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全肺灌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29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全肺灌洗装置,包括两个输液接头、两根支输液管、夹子、上Y型接头、主输液管、下Y型接头、吸引管、引流管接头、灌洗导管、灌洗导管球囊、测压管和压力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常规全肺灌洗装置的基础上增设了灌洗导管球囊、测压管和压力表,灌洗导管球囊在注入气体后能密闭灌洗导管与灌洗侧肺的双腔气管插管间的缝隙,同时通过压力表能实时监测灌洗侧肺的肺内压力,以免过大压力造成肺的损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在灌洗过程中实时监测灌洗侧肺内的压力,安全可靠、无需拆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全肺灌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全肺灌洗装置。
技术介绍
尘肺病为长期吸入大量二氧化硅或其他粉尘所致,是危害我国工人健康最为严重的职业病,目前统计我国尘肺病患者已超过百万例,每年发病数约3万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病因未明的少见病,以肺泡腔和气道内堆聚过量的磷脂样蛋白为特征,导致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呼吸困难。吸入粉末或液体状异物所致的吸入性肺炎及广泛化脓性支气管扩张。全肺灌洗是治疗上述疾病的主要手段或辅助手段。目前虽有些全肺灌洗装置或导管的专利,但其不能监测灌洗侧肺内的压力,实用性不强或结构复杂,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灌洗过程中实时监测灌洗侧肺内的压力、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一次性全肺灌洗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次性全肺灌洗装置,包括两个输液接头、两根支输液管、支输液管夹子、上Y型接头、主输液管、下Y型接头、吸引管、引流管接头、灌洗导管,在两个输液接头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两根支输液管,在每根支输液管上设有控制输液开关的支输液管夹子,两根支输液管的下端均通过上Y型接头与主输液管相连,主输液管的另一端与下Y型接头的第一个端口相连,下Y型接头的第二个端口与灌洗导管相连,灌洗导管的远端插入到拟行灌洗侧肺的双腔气管插管中,下Y型接头的第三个端口与吸引管相连,在吸引管上设有控制液体开关的吸引管夹子,吸引管通过引流管接头与引流管相连,引流管与负压吸引器相连,特征是:还包括灌洗导管球囊、测压管、三通和压力表,灌洗导管球囊固定在灌洗导管的远端,充气后可以封闭灌洗导管与灌洗侧双腔气管插管之间的间隙,灌洗导管球囊的外囊通过三通、测压管与压力表连接,压力表通过挂钩挂在手术床头架上。本技术还包括灌洗导管固定器,灌洗导管固定器套在灌洗导管上,通过可以粘连的带子把灌洗导管固定在手术床头架上,防止灌洗导管摆动、打折及扭曲。灌洗导管的远端呈斜面状,这有利于加快液体灌入的速度或加速肺内液体的吸出。输液接头只有一个主孔,没有排气侧孔。灌洗导管固定器可以移动,能方便地把灌洗导管固定在手术床头架上,以免使灌洗导管游离、打折或扭曲。下Y形接头三个角的角度分别为90度、150度及120度,下Y形接头在连接管路后,管路不易出现打折。本技术包括两个输液接头、两根支输液管、夹子、上Y型接头、主输液管、下Y型接头、吸引管、引流管接头、灌洗导管、灌洗导管球囊、测压管、三通和压力表,本技术是在常规全肺灌洗装置的基础上增设了灌洗导管球囊、测压管和压力表,灌洗导管球囊在注入气体后能密闭灌洗侧肺的双腔气管插管与灌洗导管之间的缝隙,同时通过压力表能实时监测灌洗侧肺的肺内压力,以免过大压力造成肺的损伤。使用时,由于灌洗管路的直径粗,通过大气压及重力的作用使灌洗液进入灌洗侧肺内的速度加快,通过负压吸引能快速的把灌洗侧肺内的液体吸出,从而能快速地把肺内的粉尘冲洗出来,增加粉尘的排出,并缩短全肺灌洗的手术时间。灌洗导管气囊能监测灌洗侧肺内的灌注压和负压吸引时的负压,通过调节负压吸引器的压力或软输液瓶(袋)的高度以避免对肺产生压力伤。本技术具有能在灌洗过程中实时监测灌洗侧肺内的压力、设计及制造简单、安全可靠、无需拆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成本低廉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次性全肺灌洗装置,包括两个输液接头1、两根支输液管15、支输液管夹子2、上Y型接头3、主输液管4、下Y型接头5、吸引管6、引流管接头7、灌洗导管12、灌洗导管球囊13、测压管18和压力表10,在两个输液接头1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两根支输液管15,在每根支输液管15上设有控制输液开关的支输液管夹子2,两根支输液管15的下端均通过上Y型接头3与主输液管4相连,主输液管4的另一端与下Y型接头5的第一个端口相连,下Y型接头5的第二个端口与灌洗导管12相连,灌洗导管12的远端插入到拟行灌洗侧肺的双腔气管插管14中,下Y型接头5的第三个端口与吸引管6相连,在吸引管6上设有控制液体开关的吸引管夹子16,吸引管6通过引流管接头7与引流管8相连,引流管8与负压吸引器相连,灌洗导管球囊13固定在距离灌洗导管12远端的1.5cm处,灌洗导管球囊13的外囊通过测压管18和三通19与压力表10连接,压力表10通过挂钩20挂在手术床头架9上。本技术还包括灌洗导管固定器11,灌洗导管固定器11的下端套在灌洗导管12上,灌洗导管固定器11的上端通过粘连带绑在手术床头架9上。灌洗导管固定器11将灌洗导管12固定在手术床头架9上,防止灌洗导管12摆动。输液接头1只有一个主孔,没有排气侧孔。在大气压及重力的作用下,软输液瓶或输液袋中的灌洗液通过输液接头流到支输液管中。灌洗导管12的远端呈斜面状,角度为60度,这有利于加快液体灌入的速度或加速肺内液体的吸出。下Y形接头5的三个角的角度分别为90度、150度或120度。实施全肺灌洗时,患者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将灌洗导管12的远端插入到拟行灌洗侧肺的双腔气管插管14中,灌洗导管固定器11把灌洗导管12固定在手术床头架9上,通过三通19向灌洗导管球囊13注入气体密闭灌洗导管12与拟行灌洗侧肺的双腔气管插管间的缝隙,然后接上压力表10并进行测压,负压吸引器置于患者的手术床旁,通过引流管8、引流管接头7与吸引管6连接,两个输液接头1插入软输液瓶或输液袋中,软输液瓶或输液袋悬挂于患者的气管隆突水平上50cm〜60cm处。进行全肺灌洗时,先关闭吸引管夹子16,打开支输液管夹子2,软输液瓶或输液袋的灌洗液在大气压及重力的作用下,依次流入支输液管15、上Y型接头3、主输液管4、下Y型接头5、灌洗导管12、灌洗侧肺的双腔气管插管14、灌洗侧的肺部。在灌入过程中,注意观察压力表10上显示的灌洗侧肺的肺内压力,保持肺内压在25cmH20〜30cmH20以下(因球囊与隆宊的垂直距离约5cmH20,肺泡压力大于35cmH20时容易出现压力伤)。当软输液瓶或输液袋的灌洗液输完后,关闭支输液管夹子2,然后打开吸引管夹子7,开负压吸引器吸出肺内的灌洗液,负压吸引器的负压一般为80cmH2O〜120cmH2O,直到吸不出液体为止,在吸出肺内的液体过程中也要监测肺内的压力,保持肺内压在30cmH20〜35cmH20以下。在灌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各项监测指标,如无明显异常,停负压吸引器,关闭吸引管夹子7。如前所述,再次开始灌入和吸出。根据患者肺的生理情况,每次灌入的液体量为500mL〜1500mL。详细记录每次出入量,反复灌洗直至吸出液完全清亮为止。把引流管8与引流管接头7分离,接上双腔气管插管14自带的吸痰管,把残存在肺内的灌洗液吸出,灌洗液总量为10L〜20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全肺灌洗装置,包括两个输液接头、两根支输液管、支输液管夹子、上Y型接头、主输液管、下Y型接头、吸引管、引流管接头、灌洗导管,在两个输液接头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两根支输液管,在每根支输液管上设有控制输液开关的支输液管夹子,两根支输液管的下端均通过上Y型接头与主输液管相连,主输液管的另一端与下Y型接头的第一个端口相连,下Y型接头的第二个端口与灌洗导管相连,灌洗导管的远端插入到拟行灌洗侧肺的双腔气管插管中,下Y型接头的第三个端口与吸引管相连,在吸引管上设有控制液体开关的吸引管夹子,吸引管通过引流管接头与引流管相连,引流管与负压吸引器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灌洗导管球囊、测压管、三通和压力表,灌洗导管球囊固定在灌洗导管的远端,充气后可以封闭灌洗导管与灌洗侧双腔气管插管之间的间隙,灌洗导管球囊的外囊通过三通、测压管与压力表连接,压力表通过挂钩挂在手术床头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全肺灌洗装置,包括两个输液接头、两根支输液管、支输液管夹子、上Y型接头、主输液管、下Y型接头、吸引管、引流管接头、灌洗导管,在两个输液接头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两根支输液管,在每根支输液管上设有控制输液开关的支输液管夹子,两根支输液管的下端均通过上Y型接头与主输液管相连,主输液管的另一端与下Y型接头的第一个端口相连,下Y型接头的第二个端口与灌洗导管相连,灌洗导管的远端插入到拟行灌洗侧肺的双腔气管插管中,下Y型接头的第三个端口与吸引管相连,在吸引管上设有控制液体开关的吸引管夹子,吸引管通过引流管接头与引流管相连,引流管与负压吸引器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灌洗导管球囊、测压管、三通和压力表,灌洗导管球囊固定在灌洗导管的远端,充气后可以封闭灌洗导管与灌洗侧双腔气管插管之间的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明陆小娜方育霞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