉敏贺椿媛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