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安全施工
,具体涉及为高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电力工作人员来说,登爬电线杆是日常工作很常见的一个工作内容,通常采用脚扣以及安全带。安全带由腰带与围杆带组成,围杆带套在电线杆上。2013年8月1日,中国专利公布了申请号为201320467217.4的一种围杆作业安全带,由护腰带、围杆带和安全管绳组成。其特征是,在围杆带上增加一个带箍,围杆带平行附加一根辅带,辅带长650~850mm,一端设置辅带挂钩,在全长2/5位置开始到另一端,平均设置3~4个挂环,带箍、辅带与围杆带相配合;在主带的一端延长500~600mm,主带延长部分平均设置3个D形环,3个D形环与围杆带的连接器相配合。依靠辅带的回弹性能将围杆带固定在杆体上,克服了传统围杆带在不受力状态下易下滑挪位的不足。主带延长后,一般情况下无需再去调节围杆带的长度。该专利只有一条围杆带,当电线杆上有障碍物时,需要将围杆带解开,同时安全管绳无法在下电线杆的全程中提供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n该方法基于一种全方位安全带,一种全方位安全带包括防护外套(1)、控制盒(2)、线盒(3)、安全管绳(5)以及围杆带(8),所述的防护外套(1)包括后背垫(1a)、腰带(1b)、臀垫(1c)、柔性连接带(1d)、大腿后部护垫(1e)、腿部缠绕垫(1f)以及肩带(1g),所述的后背垫(1a)、腰带(1b)、臀垫(1c)、大腿后部护垫(1e)、腿部缠绕垫(1f)内部设有中空气腔,向中空气腔通气后背垫(1a)、腰带(1b)、臀垫(1c)、大腿后部护垫(1e)、腿部缠绕垫(1f)可以膨胀,/n所述的后背垫(1a)上方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肩带 ...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基于一种全方位安全带,一种全方位安全带包括防护外套(1)、控制盒(2)、线盒(3)、安全管绳(5)以及围杆带(8),所述的防护外套(1)包括后背垫(1a)、腰带(1b)、臀垫(1c)、柔性连接带(1d)、大腿后部护垫(1e)、腿部缠绕垫(1f)以及肩带(1g),所述的后背垫(1a)、腰带(1b)、臀垫(1c)、大腿后部护垫(1e)、腿部缠绕垫(1f)内部设有中空气腔,向中空气腔通气后背垫(1a)、腰带(1b)、臀垫(1c)、大腿后部护垫(1e)、腿部缠绕垫(1f)可以膨胀,
所述的后背垫(1a)上方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肩带(1g),肩带(1g)上设有用于调节肩带(1g)长度的日字扣Ⅰ(1g1),肩带(1g)末端设有保险扣(1g2),后背垫(1a)下方贯通连接有腰带(1b),腰带(1b)与臀垫(1c)之间通过柔性连接带(1d)连接,柔性连接带(1d)内部设有气管(1d1),气管(1d1)将腰带(1b)内部的中空气腔与臀垫(1c)内部的中空气腔贯通连接,臀垫(1c)下方左右两侧各贯通连接有一个大腿后部护垫(1e),大腿后部护垫(1e)下方贯通连接有腿部缠绕垫(1f),
所述的腰带(1b)左右两侧末端端面上各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布置的肩带固定孔(1b1),保险扣(1g2)卡扣在肩带固定孔(1b1)内部,所述的腰带(1b)左右两侧末端端面上对称设有围杆带固定孔(1b4),所述的腰带(1b)左侧末端连接有皮带(1b2),所述的腰带(1b)右侧末端连接有皮带头(1b3),所述的皮带(1b2)与皮带头(1b3)配合连接,
所述的腿部缠绕垫(1f)左侧末端连接有紧固带(1f1),腿部缠绕垫(1f)右侧末端连接有带卡(1f2),所述的紧固带(1f1)与带卡(1f2)配合连接,
所述的围杆带(8)包括中间带(8a)、日字扣Ⅱ(8b)、安全锁(8c),所述的中间带(8a)左右两侧末端各设有一个安全锁(8c),所述的中间带(8a)上靠近左右两侧末端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可调节长度的日字扣Ⅱ(8b),所述的安全锁(8c)卡扣在围杆带固定孔(1b4)内部,
控制盒(2)与腰带(1b)固定连接,所述的控制盒(2)内部设有高压空气罐(2a)、电源装置(2b)以及控制装置(2c),所述的高压空气罐(2a)上设有贯通连接的输气管(2a1)以及排气管(2a2),所述的输气管(2a1)末端穿设至控制盒(2)外部,输气管(2a1)末端螺纹连接有密封帽(2a11),所述的排气管(2a2)将腰带(1b)内部中空气腔与高压空气罐(2a)贯通连接,排气管(2a2)上设有电磁阀(2a3),所述的控制盒(2)外部设有压力表(2a4),所述的压力表(2a4)上显示高压空气罐(2a)内部空气压力,
线盒(3)与腰带(1b)固定连接,线盒(3)内部设有可以自由转动的线轮(4a),所述的线轮(4a)圆周面上内凹有收线腔(4b),线盒(3)外部设有转轮(4),所述的转轮(4)与线轮(4a)固定连接,所述的转轮(4)与线轮(4a)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的线盒(3)内壁上内凹有与线轮(4a)垂直的止动杆腔(3a)以及转速传感器放置腔(3c),
所述的止动杆腔(3a)内部设有止动杆(10),止动杆(10)中间套设有电磁铁(10b),止动杆(10)远离线轮(4a)的末端设有弹簧座Ⅲ(10a),弹簧座Ⅲ(10a)与电磁铁(10b)之间设有推力弹簧Ⅴ(10c),
所述的转速传感器放置腔(3c)内部设有转速传感器(9),所述的线轮(4a)与转速传感器(9)相对应的端面上设有磁铁(9a),所述的磁铁(9a)与转速传感器(9)相互配合使用,
所述的线轮(4a)面向止动杆腔(3a)一侧的端面内部设有两个对称的弧形卡盘腔(4d),所述的卡盘腔(4d)内部设有推力弹簧Ⅰ(4d1)以及卡盘(4e),所述的卡盘(4e)逆时针旋转时挤压推力弹簧Ⅰ(4d1),所述的卡盘(4e)中间设有卡盘槽(4e1),所述的线轮(4a)端面上设有与卡盘槽(4e1)贯通连接的孔槽,电磁铁(10b)通电后,止动杆(10)插入到卡盘槽(4e1)内部,
所述的线轮(4a)上缠绕有安全管绳(5),安全管绳(5)位于收线腔(4b)内部,所述的安全管绳(5)中间穿设有操控绳(5a),所述的安全管绳(5)圆周面上设有操控孔(5b),通过操控孔(5b)可以拉动操控绳(5a),
所述的安全管绳(5)末端穿设至线盒(3)外部,安全管绳(5)末端设有卡锁(6),所述的卡锁(6)下端面内凹有锁槽(6a),所述的锁槽(6a)左右两端侧壁上穿设有截面为矩形的锁杆(7),所述的锁杆(7)分别与锁槽(6a)左右两端侧壁相互垂直,所述的锁杆(7)左侧末端设有弹簧座Ⅱ(7a),所述的弹簧座Ⅱ(7a)位于卡锁(6)左侧,所述的锁杆(7)上套设有推力弹簧Ⅳ(7b),所述的推力弹簧Ⅳ(7b)位于弹簧座Ⅱ(7a)与卡锁(6)之间,所述的锁杆(7)右端顶面内凹有锁块槽(7d),所述的锁块槽(7d)左侧端面凸设有挡块(7c),所述的锁块槽(7d)右侧设有锁杆头(7e),所述的锁杆头(7e)顶面为左高右低的斜面,
所述的锁槽(6a)右端侧壁内部设有锁块腔(6c),所述的锁块腔(6c)内部设有推力弹簧Ⅲ(6e),所述的推力弹簧Ⅲ(6e)下面固定连接有锁块(6d),所述的操控绳(5a)末端与锁块(6d)固定连接,
所述的电磁阀(2a3)、电源装置(2b)、转速传感器(9)以及电磁铁(10b)分别与控制装置(2c)电性连接,
全方位安全带包含有两条围杆带(8),所述的腰带(1b)左右两侧末端每个端面上设有两个围杆带固定孔(1b4),
所述的中间带(8a)中间套设有橡胶制成的防滑套(8d),所述的防滑套(8d)面向电线杆的一面设有锯齿形防滑面(8d1),
所述的线盒(3)与转轮(4)相对应的端面上内凹有定位孔(3b),所述的转轮(4)内部设有弹簧腔(4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明忠,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西市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