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17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涉及中医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罐体、旋盖,罐体上端设有第一通孔,旋盖与罐体连接,旋盖可用于密封第一通孔;旋盖上靠近罐体的一面固定有螺杆,罐体顶端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孔,旋盖与罐体通过螺杆、螺孔配合连接;螺杆另一端可用于固定位于罐体内的艾条;罐体上还设有第二通孔,作为艾灸罐使用时,旋盖上旋,开放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并形成对流,便于艾条燃烧;通过螺杆调节艾条与皮肤表面的距离,从而灵活的控制艾条燃烧传输到人体温度的高低;作拔火罐使用时,密封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卸下艾条和隔灰网,密封性能好,吸附效果好,灵活的实现一物多用,有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
本技术属于中医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
技术介绍
艾灸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医疗方法,是通过点燃艾柱或艾条,产生的热量及药物有效成分传递至人体经络或穴位,调动人体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养生的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水平的日益重视,目前艾灸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穴位区,造成局部瘀血,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自内而外的疗法。拔罐和艾灸治疗都是物理疗法,在潮湿闷热地区,这两种疗法一般采用共同使用。现有的艾灸罐、拔火罐结构单一,且都是单个的个体,若患者需要同时医治则需要不同的器具,使用不方便;现有的艾灸罐在使用时不能调节艾条与皮肤体表的距离,很难调节体表温度及艾条燃烧时间,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艾灸罐存在着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将拔火罐和艾灸罐结合为一起,提高使用者操作体验的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包括罐体、旋盖,所述罐体上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旋盖与所述罐体活动连接,所述旋盖可用于密封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旋盖上靠近罐体的一面固定有螺杆,所述罐体顶端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孔,所述旋盖与所述罐体通过螺杆、螺孔配合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可用于固定位于罐体内的艾条。优选的,所述旋盖相对所述罐体轴向移动。优选的,还包括密封环,所述上壳侧壁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密封环用于密封所述第二通孔。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旋盖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隔热罩,所述艾条位于所述隔热罩内部,隔热罩用于隔挡艾条燃烧的热量,以降低罐体表面温度。优选的,所述隔热罩内部设有固定针,所述固定针用于固定设于隔热罩内部的艾条,所述隔热罩顶端设有第三通孔。优选的,所述隔热罩为底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固定针位于隔热罩顶端的中心。优选的,所述固定针穿过隔热罩与螺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罐体内部设有可拆卸的隔灰网,所述隔灰网位于所述艾条下方,隔灰网既能阻挡艾条烟灰外掉,也能用于阻隔由下壳进入的空气当中的杂质,起到自动过滤的作用。优选的,所述罐体包括上壳、中壳、下壳,所述中壳两端分别与上壳、下壳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通孔设于上壳顶端,所述上壳顶端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孔,所述旋盖与上壳通过螺杆、螺孔配合连接,通过螺杆相对螺孔上下位移,实现旋盖密封第一通孔或实现开放第一通孔。优选的,所述隔灰网设于所述中壳内部,所述隔灰网靠近下壳的一侧设有可拆卸的隔热棉布,所述隔热棉布可用于阻挡气流,用于隔热,同时便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形成对流。优选的,所述隔热棉布通过粘扣带与所述隔灰网连接,便于隔热棉的拆卸和更换。优选的,所述螺孔设于上壳顶端中心,所述第一通孔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第一通孔环绕螺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通孔可被所述旋盖密封。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并环绕设于上壳侧壁上。优选的,所述上壳设有容纳所述密封环的环形槽,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环形槽内。优选的,所述中壳两端分别与上壳、下壳螺纹连接,所述中壳与上壳之间、所述中壳与下壳之间、所述旋盖与所述罐体之间均设有硅胶圈。优选的,所述旋盖上设有容纳硅胶圈的容纳槽。优选的,所述旋盖上延伸有对应容纳槽的凸起,以提高旋盖与罐体连接的密封效果。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外壁上四面分别设置有对称的连接件及对称设置的挂钩。连接件包括连接口,连接口用于固定绳索,方便携带,同时挂钩和连接件也有利于提高人手旋转调节松紧度的方便程度。优选的,所述旋盖上端还固定有球柄,通过转动球柄带动旋盖的转动,从而带动螺杆与螺孔的相对运动,控制旋盖的上下位移。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包括罐体、旋盖,所述罐体上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旋盖与所述罐体连接,所述旋盖可用于密封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旋盖上靠近罐体一面固定有螺杆,所述罐体顶端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孔,所述旋盖与所述罐体通过螺杆、螺孔配合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可用于固定位于罐体内的艾条;罐体上还设有第二通孔,作为艾灸罐使用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方便,点燃艾条,旋盖上旋,开放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并形成空气对流,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空气对流,便于艾条燃烧,罐体内部还设有隔灰网和隔热棉,防止艾条燃灰外掉和减小空气对流进行隔热的作用,形成温度适中的艾灸罐;螺杆连接有隔热罩,用于隔挡艾条燃烧时的部分热量,降低罐体表面温度,通过螺杆调节旋盖和罐体之间的密封和开放,从而有效的控制燃烧时间,通过螺杆调节艾条与皮肤表面的距离,从而灵活的控制艾条燃烧传输到人体温度的高低,透气性能好,燃烧的艾条烟灰不会外掉;作拔火罐使用时,旋盖下旋,密封第一通孔,密封环用于密封第二通孔,同时密封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卸下艾条和隔灰网,密封性能好,吸附效果好,灵活的实现一物多用,有利于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作为艾灸罐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作为拔火罐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的上壳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的中壳、下壳连接结构图;图6是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的旋盖、螺杆、隔热罩连接结构图;图中:10为上壳,11为螺孔,12为第一通孔,13为第二通孔,14为凸起,20为中壳,21为连接件,22为挡板,30为下壳,40为旋盖,41为球柄,42为螺杆,43为容纳槽,50为隔热罩,51为第三通孔,52为固定针,60为密封环,61为第二硅胶圈,62为第三硅胶圈,70为隔灰网,71为隔热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旋盖,所述罐体上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旋盖与所述罐体活动连接,所述旋盖可用于密封所述第一通孔;/n所述旋盖上靠近罐体的一面固定有螺杆,所述罐体顶端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孔,所述旋盖与所述罐体通过螺杆、螺孔配合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可用于固定位于罐体内的艾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旋盖,所述罐体上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旋盖与所述罐体活动连接,所述旋盖可用于密封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旋盖上靠近罐体的一面固定有螺杆,所述罐体顶端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孔,所述旋盖与所述罐体通过螺杆、螺孔配合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可用于固定位于罐体内的艾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环,所述罐体侧壁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密封环用于密封所述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旋盖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隔热罩,所述艾条位于所述隔热罩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内部设有固定针,所述固定针用于固定设于隔热罩内部的艾条,所述隔热罩顶端设有第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部设有可拆卸的隔灰网,所述隔灰网位于艾条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玉玄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