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云专利>正文

一种肿瘤内科用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201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肿瘤内科用给药装置,涉及给药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注药筒,所述注药筒的内部插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安装有与注药筒内壁贴合的活塞,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位于注药筒外部的推柄,所述注药筒远离推杆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导管,注药筒的外周侧滑动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安装有药筒,所述药筒的底端设置有贯穿套筒的开口,药筒上设置有注药的通孔,所述注药筒上开设有与药筒上开口相对应的进药口,所述药筒上设置有用于搅拌药物的搅拌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药筒上设置有搅拌组件,通过搅拌组件可以将结块的粉末药物打碎,减小结块的粉末药物进入人体内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内科用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给药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肿瘤内科用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药物有几种给药途径,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药物还可舌下含化、直肠灌注、滴眼、鼻腔喷雾、口腔喷雾,也可皮肤局部或全身用药,口服给药最方便,通常也最安全,费用也最便宜,因而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然而,该途径有不少限制,许多因素包括其他药物和食物都将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因此,某些药物必须空腹服药而另一些则需餐后服药,尚有部分药物不能口服。对于一些粉末类的药物,在长时间的放置后,粉末类的药物容易结块,如果不对结块的粉末进行打碎处理,结块的粉末类药物服入人体后,就难以被人体充分吸收消化,但是现有的给药装置多是直接将药物送入人体内,没有对结块的粉末类药物进行打碎的功能,因此,这里提出一种肿瘤内科用给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粉末类的药物容易结块,如果不对结块的粉末进行打碎处理,结块的粉末类药物服入人体后,就难以被人体充分吸收消化,但是现有的给药装置多是直接将药物送入人体内,没有对结块的粉末类药物进行打碎的功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肿瘤内科用给药装置。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内科用给药装置,包括注药筒,所述注药筒的内部插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安装有与注药筒内壁贴合的活塞,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位于注药筒外部的推柄,所述注药筒远离推杆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导管,注药筒的外周侧滑动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安装有药筒,所述药筒的底端设置有贯穿套筒的开口,药筒上设置有注药的通孔,所述注药筒上开设有与药筒上开口相对应的进药口,所述药筒上设置有用于搅拌药物的搅拌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安装有安装架,所述药筒位于安装架内,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与药筒连通的注药口,安装架上开设有与药筒连通的注水口,所述注药筒和套筒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套筒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安装在注药筒外周侧的限位条,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条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条和限位槽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架内部顶端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药筒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周侧插接固定有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均位于药筒内,所述药筒内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位于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注药筒上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用于给电机供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药筒上设置有搅拌组件,通过搅拌组件可以将结块的粉末药物打碎,减小结块的粉末药物进入人体内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的可能性。2、本技术通过在套筒和注药筒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通过限位组件可以使套筒在注药筒上更方便的来回滑动,当搅拌组件在对药物进行搅拌时,滑动套筒使药筒的底端开口与注药筒上的进药口不接触,当搅拌完毕后,滑动套筒使药筒的底端开口与注药筒上的进药口连通,药物即可进入注药筒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注药筒;11、进药口;2、推杆;3、导管;4、套筒;5、药筒;6、搅拌组件;61、电机;62、连接杆;63、第一搅拌杆;64、第二搅拌杆;65、滤网;7、安装架;71、注药口;72、注水口;8、限位组件;81、限位条;9、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装置空闲处,安置所有电器件与其相匹配的驱动器,并且通过本领域人员,将上述中所有驱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下述表述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肿瘤内科用给药装置,包括注药筒1,注药筒1的内部插接有推杆2,推杆2的一端安装有与注药筒1内壁贴合的活塞,推杆2的另一端安装有位于注药筒1外部的推柄,注药筒1远离推杆2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导管3,注药筒1的外周侧滑动套接有套筒4,套筒4上安装有药筒5,药筒5的底端设置有贯穿套筒4的开口,药筒5上设置有注药的通孔,注药筒1上开设有与药筒5上开口相对应的进药口11,药筒5上设置有用于搅拌药物的搅拌组件6。本实施方案中,从药筒5上设置的通孔注入药物,然后通过搅拌组件6可以将结块的粉末药物打碎,减小结块的粉末药物进入人体内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的可能性,搅拌过药物后,通过导管3将水吸入注药筒1中,然后滑动套筒4,使药筒5的底端开口和进药口11连通,使药物进入注药筒1中和水混合。具体的,套筒4上安装有安装架7,药筒5位于安装架7内,安装架7上开设有与药筒5连通的注药口71,安装架7上开设有与药筒5连通的注水口72,注药筒1和套筒4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套筒4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8,限位组件8包括安装在注药筒1外周侧的限位条81,套筒4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条81相适配的限位槽,限位条81和限位槽配合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注药口71向药筒5中注入药物,然后通过搅拌组件6将结块的药物打碎,然后从注水口72注入水,使水和药物混合,接着通过限位组件8滑动套筒4,使药筒5的底端开口和进药口11连通,使混合好的药物进入注药筒1中。具体的,搅拌组件6包括安装在安装架7内部顶端的电机61,电机61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药筒5的连接杆62,连接杆62的外周侧插接固定有第一搅拌杆63和第二搅拌杆64,第一搅拌杆63和第二搅拌杆64均位于药筒5内,药筒5内安装有滤网65,滤网65位于第一搅拌杆63和第二搅拌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内科用给药装置,包括注药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筒(1)的内部插接有推杆(2),所述推杆(2)的一端安装有与注药筒(1)内壁贴合的活塞,推杆(2)的另一端安装有位于注药筒(1)外部的推柄,所述注药筒(1)远离推杆(2)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导管(3),注药筒(1)的外周侧滑动套接有套筒(4),所述套筒(4)上安装有药筒(5),所述药筒(5)的底端设置有贯穿套筒(4)的开口,药筒(5)上设置有注药的通孔,所述注药筒(1)上开设有与药筒(5)上开口相对应的进药口(11),所述药筒(5)上设置有用于搅拌药物的搅拌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内科用给药装置,包括注药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筒(1)的内部插接有推杆(2),所述推杆(2)的一端安装有与注药筒(1)内壁贴合的活塞,推杆(2)的另一端安装有位于注药筒(1)外部的推柄,所述注药筒(1)远离推杆(2)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导管(3),注药筒(1)的外周侧滑动套接有套筒(4),所述套筒(4)上安装有药筒(5),所述药筒(5)的底端设置有贯穿套筒(4)的开口,药筒(5)上设置有注药的通孔,所述注药筒(1)上开设有与药筒(5)上开口相对应的进药口(11),所述药筒(5)上设置有用于搅拌药物的搅拌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内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上安装有安装架(7),所述药筒(5)位于安装架(7)内,所述安装架(7)上开设有与药筒(5)连通的注药口(71),安装架(7)上开设有与药筒(5)连通的注水口(72),所述注药筒(1)和套筒(4)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套筒(4)进行限位的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吴宜财龙胜建
申请(专利权)人:张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