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氢化氧化铟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984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氢化氧化铟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烯/氢化氧化铟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高温高压氢化处理的方式在氧化铟(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氢化氧化铟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光催化
,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氢化氧化铟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利用太阳能实现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技术是解决目前全球化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普遍认为光催化分解水产氢过程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光催化剂光谱吸收、光生载流子分离与传输、光催化界面反应等。显然,光催化产氢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催化剂的种类、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和表面反应活性。近年来,TiO2和CdS等半导体相继被报道用于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但TiO2半导体仅能够响应紫外光,可紫外光只占整个太阳光光谱范围的4%,对太阳光利用率仍然很低。而CdS半导体材料虽然能够响应可见光,但其稳定性较差,不利于投入实际应用。因此,开发一种高效且稳定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材料是十分有必要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铟系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其中氧化铟(In2O3)由于其廉价及易得的优点受到青睐。In2O3禁带宽度可以响应可见光(约2.80eV),且具有良好的化学与热稳定性、非贵重金属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氢化氧化铟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n(1)将氯化铟粉末溶解于体积比为3:1的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形成氯化铟溶液,同时将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8~30%的氢氧化铵水溶液和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3混合均匀后形成氢氧化铵溶液;之后,向氯化铟溶液中迅速加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铵溶液,搅拌混合后立即生成白色沉淀物,由此获得的悬浮液置于80度油浴中搅拌30分钟,之后将悬浮液从油浴中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悬浮液经高速离心收集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沉淀物,然后转移至真空烘箱60度干燥12小时获得白色氢氧化铟粉末;最后将获得的氢氧化铟粉末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氢化氧化铟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将氯化铟粉末溶解于体积比为3:1的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形成氯化铟溶液,同时将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8~30%的氢氧化铵水溶液和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3混合均匀后形成氢氧化铵溶液;之后,向氯化铟溶液中迅速加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铵溶液,搅拌混合后立即生成白色沉淀物,由此获得的悬浮液置于80度油浴中搅拌30分钟,之后将悬浮液从油浴中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悬浮液经高速离心收集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沉淀物,然后转移至真空烘箱60度干燥12小时获得白色氢氧化铟粉末;最后将获得的氢氧化铟粉末在空气中700度高温煅烧5小时,自然冷却后即可制备获得淡黄色的氧化铟(In2O3)粉末;
(2)将上述步骤(1)制备获得的0.5~2.0g氧化铟粉末,放入氢化反应装置中,装置密封后抽真空抽至10Pa以下,然后以一定的升温速率加热装置到设定的氢化温度,在保持设定的氢化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开始向装置内充入纯度大于99.999%的高纯氢气,直至达到设定氢压,之后在设定的氢化温度和设定氢压条件下进行氢化反应一段时间;反应结束后,待装置自然冷却到室温后,释放内部氢压,将样品取出即可制备获得氢化氧化铟(H-In2O3)粉末;
(3)将石墨烯二维纳米片分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形成均匀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达宁佩陈华予梁俊辉秦来顺黄岳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