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架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995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架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后表面的固定管夹;固定板前表面第一端的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固定板前表面第二端的第三固定件,其中:第一导条宽度、第二导条宽度均与换能器的滑槽宽度相适应,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左右两侧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均不小于换能器两侧翼厚度,至少一组相邻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或两第二固定件之间或第二固定件与第三固定件之间距离与换能器尺寸相匹配,使换能器能固定于该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或两第二固定件上或第二固定件与第三固定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固定安装换能器,便于调节其安装高度和角度,不影响病床空间使用和患者正常翻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架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架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输液架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主要用来悬挂药液,将药液的液面与患者的心脏水平保持一定高度,促进药液进入病人体内。在临床治疗中,患者住院治疗时还经常需要使用换能器,治疗时通常将换能器放置于病床上,该放置方式存在诸多问题:换能器位置高低将影响监测数值,放在病床上不便于位置的调整;由于病床空间有限,患者活动时有可能使换能器掉到地上,影响监测;患者翻身时常将换能器压在身体下部,引起皮肤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固定安装换能器,便于调节安装高度和角度,不影响病床空间使用和患者正常翻身的输液架固定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架固定装置,安装于输液架的输液杆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管夹、沿所述固定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其中:所述固定板包括其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固定板前表面第一端,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架固定装置,安装于输液架的输液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管夹、沿所述固定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其中:/n所述固定板包括其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n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固定板前表面第一端,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底板,平行设于所述固定板前表面上;第一导向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底板设置;第一连接板,其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其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板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端;第一下端板,其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其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板下端;第一导条,设于所述第一底板表面远离所述第一端侧,所述第一导条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架固定装置,安装于输液架的输液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管夹、沿所述固定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其中:
所述固定板包括其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固定板前表面第一端,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底板,平行设于所述固定板前表面上;第一导向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底板设置;第一连接板,其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其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板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端;第一下端板,其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其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板下端;第一导条,设于所述第一底板表面远离所述第一端侧,所述第一导条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
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底板,平行设于所述固定板前表面上;第二导向板,平行于所述第二底板设置;第二连接板,其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底板,其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板宽度方向中部位置;第二下端板,其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底板,其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板下端;第二导条,所述第二底板表面左右两端侧各设有一所述第二导条,所述第二导条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
所述第三固定件设于所述固定板前表面第二端,所述第三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同且与所述第一固定件沿所述固定板长度方向的中截面对称设置;
所述固定管夹设于所述固定板后表面,所述固定管夹的连接孔沿所述第一导条方向设置且与输液杆外径相适应,用于将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输液杆;
所述第一导条宽度、第二导条宽度均与换能器的滑槽宽度相适应,所述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左右两侧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均不小于换能器两侧翼厚度,至少一组相邻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或两第二固定件之间或第二固定件与第三固定件之间距离与换能器尺寸相匹配,使换能器能固定于该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或两第二固定件上或第二固定件与第三固定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板包括第一上板与第一下板,所述第一下板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上板宽度,所述第一上板的第一端侧与所述第一下板的第一端侧均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一下板下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下端板,所述第一下板的远离第一端侧设有第一凸板,所述第一凸板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下板;
所述第二导向板包括第二上板与第二下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