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永强专利>正文

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标本专用病理取材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88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标本专用病理取材刀,包括盒体,盒体顶部设置有条形开孔,盒体顶部开设有条形限位孔,盒体内底壁开设有第一滑槽,盒体后侧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盒体内部设有固定刀组、活动刀组、驱动刀组和剪式折叠架,固定刀组、驱动刀组和活动刀组的结构相同。该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标本专用病理取材刀,通过设置剪式伸缩架,并在剪式伸缩架上等距安装固定刀组、驱动刀组和多个活动刀组,有利于使多个刀片同时切取,可同时切得相同规格的标本,相比现有技术,简化了取材步骤,节省了取材时间,还提高了取材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标本专用病理取材刀
:本技术涉及病理取材刀,具体为一种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标本专用病理取材刀。
技术介绍
:近年来,得益于内镜技术和病理诊断水平的快速发展,消化道早期癌的检出率不断提高,确诊患者不断增多。对于消化道的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目前公认的最佳的确诊和治疗方法为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ESD),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以将病灶完全切除,达到治愈的目的,使患者免于外科手术与放化疗的巨大风险和消耗。对于内镜医生切下来的ESD黏膜标本,需要及时固定后送到病理科,由病理医生通过镜下对病变的性质、范围、切缘及浸润深度等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诊断,而明确诊断的前提就是对ESD标本的规范化取材和处理(ESD标本取材原则:a.准确定位标记:口侧、肛侧,前壁和后壁;b.取材方向与病变距离切缘最近的连线平行,确保将最近切缘置于最明显的显微镜视野中;c.基底切缘与定位切缘进行不同颜色染料标记;d.间隔2-3mm进行连续全部取材;e.画出示意图并进行取材方向、取材数量标记和切缘标记等,便于病理诊断时进行病变模拟图对应标记,有利于内镜医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标本专用病理取材刀,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顶部设置有条形开孔,所述盒体顶部开设有条形限位孔,所述盒体内底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盒体后侧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盒体内部设有固定刀组、若干活动刀组、驱动刀组和剪式折叠架,所述固定刀组、驱动刀组和活动刀组的结构相同,所述固定刀组和驱动刀组分别设置在剪式折叠架两端,所述固定刀组与盒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刀组均匀设置在剪式折叠架上,所述驱动刀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标本专用病理取材刀,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顶部设置有条形开孔,所述盒体顶部开设有条形限位孔,所述盒体内底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盒体后侧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盒体内部设有固定刀组、若干活动刀组、驱动刀组和剪式折叠架,所述固定刀组、驱动刀组和活动刀组的结构相同,所述固定刀组和驱动刀组分别设置在剪式折叠架两端,所述固定刀组与盒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刀组均匀设置在剪式折叠架上,所述驱动刀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标本专用病理取材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刀组包括基杆,所述基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基杆顶端贯穿条形开孔并延伸至盒体顶部,所述基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刀鞘,所述刀鞘的一侧开口,所述刀鞘上固定安装有刀片,所述刀片的刀背伸入所述刀鞘的开口端,并通过刀鞘夹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永强刘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魏永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