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32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脂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第一待注射液的第一注液腔、设于第一注液腔内的用于容纳第二待注射液的第二注液腔;以及设于第二注液腔底部的若干个注液针,注液针均与第二注液腔相连通,注液针穿过第一注液腔的侧壁,注液针的侧壁开设有供第一待注射液流出的引液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注脂装置,第一注液腔内可以容纳第一待注射液,第二注液腔内容纳第二待注射液,采用注液针可以将脂肪溶液直接的注入到不同的皮层,第一待注射液可以顺着注液针侧壁的引液槽一并注入到待注射的区域,营养液能够准确的包覆于注射后的脂肪的周围,从而为刚注入的脂肪提供营养,同时加快新注入的脂肪和周围的细胞实现连接,提高脂肪的生存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脂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具体涉及一种注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疗美容领域,自体脂肪移植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其手术方法一般是从人体自身某些部位吸取多余的皮下脂肪细胞,然后经过吸出的混合物经净化处理、注入药物得到复合脂肪颗粒,选择完整的颗粒脂肪细胞通过注射的方式再移植到自己需要进行脂肪填充的部位,例如乳房、面部等,用以治疗胸部扁平、两侧乳房不对称、浅表微细皱纹、薄嘴唇隆成厚嘴唇等等。现有的自体脂肪移植手术一般是采用微细胞脂肪注入术,将采取的脂肪通过精制和分离后形成脂肪细胞单位,将脂肪按照多个脂肪细胞单位注入到人体,将采取的脂肪溶液,经过圆心分离后,把纯粹生存的脂肪注入到体内。现有的脂肪细胞填充入后需要与周围的细胞或血管实现连接,并从血管中获取脂肪细胞生存必须的养分,但是脂肪细胞如无法快速的与周围的细胞或血管实现连接,则会导致脂肪细胞的死亡,如果的脂肪细胞如死亡过多,则无法被人体自然吸收,可能会导致出现硬块,且可能会在体内造成炎症或水肿,影响人的健康,因此如何提高脂肪细胞的生存率是自体脂肪移植手术的难点。...

【技术保护点】
1.注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第一待注射液的第一注液腔(1)、设于所述第一注液腔(1)内的用于容纳第二待注射液的第二注液腔(2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注液腔(21)底部的若干个注液针(4),所述注液针(4)均与所述第二注液腔(21)相连通,所述注液针(4)穿过所述第一注液腔(1)的侧壁,所述注液针(4)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待注射液流出的引液槽(41)。/n

【技术特征摘要】
1.注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第一待注射液的第一注液腔(1)、设于所述第一注液腔(1)内的用于容纳第二待注射液的第二注液腔(2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注液腔(21)底部的若干个注液针(4),所述注液针(4)均与所述第二注液腔(21)相连通,所述注液针(4)穿过所述第一注液腔(1)的侧壁,所述注液针(4)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待注射液流出的引液槽(4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液腔(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注液腔(1)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活塞件(2)以及带动所述第一活塞件(2)运动的活塞推杆(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注液腔(21)位于所述第一活塞件(2)内,所述第二注液腔(21)内设有与所述第二注液腔(21)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二活塞件(22),且所述第二活塞件(22)与所述活塞推杆(3)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注液腔(21)上开设有供所述活塞推杆(3)插入的第一固定孔(27),所述活塞推杆(3)的侧壁和所述第一固定孔(27)的内壁均设有螺纹,且所述第一固定孔(27)与所述活塞推杆(3)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脂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钦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丽斯医疗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