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18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艾灸器,包括本体、接灰板和艾条,本体包括位于外围的大弹簧部分和位于大弹簧部分中心位置的小弹簧部分,且大弹簧部分和小弹簧部分一体绕曲成型,小弹簧部分中空设置,艾条上设置有通孔,小弹簧部分插接在通孔内,大弹簧部分套接在艾条的外部,且大弹簧部分的内径小于艾条的外径,接灰板位于本体和人体之间;其本体包括位于外围的大弹簧部分和位于大弹簧部分中心位置的小弹簧部分,且大弹簧部分和小弹簧部分一体绕曲成型,利用弹簧自身的可塑性,在长度和宽度方面均有很大的兼容性,可以匹配各种直径大小的艾条;同时,小弹簧部分中空设置,可以方便的套置在艾灸针上,艾灸的同时还可以给艾灸针加热,提升了针灸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灸器
本技术涉艾灸器
,具体涉及一种艾灸器。
技术介绍
针灸是针刺和艾灸的总称。针刺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烧灼、温熨、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一是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二是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现在人们在做艾灸治疗时通常会选择使用艾灸器辅助治疗,为艾灸过程带来方便,使灸疗养护者更容易、更方便、更安全地使用艾灸。针灸临床中,针刺加艾灸的疗效比较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艾灸的烟,以及艾灸有烫伤的可能性,临床中就出现了单纯用针或者单纯的用灸,针、灸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就无法得到发挥;另一方面,目前艾灸器在结构设计上艾条固定架都是不可拆装和清洗的,使用中不够方便和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艾灸器,其本体包括位于外围的大弹簧部分和位于大弹簧部分中心位置的小弹簧部分,且大弹簧部分和小弹簧部分一体绕曲成型,利用弹簧自身的可塑性,在长度和宽度方面均有很大的兼容性,可以匹配各种直径大小的艾条;另一方面,小弹簧部分中空设置,可以方便的套置在艾灸针上,艾灸的同时还可以给艾灸针加热,提升了针灸的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艾灸器,包括本体、接灰板和艾条,所述本体包括位于外围的大弹簧部分和位于所述大弹簧部分中心位置的小弹簧部分,且所述大弹簧部分和小弹簧部分一体绕曲成型,所述小弹簧部分中空设置,所述艾条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小弹簧部分插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大弹簧部分套接在所述艾条的外部,且所述大弹簧部分的内径小于所述艾条的外径,所述接灰板位于所述本体和人体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大弹簧部分、小弹簧部分和艾条的形状均为圆柱形;所述大弹簧部分、小弹簧部分和艾条同轴线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用于绕曲形成所述小弹簧部分的金属丝的端部向所述小弹簧部分的圆心位置延伸、形成一个位于所述小弹簧部分中心位置的档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灰板四周分别设置有折痕,所述接灰板的四周沿所述折痕向上弯折形成用于挡灰的挡板,所述接灰板任一一侧的边沿设置有由该边沿延伸至其中心点的缝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艾灸器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本技术所提供的艾灸器,其本体包括位于外围的大弹簧部分和位于大弹簧部分中心位置的小弹簧部分,且大弹簧部分和小弹簧部分一体绕曲成型,利用弹簧自身的可塑性,在长度和宽度方面均有很大的兼容性,可以匹配各种直径大小的艾条,大大的提高了艾灸器对艾条的兼容性,无需针对每种直径的艾条再去生产对应大小的艾灸器;第二,本技术所提供的艾灸器,其本体的小弹簧部分中空设置,可以方便的将艾灸器的本体套置在艾灸针上,因燃烧的艾条套装在小弹簧部分的外部,所以艾灸的同时,燃烧的艾条还可以给艾灸针加热,提升了针灸的效果;第三,本技术所提供的艾灸器,其用于绕曲形成小弹簧部分的金属丝的端部向小弹簧部分的圆心位置延伸、形成一个位于小弹簧部分中心位置的档杆,该档杆位于小弹簧部分的上端,当小弹簧部分套装在艾灸针上端时,该挡杆的功能就是防止为了艾灸针的尾部冒出小弹簧部分的上端面,避免其他的物体触碰到艾灸针;第四,本技术所提供的艾灸器,通过搭配设置接灰板,在艾灸的同时,将艾灸针卡置在接灰板上的缝隙内,起到一定的固定艾灸针位置的作用,同时将接灰板的四周沿接灰板上的折痕向上折叠形成可挡灰的挡板,这样接灰板就形成了一个框体,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灰尘就会掉落至接灰板上,方便灰尘的收集和处理,同时,接灰板位于人体和艾灸器的本体之间,能够起到良好的隔热、调节温度的效果,避免烫伤人体;第五,本技术所提供的艾灸器,其大弹簧部分套接在艾条的外部,且大弹簧部分的内径小于艾条的外径,大弹簧部分对艾条起到了很好的夹持作用,避免艾条容易出现掉落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接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艾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艾灸器,包括本体1、接灰板2和艾条3,本体1包括位于外围的大弹簧部分11和位于大弹簧部分11中心位置的小弹簧部分12,且大弹簧部分11和小弹簧部分12一体绕曲成型,小弹簧部分12中空设置,艾条3上设置有通孔31,小弹簧部分12插接在通孔31内,大弹簧部分11套接在艾3条的外部,且大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接灰板和艾条,所述本体包括位于外围的大弹簧部分和位于所述大弹簧部分中心位置的小弹簧部分,且所述大弹簧部分和小弹簧部分一体绕曲成型,所述小弹簧部分中空设置,所述艾条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小弹簧部分插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大弹簧部分套接在所述艾条的外部,且所述大弹簧部分的内径小于所述艾条的外径,所述接灰板位于所述本体和人体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接灰板和艾条,所述本体包括位于外围的大弹簧部分和位于所述大弹簧部分中心位置的小弹簧部分,且所述大弹簧部分和小弹簧部分一体绕曲成型,所述小弹簧部分中空设置,所述艾条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小弹簧部分插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大弹簧部分套接在所述艾条的外部,且所述大弹簧部分的内径小于所述艾条的外径,所述接灰板位于所述本体和人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弹簧部分、小弹簧部分和艾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绍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万林生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