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管换风医用头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70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管换风医用头罩结构,包括头罩本体,头罩本体连接有正压防护动力机构,头罩本体与正压防护动力机构之间采用出风管道和送风管道连接。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双管方式实现头罩的进风和出风,采用双风机导引风的过滤处理系统,头罩内为微正压,能够很好地使医护人员呼吸顺畅,无阻力感,且能够始终保证面罩内始终无雾气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管换风医用头罩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双管换风医用头罩结构。
技术介绍
医用面罩种类繁多,其中大多数产品都是采用单管送风,利用呼吸阀排风方式实现面罩内部空气交换;或者单管送风,一直保证面罩内正压,让面罩内空气侧漏出来,这两种实现方式都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一种双管换风医用头罩结构,采用双管方式实现头罩的进风和出风,采用双风机导引风的过滤处理系统,头罩内为微正压,能够很好地使医护人员呼吸顺畅,无阻力感,且能够始终保证面罩内始终无雾气产生。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管换风医用头罩结构,包括头罩本体,头罩本体连接有正压防护动力机构,头罩本体与正压防护动力机构之间采用出风管道和送风管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头罩本体包括布罩,布罩内部的顶端设有头罩支撑骨架,头罩支撑骨架的下端设有透明面罩,透明面罩与布罩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布罩的顶端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正压防护动力机构上设有抽风口和送风口,出风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出风口和抽风口,送风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进风口和送风口。进一步的,所述透明面罩的上部的两端各固定有一塑料弹性支撑片,塑料弹性支撑片与头罩支撑骨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头罩支撑骨架包括支撑圈和紧固带,支撑圈为圆形,紧固带为半圆形,紧固带的两端固定在支撑圈的顶端,紧固带在支撑圈上固定点沿支撑圈的直径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紧固带的长度可调节,紧固带上设有若干个能够调节的孔扣,孔扣的每个孔间距为1CM。进一步的,所述紧固带的上方安装有内送风通道,内送风通道的一端连接有出风口,内送风通道的另一端靠近使用人的嘴部。进一步的,所述内送风通道包括圆锥接头和波纹管,波纹管顶端设有圆锥接头,波纹管的长度可自由伸缩。进一步的,所述正压防护动力机构包括出风过滤器和进风过滤器,出风过滤器和进风过滤器独立设置,两者不连通,出风过滤器和进风过滤器内均设有滤芯,出风过滤器连接有抽风风机,进风过滤器连接有送风风机,抽风风机连通有抽风口,送风风机连通有送风口,抽风风机和送风风机连接有锂电池电源,锂电池电源为抽风风机和送风风机提供电源。进一步的,所述布罩采用无纺布聚丙烯复合PE软性材料制成,透明面罩采用PU透明材料制成,其形状为曲面状,透明面罩整个弯曲度为100度,透明面罩能够实现使用人视线左右的角度达到120度。双管换风医用面罩采用双管换风原理,包括布罩体,PU透明面罩、送风口,出风口,面罩内部的支撑骨架和内部的送风管道组成。布罩体采用无纺布聚丙烯复合PE软性材料组成,可以很方便的戴到头部,布罩体内有紧固带,这样就在人的颈部将整个头罩与人密封好,通过用控制单元的软件算法来控制送风量大小,检测风道是否阻塞和电量容量等功能,来保证头罩使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采用双管方式实现头罩的进风和出风,采用双风机导引风的过滤处理系统,区别于市面上一般三级防护产品,使进风量与出风量比例为10:9,可根据呼吸量大小自动调整风速级别,达到头罩内微正压效果,能够很好地使医护人员呼吸顺畅,无阻力感,采用面罩内送风管道结构且能够始终保证面罩内始终无雾气产生,而且实现了在进风达到无菌状态的同时,出气也有过滤系统保障了呼出的气体也同样为无菌状态释放至空间,避免了佩戴人员潜在传播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面罩整体外观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透明面罩结构图;图3为头罩支撑骨架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面罩内送风管道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和送风口外观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正压防护动力机构中风的走向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正压防护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双管换风医用头罩结构包括头罩本体21,头罩本体连接有正压防护动力机构22,头罩本体21与正压防护动力机构22之间采用出风管道23和送风管道25连接。所述头罩本体21包括布罩1,布罩1采用无纺布聚丙烯复合PE软性材料制成,布罩1内部的顶端设有头罩支撑骨架24,头罩支撑骨架24的下端设有透明面罩2,透明面罩2与布罩1连接。所述布罩1的顶端设有出风口6和进风口7,正压防护动力机构22上设有抽风口26和送风口27,出风管道23的两端分别连接出风口6和抽风口26,送风管道25的两端分别连接进风口7和送风口27。所述透明面罩2采用PU透明材料制成,其形状为曲面状,透明面罩2整个弯曲度为100度,透明面罩2能够实现使用人视线左右的角度达到120度,使用人视线无阻挡。所述透明面罩2的曲面四边与布罩1采用缝合固定,透明面罩2与布罩1重合部分用胶水进行封闭。如图2所示,所述透明面罩2的上部的两端各固定有一塑料弹性支撑片10,塑料弹性支撑片10的宽度为2厘米,塑料弹性支撑片10与头罩支撑骨架24连接,当人在使用头罩时,可通过塑料弹性支撑片10使透明面罩和人的脸部有一定的距离,保障了面罩内的通气效果和舒适性。如图3所示,所述头罩支撑骨架包括支撑圈4和紧固带5,支撑圈4为圆形,紧固带5为半圆形,紧固带5的两端固定在支撑圈4的顶端,紧固带5在支撑圈4上固定点沿支撑圈4的直径对称设置。所述支撑圈4采用软性塑料制成,其宽度为4CM,支撑圈4的直径为17.5CM,支撑圈4上包裹有柔性海绵布,起到能够保护人的头部,提高舒适性作用。所述紧固带5也采用软性塑料制成宽度为4CM,紧固带5与支撑圈4通过胶合连接。所述紧固带5的长度可调节,紧固带5上设有若干个能够调节的孔扣8,孔扣8的每个孔间距为1CM,使用的人可根据自己头围的大小调整孔扣,适应自己的头型,这样不会导致头罩覆盖在人的头部,而使人的呼吸不畅和不舒服。所述紧固带5的上方安装有内送风通道3,内送风通道3的一端连接有出风口6,内送风通道3的另一端靠近使用人的嘴部。如图4所示,所述内送风通道3包括圆锥接头9和波纹管11,波纹管11顶端设有圆锥接头9,方便快捷插入出风口成一体,内送风管道负责将面罩内空气送出,为了使送出去风柔和,使人的呼吸舒服,且能够通过送风将头罩内人呼吸的湿度大,温度高空气尽快的送出,采用图示内送风管道,波纹管11的底部可以弯折为L形,波纹管11的底端和使用人的嘴部靠近,这样人呼出的气体通过L形内送风管道直接排出,就不会再头罩内产生雾气,波纹管11的长度可自由伸缩,适应使用者,短端有圆锥接头,快捷插入出风口成一体。如图5所示,所述出风口6和送风口7是直径为3CM硬质塑料管,胶合在头罩顶部,其出风口6两端都有螺纹,出风口6在布罩内一端长度为2CM,用于内送风通道3,出风口6在布罩外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管换风医用头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罩本体(21),头罩本体连接有正压防护动力机构(22),头罩本体(21)与正压防护动力机构(22)之间采用出风管道(23)和送风管道(2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管换风医用头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罩本体(21),头罩本体连接有正压防护动力机构(22),头罩本体(21)与正压防护动力机构(22)之间采用出风管道(23)和送风管道(2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换风医用头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本体(21)包括布罩(1),布罩(1)内部的顶端设有头罩支撑骨架(24),头罩支撑骨架(24)的下端设有透明面罩(2),透明面罩(2)与布罩(1)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管换风医用头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罩(1)的顶端设有出风口(6)和进风口(7),正压防护动力机构(22)上设有抽风口(26)和送风口(27),出风管道(23)的两端分别连接出风口(6)和抽风口(26),送风管道(25)的两端分别连接进风口(7)和送风口(27)。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管换风医用头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面罩(2)的上部的两端各固定有一塑料弹性支撑片(10),塑料弹性支撑片(10)与头罩支撑骨架(24)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换风医用头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支撑骨架包括支撑圈(4)和紧固带(5),支撑圈(4)为圆形,紧固带(5)为半圆形,紧固带(5)的两端固定在支撑圈(4)的顶端,紧固带(5)在支撑圈(4)上固定点沿支撑圈(4)的直径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管换风医用头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带(5)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龙涛田芝亮
申请(专利权)人:亿茂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