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029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6
一种智能充电系统,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管理,包括主控单元、电能检测单元、继电器单元、FLASH单元、看门狗单元、触摸板单元、电源单元、SWD接口、报警单元、4G单元以及物联网单元;电能检测单元用于将检测的充电电源的电气参数传送至主控单元处理,4G单元和物联网单元用于主控单元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讯,主控单元将电能检测单元传送的电气参数经过处理分析后通过4G单元和物联网单元上传至后台服务器以实现远程监控,后台服务器通过4G单元和物联网单元下发控制指令至主控单元,主控单元通过控制继电器单元连接或断开充电电源以实现充电电源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或断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充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在充电过程中,火灾事故频发,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电动自行车充电现象杂乱,比如,直接把电动自行车带回家中充电;在家不方便的,把车挪到堆满杂物的过道上充电;也有人私拉电线充电;还有人使用街边的快充充电。这些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也不能实现智能化管理。现有的智能充电系统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管理,缺乏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智能充电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充电系统,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管理,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为电动自行车的提供智能化的充电管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充电系统,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管理,包括主控单元、电能检测单元、继电器单元、FLASH单元、看门狗单元、触摸板单元、电源单元、SWD接口、报警单元、4G单元以及物联网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电能检测单元、所述FLASH单元、所述看门狗单元、所述触摸板单元、所述电源单元、所述SWD接口、所述报警单元、所述4G单元以及所述物联网单元电性相连;所述电能检测单元用于将检测的充电电源的电气参数传送至所述主控单元处理,所述4G单元和所述物联网单元用于所述主控单元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讯,所述主控单元将所述电能检测单元传送的所述电气参数经过处理分析后通过所述4G单元和所述物联网单元上传至后台服务器以实现远程监控,后台服务器通过所述4G单元和所述物联网单元下发控制指令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继电器单元连接或断开充电电源以实现充电电源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或断开;所述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智能充电系统提供工作电源;所述触摸板单元用于实现用户与所述主控单元之间交互式通讯;所述看门狗单元用于所述主控单元的强制复位;所述FLASH单元用于存储所述主控单元的运行数据;所述SWD接口用于接入调试设备以对所述主控单元进行调试;所述报警单元用于对所述电能检测单元发送的异常信号进行声音报警;所述智能充电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电能检测单元电性相连的电能采集单元,所述电能采集单元用于将采集的充电电源的电气信号经过滤波处理后输入至所述电能检测单元。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单元包括处理器U37,磁珠B3,晶振Y4和Y5,极性电容C140,电容C130、C131、C132、C133、C134、C135、C136、C137、C138、C139、C55、C53、C45,电阻R76、R57、R71、R70、R100、R99、R58;所述磁珠B3用于抑制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尖峰干扰以及吸收静电脉冲;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6分别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40的负极和所述磁珠B3的一端,所述磁珠B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21、引脚11、引脚19、引脚22、引脚28、引脚50、引脚75、引脚100相连后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40负极、所述电容C130的一端、所述电容C131的一端、所述电容C132的一端、所述电容C133的一端、所述电容C134的一端、所述电容C135的一端、所述电容C136的一端、所述电容C137的一端,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49连接所述电容C138的一端,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73连接所述电容C139的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140正极、所述电容C130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2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4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5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6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7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8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9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8分别连接所述晶振Y5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55的一端,所述电容C5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9分别连接所述晶振Y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53的一端,所述电容C5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12分别连接所述晶振Y4的引脚1和所述电容C45的一端,所述电容C4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晶振Y4的引脚2和引脚4分别接地,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13分别连接所述晶振Y4的引脚3和所述电容C52的一端,所述电容C5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65连接所述电阻R57的一端,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连接端子BLUE,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37连接所述电阻R71的一端,所述电阻R7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94连接所述电阻R70的一端,所述电阻R7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69连接所述电阻R100的一端,所述电阻R100的另一端连接端子UART0_TX,所述端子UART0_TX用于向串行接口发送数据,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68连接所述电阻R99的一端,所述电阻R99的另一端连接端子UART0_RX,所述端子UART0_RX用于从串行接口接收数据,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64连接所述电阻R58的一端,所述电阻R58的另一端连接网络R;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79为数据输出脚SPI3_MISO,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79为数据输入脚SPI3_MOSI,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78为同步串行时钟脚SPI3_SCK,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86为片选信号脚SPI3_CS1,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87为片选信号脚SPI3_CS2,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5、引脚38、引脚39、引脚40、引脚41、引脚42、引脚43、引脚44、引脚45、引脚46、引脚82以及引脚84依次为使能脚EN_RL1、EN_RL2、EN_RL3、EN_RL4、EN_RL5、EN_RL6、EN_RL7、EN_RL8、EN_RL9、EN_RL10、EN_RL11以及EN_RL12,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63为复位脚RESET,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14为异步复位脚NRST,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25为中断信号脚IRQ,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48为数据脚DE,所述处理器U38的引脚24、引脚16、引脚15、引脚7、引脚4、引脚3、引脚2、引脚1、引脚33、引脚34、引脚35、引脚36依次为数据输入脚LED_1、LED_2、LED_3、LED_4、LED_5、LED_6、LED_7、LED_8、LED_9、LED_10、LED_11、LED_12,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90为调试复位脚NJTRST,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89为调试输出脚JTDO,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77为调试输入脚JTDI,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72为调试数据接口JTMS-SWDIO,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76为调试时钟接口JTCK-SWCLK,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96为片选信号脚SPI2_NSS,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47为同步串行时钟脚SPI2_SCK,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17为数据输出脚SPI2_MISO,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18为数据输入脚SPI2_MOSI,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98为看门狗复位信号脚WDI,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23为蜂鸣器驱动脚PWM_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管理,包括主控单元、电能检测单元、继电器单元、FLASH单元、看门狗单元、触摸板单元、电源单元、SWD接口、报警单元、4G单元以及物联网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电能检测单元、所述FLASH单元、所述看门狗单元、所述触摸板单元、所述电源单元、所述SWD接口、所述报警单元、所述4G单元以及所述物联网单元电性相连;/n所述电能检测单元用于将检测的充电电源的电气参数传送至所述主控单元处理,所述4G单元和所述物联网单元用于所述主控单元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讯,所述主控单元将所述电能检测单元传送的所述电气参数经过处理分析后通过所述4G单元和所述物联网单元上传至后台服务器以实现远程监控,后台服务器通过所述4G单元和所述物联网单元下发控制指令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继电器单元连接或断开充电电源以实现充电电源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或断开;所述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智能充电系统提供工作电源;所述触摸板单元用于实现用户与所述主控单元之间交互式通讯;所述看门狗单元用于所述主控单元的强制复位;所述FLASH单元用于存储所述主控单元的运行数据;所述SWD接口用于接入调试设备以对所述主控单元进行调试;所述报警单元用于对所述电能检测单元发送的异常信号进行声音报警;/n所述智能充电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电能检测单元电性相连的电能采集单元,所述电能采集单元用于将采集的充电电源的电气信号经过滤波处理后输入至所述电能检测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管理,包括主控单元、电能检测单元、继电器单元、FLASH单元、看门狗单元、触摸板单元、电源单元、SWD接口、报警单元、4G单元以及物联网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电能检测单元、所述FLASH单元、所述看门狗单元、所述触摸板单元、所述电源单元、所述SWD接口、所述报警单元、所述4G单元以及所述物联网单元电性相连;
所述电能检测单元用于将检测的充电电源的电气参数传送至所述主控单元处理,所述4G单元和所述物联网单元用于所述主控单元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讯,所述主控单元将所述电能检测单元传送的所述电气参数经过处理分析后通过所述4G单元和所述物联网单元上传至后台服务器以实现远程监控,后台服务器通过所述4G单元和所述物联网单元下发控制指令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继电器单元连接或断开充电电源以实现充电电源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或断开;所述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智能充电系统提供工作电源;所述触摸板单元用于实现用户与所述主控单元之间交互式通讯;所述看门狗单元用于所述主控单元的强制复位;所述FLASH单元用于存储所述主控单元的运行数据;所述SWD接口用于接入调试设备以对所述主控单元进行调试;所述报警单元用于对所述电能检测单元发送的异常信号进行声音报警;
所述智能充电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电能检测单元电性相连的电能采集单元,所述电能采集单元用于将采集的充电电源的电气信号经过滤波处理后输入至所述电能检测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包括处理器U37,磁珠B3,晶振Y4和Y5,极性电容C140,电容C130、C131、C132、C133、C134、C135、C136、C137、C138、C139、C55、C53、C45,电阻R76、R57、R71、R70、R100、R99、R58;所述磁珠B3用于抑制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尖峰干扰以及吸收静电脉冲;
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6分别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40的负极和所述磁珠B3的一端,所述磁珠B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21、引脚11、引脚19、引脚22、引脚28、引脚50、引脚75、引脚100相连后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40负极、所述电容C130的一端、所述电容C131的一端、所述电容C132的一端、所述电容C133的一端、所述电容C134的一端、所述电容C135的一端、所述电容C136的一端、所述电容C137的一端,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49连接所述电容C138的一端,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73连接所述电容C139的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140正极、所述电容C130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2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4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5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6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7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8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39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8分别连接所述晶振Y5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55的一端,所述电容C5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9分别连接所述晶振Y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53的一端,所述电容C5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12分别连接所述晶振Y4的引脚1和所述电容C45的一端,所述电容C4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晶振Y4的引脚2和引脚4分别接地,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13分别连接所述晶振Y4的引脚3和所述电容C52的一端,所述电容C5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65连接所述电阻R57的一端,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连接端子BLUE,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37连接所述电阻R71的一端,所述电阻R7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94连接所述电阻R70的一端,所述电阻R7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69连接所述电阻R100的一端,所述电阻R100的另一端连接端子UART0_TX,所述端子UART0_TX用于向串行接口发送数据,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68连接所述电阻R99的一端,所述电阻R99的另一端连接端子UART0_RX,所述端子UART0_RX用于从串行接口接收数据,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64连接所述电阻R58的一端,所述电阻R58的另一端连接网络R;
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79为数据输出脚SPI3_MISO,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79为数据输入脚SPI3_MOSI,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78为同步串行时钟脚SPI3_SCK,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86为片选信号脚SPI3_CS1,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87为片选信号脚SPI3_CS2,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5、引脚38、引脚39、引脚40、引脚41、引脚42、引脚43、引脚44、引脚45、引脚46、引脚82以及引脚84依次为使能脚EN_RL1、EN_RL2、EN_RL3、EN_RL4、EN_RL5、EN_RL6、EN_RL7、EN_RL8、EN_RL9、EN_RL10、EN_RL11以及EN_RL12,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63为复位脚RESET,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14为异步复位脚NRST,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25为中断信号脚IRQ,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48为数据脚DE,所述处理器U38的引脚24、引脚16、引脚15、引脚7、引脚4、引脚3、引脚2、引脚1、引脚33、引脚34、引脚35、引脚36依次为数据输入脚LED_1、LED_2、LED_3、LED_4、LED_5、LED_6、LED_7、LED_8、LED_9、LED_10、LED_11、LED_12,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90为调试复位脚NJTRST,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89为调试输出脚JTDO,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77为调试输入脚JTDI,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72为调试数据接口JTMS-SWDIO,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76为调试时钟接口JTCK-SWCLK,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96为片选信号脚SPI2_NSS,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47为同步串行时钟脚SPI2_SCK,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17为数据输出脚SPI2_MISO,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18为数据输入脚SPI2_MOSI,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98为看门狗复位信号脚WDI,所述处理器U37的引脚23为蜂鸣器驱动脚PWM_BEEPE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检测单元包括电能计量芯片Q29和Q34,光耦合器U7、U1、U4、U6、U5,晶振Y1和Y2,电容C64、C65、C88、C89、C90、C93、C94、C91、C92、C95、C96、C81、C83、C84、C85、C97、C101、C102、C98、C99、C103、C105、C17、C7、C15、C16、C18,电阻R25、R56、R67、R69、R59、R61、R62、R63、R65、R66、R15、R17;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和Q34为内部集成了6路二阶sigma-deltaADC、参考电压电路以功率、能量、有效值、功率因数及频率测量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能够测量各相以及合相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能量及无功能量,同时还能测量各相电流、电压有效值、功率因数、相角、频率参数;所述光耦合器U7、U1、U4、U6、U5具有温度、电流和电压补偿功能以及高的输入输出隔离;
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3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9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94的一端,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6与所述电容C9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94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模拟地,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9和引脚13相连后接模拟地,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10和引脚16相连后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91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92的一端,所述电容C92的一端还连接3.3V,所述电容C9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92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模拟地,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23、引脚22以及引脚19相连后接模拟地,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20和引脚21分别接端子,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24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95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96的一端,所述电容C96的一端还连接3.3V,所述电容C9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96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模拟地,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32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25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88的一端,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接3.3V,所述电容C88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31分别连接所述晶振Y1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90的一端,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30分别连接所述晶振Y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89的一端,所述电容C89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90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模拟地,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29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64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65的一端,所述电容C6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65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模拟地,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25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9的一端和所述光耦合器U7的引脚6,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26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6的一端和所述光耦合器U6的引脚6,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27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3的一端和所述光耦合器U4的引脚6,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28连接所述电阻R59的一端,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1连接端子V1P,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2连接端子V1N,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4连接端子V2P,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5连接端子V2N,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7连接端子V3P,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8连接端子V3N,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11连接端子V4P,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12连接端子V4N,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14连接端子V5P,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15连接端子V5N,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17连接端子V6P,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29的引脚18连接端子V6N;
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3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101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02的一端,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6与所述电容C10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02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模拟地,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9和引脚13相连后接模拟地,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10和引脚16相连后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98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99的一端,所述电容C99的一端还连接3.3V,所述电容C98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99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模拟地,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23、引脚22以及引脚19相连后接模拟地,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20和引脚21分别接端子,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24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10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05的一端,所述电容C105的一端还连接3.3V,所述电容C10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05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模拟地,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32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56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84的一端,所述电阻R56的另一端接3.3V,所述电容C84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31分别连接所述晶振Y2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97的一端,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30分别连接所述晶振Y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85的一端,所述电容C8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97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模拟地,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29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81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83的一端,所述电容C8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83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模拟地,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25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9的一端和所述光耦合器U7的引脚6,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26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6的一端和所述光耦合器U6的引脚6,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27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3的一端和所述光耦合器U4的引脚6,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28连接所述电阻R59的一端,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1连接端子V7P,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2连接端子V7N,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4连接端子V8P,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5连接端子V8N,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7连接端子V9P,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8连接端子V9N,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11连接端子V10P,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12连接端子V10N,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14连接端子V11P,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15连接端子V11N,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17连接端子V12P,所述电能计量芯片Q34的引脚18连接端子V12N;
所述光耦合器U7的引脚2连接电源3.3V,所述光耦合器U7的引脚3连接所述电阻R67的一端,所述电阻R6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SPI3_CS1,所述光耦合器U7的引脚5接模拟地,所述光耦合器U7的引脚8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17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69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69的另一端还连接3.3V,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5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器U1的引脚3,所述光耦合器U1的引脚2接3.3V,所述光耦合器U1的引脚5接地,所述光耦合器U1的引脚6分别连接所述SPI3_MISO和所述电阻R61的一端,所述光耦合器U1的引脚8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7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6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61的另一端还连接电源3.3V;所述光耦合器U4的引脚2连接电源3.3V,所述光耦合器U4的引脚3连接所述电阻R62的一端,所述电阻R6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SPI3_MOSI,所述光耦合器U4的引脚8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15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6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63的另一端还接3.3V,所述光耦合器U4的引脚5接模拟地;所述光耦合器U6的引脚2连接电源3.3V,所述光耦合器U6的引脚3连接所述电阻R65的一端,所述电阻R6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SPI3_SCK,所述光耦合器U6的引脚8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16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66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66的另一端还接3.3V,所述光耦合器U6的引脚5接模拟地;所述光耦合器U5的引脚2连接电源3.3V,所述光耦合器U5的引脚3连接所述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SPI3_CS2,所述光耦合器U5的引脚8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18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还接3.3V,所述光耦合器U5的引脚5接模拟地。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采集单元包括第一电能采集电路、第二电能采集电路、第三电能采集电路、第四电能采集电路、第五电能采集电路、第六电能采集电路、第七电能采集电路、第八电能采集电路、第九电能采集电路、第十电能采集电路、第十一电能采集电路、第十二电能采集电路,所述第一电能采集电路、所述第二电能采集电路、所述第三电能采集电路、所述第四电能采集电路、所述第五电能采集电路、所述第六电能采集电路、所述第七电能采集电路、所述第八电能采集电路、所述第九电能采集电路、所述第十电能采集电路、所述第十一电能采集电路、所述第十二电能采集电路分别从充电电源的220V进电口采集的电气信号经过滤波后传送至所述电能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电能采集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UH1,熔断丝F13,电容C86、C87,电阻R8、R9;所述开关二极管UH1的引脚1和引脚2相连后连接所述熔断丝F13的一端,所述熔断丝F13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87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1N,所述电容C87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开关二极管UH1的引脚连接所述熔断丝F13的另一端,所述熔断丝F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还连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86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1P,所述电容C8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和模拟地;
所述第二电能采集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UH2,熔断丝F14,电容C39、C40,电阻R10、R11;所述开关二极管UH2的引脚1和引脚2相连后连接所述熔断丝F14的一端,所述熔断丝F14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40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2N,所述电容C40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开关二极管UH2的引脚连接所述熔断丝F14的另一端,所述熔断丝F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还连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39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2P,所述电容C3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一端和模拟地;
所述第三电能采集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UH3,熔断丝F15,电容C42、C43,电阻R12、R13;所述开关二极管UH3的引脚1和引脚2相连后连接所述熔断丝F15的一端,所述熔断丝F15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43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3N,所述电容C43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开关二极管UH3的引脚连接所述熔断丝F15的另一端,所述熔断丝F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还连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42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3P,所述电容C4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2的一端和模拟地;
所述第四电能采集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UH4,熔断丝F18,电容C54、C62,电阻R23、R24;所述开关二极管UH4的引脚1和引脚2相连后连接所述熔断丝F18的一端,所述熔断丝F18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24的一端,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62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4N,所述电容C62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开关二极管UH4的引脚连接所述熔断丝F18的另一端,所述熔断丝F1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电阻R23的一端还连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54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4P,所述电容C5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23的一端和模拟地;
所述第五电能采集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UH5,熔断丝F17,电容C46、C47,电阻R19、R20;所述开关二极管UH5的引脚1和引脚2相连后连接所述熔断丝F17的一端,所述熔断丝F17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47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5N,所述电容C47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开关二极管UH5的引脚连接所述熔断丝F17的另一端,所述熔断丝F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19的一端,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还连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46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5P,所述电容C4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9的一端和模拟地;
所述第六电能采集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UH6,熔断丝F16,电容C49、C50,电阻R21、R22;所述开关二极管UH6的引脚1和引脚2相连后连接所述熔断丝F16的一端,所述熔断丝F16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22的一端,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50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6N,所述电容C50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开关二极管UH6的引脚连接所述熔断丝F16的另一端,所述熔断丝F1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21的一端,所述电阻R21的一端还连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49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6P,所述电容C4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21的一端和模拟地;
所述第七电能采集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UH7,熔断丝F19,电容C67、C68,电阻R44、R45;所述开关二极管UH7的引脚1和引脚2相连后连接所述熔断丝F19的一端,所述熔断丝F19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45的一端,所述电阻R4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68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7N,所述电容C68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开关二极管UH7的引脚连接所述熔断丝F19的另一端,所述熔断丝F1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44的一端,所述电阻R44的一端还连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67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7P,所述电容C6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44的一端和模拟地;
所述第八电能采集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UH8,熔断丝F20,电容C69、C70,电阻R46、R47;所述开关二极管UH8的引脚1和引脚2相连后连接所述熔断丝F20的一端,所述熔断丝F20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47的一端,所述电阻R4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70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8N,所述电容C70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开关二极管UH8的引脚连接所述熔断丝F20的另一端,所述熔断丝F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46的一端,所述电阻R46的一端还连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4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69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8P,所述电容C6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46的一端和模拟地;
所述第九电能采集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UH9,熔断丝F21,电容C71、C72,电阻R48、R49;所述开关二极管UH9的引脚1和引脚2相连后连接所述熔断丝F21的一端,所述熔断丝F21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49的一端,所述电阻R4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72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9N,所述电容C72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开关二极管UH9的引脚连接所述熔断丝F21的另一端,所述熔断丝F2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48的一端,所述电阻R48的一端还连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4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71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9P,所述电容C7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48的一端和模拟地;
所述第十电能采集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UH10,熔断丝F24,电容C77、C80,电阻R54、R55;所述开关二极管UH10的引脚1和引脚2相连后连接所述熔断丝F24的一端,所述熔断丝F24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55的一端,所述电阻R5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80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10N,所述电容C80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开关二极管UH10的引脚连接所述熔断丝F24的另一端,所述熔断丝F2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54的一端,所述电阻R54的一端还连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5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77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10P,所述电容C7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54的一端和模拟地;
所述第十一电能采集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UH11,熔断丝F23,电容C73、C74,电阻R50、R51;所述开关二极管UH11的引脚1和引脚2相连后连接所述熔断丝F23的一端,所述熔断丝F23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51的一端,所述电阻R5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74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11N,所述电容C74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开关二极管UH11的引脚连接所述熔断丝F23的另一端,所述熔断丝F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50的一端,所述电阻R50的一端还连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5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73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11P,所述电容C7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50的一端和模拟地;
所述第十二电能采集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UH12,熔断丝F22,电容C75、C76,电阻R52、R53;所述开关二极管UH12的引脚1和引脚2相连后连接所述熔断丝F22的一端,所述熔断丝F22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53的一端,所述电阻R5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76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12N,所述电容C76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开关二极管UH12的引脚连接所述熔断丝F22的另一端,所述熔断丝F2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所述电阻R52的一端,所述电阻R52的一端还连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5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75的一端和所述端子V12P,所述电容C7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52的一端和模拟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单元包括第一继电器电路、第二继电器电路、第三继电器电路、第四继电器电路、第五继电器电路、第六继电器电路、第七继电器电路、第八继电器电路、第九继电器电路、第十继电器电路、第十一继电器电路、第十二继电器电路;所述第一继电器电路、所述第二继电器电路、所述第三继电器电路、所述第四继电器电路、所述第五继电器电路、所述第六继电器电路、所述第七继电器电路、所述第八继电器电路、所述第九继电器电路、所述第十继电器电路、所述第十一继电器电路、所述第十二继电器电路分别通过接受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控制指令以连接或断开充电电源;
所述第一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J1,熔断丝F5,稳压二极管D7,三极管Q10,电容C38、C26,电阻R26、R121、R60;所述继电器J1的引脚1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7的负极和所述电阻R26的一端,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38的一端和5V,所述电容C3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继电器J1的引脚2连接充电电源,所述继电器J1的引脚3连接所述熔断丝F5的一端,所述熔断丝F5的另一端连接端子L1,所述继电器J1的引脚4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7的正极和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0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6的一端、所述电阻R60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121的一端,所述电容C2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EN_RL1;
所述第二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J28,熔断丝F4,稳压二极管D15,三极管Q9,电容C27、C28,电阻R68、R64、R88;所述继电器J28的引脚1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5的负极和所述电阻R68的一端,所述电阻R6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7的一端和5V,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继电器J28的引脚2连接充电电源,所述继电器J28的引脚3连接所述熔断丝F4的一端,所述熔断丝F4的另一端连接端子L2,所述继电器J28的引脚4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5的正极和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8的一端、所述电阻R88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64的一端,所述电容C2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8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EN_RL2;
所述第三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J2,熔断丝F3,稳压二极管D5,三极管Q1,电容C29、C30,电阻R28、R27、R89;所述继电器J2的引脚1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和所述电阻R28的一端,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9的一端和5V,所述电容C2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继电器J2的引脚2连接充电电源,所述继电器J2的引脚3连接所述熔断丝F3的一端,所述熔断丝F3的另一端连接端子L3,所述继电器J2的引脚4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和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30的一端、所述电阻R89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27的一端,所述电容C3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8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绿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