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及半自动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72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及半自动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封水器,封水器设于底座上并与底座转动连接,封水器包括封水板和摆动杆,摆动杆固定设于封水板下端,摆动杆的摆动可带动封水板进行翻转以解除封水,底座上于封水板下方设有出水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新颖、实用,有效避免泡茶过程中的烫手,使用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及半自动茶具
本技术涉及茶具
,具体的涉及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及半自动茶具。
技术介绍
泡茶是中国人的专利技术,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环境、心境、服装等,泡茶技术,让茶饮真正实现普及。传统的泡茶方法是将茶叶放入盖碗中,往盖碗中冲入开水对茶叶进行浸泡,经过合适的时间后用手提起盖碗并用手指顶住碗盖,通过盖碗与碗盖的配合,利用碗盖与茶碗之间的间隙,将茶水倒入茶海中,然而此种泡茶方法,由于茶水温度较高,使得盖碗表面太烫或茶水溢出而将泡茶者的手烫伤,甚至会出现手烫伤后盖碗脱手打翻的情况,使用上相对不方便,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擅长泡茶的人来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新颖、实用,有效避免泡茶过程中的烫手,使用简单、方便的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及半自动茶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包括底座和封水器,封水器设于底座上并与底座转动连接,封水器包括封水板和摆动杆,摆动杆固定设于封水板下端,摆动杆的摆动可带动封水板进行翻转以解除封水,底座上于封水板下方设有出水通道。进一步的,底座内设有向上敞开的空腔,封水器设于空腔内,空腔内于封水板下方固定设有集水环,集水环上设有可使摆动杆穿过的通孔,集水环上设有环形集水槽,底座外表面固定设有与环形集水槽相通的出水嘴,环形集水槽与出水嘴合并形成出水通道。进一步的,封水板外表面固定设有相对称的两个固定轴,集水环上设有相对称的两个转动槽,固定轴可转动的卡设于相对应的转动槽内。进一步的,环形集水槽底面由远离出水嘴的一侧向靠近出水嘴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底座下部于出水嘴正下方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并形成有缺口。一种半自动茶具,包括泡茶器和茶海,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泡茶器可分离的设于底座上并位于封水板上端,泡茶器下端面和封水板上端面均为光滑平面,泡茶器底部设有出水口,封水板上端面与泡茶器下端面相贴合并封住出水口,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摆动杆的摆动以实现封水板的翻转并使出水口通过封水板与出水通道相连通。进一步的,驱动组件为磁吸组件,磁吸组件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固定安装于茶海一侧外表面上,第二磁铁固定安装于摆动杆下部。进一步的,泡茶器下端面向下凸出并形成有与封水板相抵接的封水凸块,封水凸块下端面为光滑平面,出水口贯穿封水凸块。进一步的,封水凸块下端面上与摆动杆摆动方向相同的一侧设有避让缺角,出水口设于泡茶器偏心处并位于封水凸块上与避让缺角相对的另一侧。进一步的,还包括托盘,托盘设于底座上,托盘内设有贯穿上下两端的托槽,泡茶器可分离的放置于托槽内。进一步的,托盘下端固定设有环形嵌块,托盘通过环形嵌块可分离的嵌设于底座上端。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及半自动茶具,整体结构新颖、实用,当泡茶器放置后,泡茶器下端面可压住封水板上端面,此外,由于封水器与底座转动连接,封水器的自重可使封水板保持水平,从而确保封水板上端面与泡茶器下端面的贴合,且通过将泡茶器下端面和封水板上端面均设置成光滑平面,从而使得封水板能够很好的封住泡茶器底部的出水口,从而使得该半自动茶具稳定处于封水状态;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从而便于带动摆动杆进行摆动,进而带动封水板翻转一定角度,此时,封水板将不再封住出水口,并使得该半自动茶具处于出水状态,出水口流出的茶水将通过封水板引流至出水通道处,并最终流至茶海中,整个倒茶过程中,无需接触泡茶器,可避免烫手,尤其是对于泡茶新手来说,使用简单、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半自动茶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半自动茶具处于封水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半自动茶具处于出水时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二中的泡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半自动茶具处于出水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底座;11-空腔;12-集水环;121-通孔;122-环形集水槽;123-转动槽;13-出水嘴;14-缺口;2-封水器;21-封水板;211-固定轴;22-摆动杆;3-泡茶器;31-出水口;32-封水凸块;321-避让缺角;4-茶海;5-磁吸组件;51-第一磁铁;52-第二磁铁;6-托盘;61-托槽;62-环形嵌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包括底座1和封水器2,所述封水器2设于所述底座1上并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封水器2包括封水板21和摆动杆22,所述摆动杆22固定设于所述封水板21下端,所述摆动杆22的摆动可带动所述封水板21进行翻转以解除封水,所述底座1上于所述封水板21下方设有出水通道。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底座1内设有向上敞开的空腔11,所述封水器2设于所述空腔11内,所述空腔11内于所述封水板21下方固定设有集水环12,所述集水环12上设有可使所述摆动杆22穿过的通孔121,所述集水环12上设有环形集水槽122,所述底座1外表面固定设有与所述环形集水槽122相通的出水嘴13,所述环形集水槽122与所述出水嘴13合并形成所述出水通道。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封水板21外表面固定设有相对称的两个固定轴211,所述集水环12上设有相对称的两个转动槽123,所述固定轴211可转动的卡设于相对应的所述转动槽123内,通过采用此结构,从而可实现所述封水器2与所述底座1之间的转动连接,同时,还可方便取下所述封水器2,便于后续的清洗。如图2所示,所述环形集水槽122底面由远离所述出水嘴13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出水嘴13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从而便于所述环形集水槽122内的茶水的流出,所述底座1下部于所述出水嘴13正下方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并形成有缺口14。实施例一如图4至图7所示,一种半自动茶具,包括泡茶器3和茶海4,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所述泡茶器3可分离的设于所述底座1上并位于所述封水板21上端,所述泡茶器3下端面和所述封水板21上端面均为光滑平面,所述泡茶器3底部设有出水口31,所述封水板21上端面与所述泡茶器3下端面相贴合并封住所述出水口31,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摆动杆22的摆动以实现所述封水板21的翻转并使所述出水口31通过所述封水板21与所述出水通道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当所述泡茶器3放置后,所述泡茶器3下端面可压住所述封水板21上端面,此外,由于所述封水器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封水器,所述封水器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封水器包括封水板和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固定设于所述封水板下端,所述摆动杆的摆动可带动所述封水板进行翻转以解除封水,所述底座上于所述封水板下方设有出水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封水器,所述封水器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封水器包括封水板和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固定设于所述封水板下端,所述摆动杆的摆动可带动所述封水板进行翻转以解除封水,所述底座上于所述封水板下方设有出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有向上敞开的空腔,所述封水器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空腔内于所述封水板下方固定设有集水环,所述集水环上设有可使所述摆动杆穿过的通孔,所述集水环上设有环形集水槽,所述底座外表面固定设有与所述环形集水槽相通的出水嘴,所述环形集水槽与所述出水嘴合并形成所述出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水板外表面固定设有相对称的两个固定轴,所述集水环上设有相对称的两个转动槽,所述固定轴可转动的卡设于相对应的所述转动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集水槽底面由远离所述出水嘴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出水嘴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底座下部于所述出水嘴正下方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并形成有缺口。


5.一种半自动茶具,包括泡茶器和茶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半自动茶具封水机构,所述泡茶器可分离的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封水板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福成陈丽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乾龙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