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快充式体外反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外反搏的气囊充气
,具体为一种气囊快充式体外反搏装置。
技术介绍
反搏是通过机械的方式,使主动脉内收缩期血压降低和舒张期血压增高,以达到辅助心脏做功,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心、脑、肾等器官的血流灌注的一种辅助循环方法。反搏通过提高主动脉舒张压以增加冠状动脉的供血,抢救缺血的心肌,使心脏泵血功能得到增进。常用的反搏方法有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和体外反搏两种。体外反搏是通过在心脏舒张期对气囊充气加压,促使肢体动脉的血液驱返至主动脉,使舒张压明显增高,为心脏增加血流,降低心脏后负荷;在心脏收缩期气囊迅速排气,压力解除,促使主动脉内收缩压下降,最大限度减轻心脏射血期阻力,血液加速流向远端,从而达到反搏效应,然而现有的体外反搏中的充气气泵需要同时对四肢和臀部的气囊充气,从而极容易导致供气不足,采用较大功率的气泵会产生噪音,不仅降低了理疗的环境,同时无法保证安全性,无法在供气的过程中与心脏的舒张周期相对应,进而无法达到周期性反搏的目的。为此提供一种气囊快充式体外反搏装置,以解决气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快充式体外反搏装置,包括密封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1)的内腔设置为伸缩内腔(32),密封座(1)的右侧密封连接有气囊(3),密封座(1)的左侧设置有辅助箱(2),密封座(1)的下端设置有吸盘(36),所述气囊(3)的内腔设置为调压内腔(5),气囊(3)的右侧外壁设置有套口(4),所述伸缩内腔(32)的右侧连通调压内腔(5),伸缩内腔(32)中横向滑动安装有横向活塞(9),伸缩内腔(32)的左侧内壁设置有前后对称的一对插孔(31),所述横向活塞(9)上与插孔(3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对左右贯穿的通孔(14),前后对称的一对所述通孔(14)的左侧分别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快充式体外反搏装置,包括密封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1)的内腔设置为伸缩内腔(32),密封座(1)的右侧密封连接有气囊(3),密封座(1)的左侧设置有辅助箱(2),密封座(1)的下端设置有吸盘(36),所述气囊(3)的内腔设置为调压内腔(5),气囊(3)的右侧外壁设置有套口(4),所述伸缩内腔(32)的右侧连通调压内腔(5),伸缩内腔(32)中横向滑动安装有横向活塞(9),伸缩内腔(32)的左侧内壁设置有前后对称的一对插孔(31),所述横向活塞(9)上与插孔(3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对左右贯穿的通孔(14),前后对称的一对所述通孔(14)的左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16)和排气管(15),所述进气管(16)和排气管(15)均滑动插接在插孔(31)中,且进气管(16)和排气管(15)的左端延伸至密封座(1)的外侧,进气管(16)和排气管(15)的左侧端口均连接有电磁控制阀(19);
所述辅助箱(2)的上端内腔设置为储气内腔(7),辅助箱(2)的下端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流道(27)和主流道(30),所述储气内腔(7)的内腔上端滑动安装有纵向活塞(21),储气内腔(7)的右下侧内壁设置有进气口(20),储气内腔(7)的左上端内壁设置有排气口(25),储气内腔(7)的下端内壁设置有中间流道(28),所述进气流道(27)和主流道(30)的中间设置有可转动的中转块(29),进气流道(27)的左侧插接有导气管(6),所述主流道(30)的右侧连通进气管(16),所述进气口(20)连通排气管(15),所述排气口(25)连通储气内腔(7)的内腔上端,所述纵向活塞(21)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杆(22),所述升降杆(22)的外壁设置有纵向弹簧(24),升降杆(22)的上端滑动插接在储气内腔(7)的上端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快充式体外反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口(4)的右侧开口上下两端外壁均固定粘结有松紧带(12),上下对称的一对所述松紧带(12)相互粘结,且上下对称的一对松紧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放,刘希刚,代贞勇,唐兴明,吴洋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普施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