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双通道工作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59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双通道工作套管,该工作套管具有管体和夹层,所述管体为两端敞口中空管体,所述夹层置于其内部,该夹层连通所述管体的端部和尾部,并将管体内部分割为两个独立的通道,为工作通道和内镜通道。通过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整个管体的设计符合Kamb i n三角(安全三角工作区)的三维解剖结构,减少放置过程中对患者造成额外损伤,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双通道工作套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椎间融合术医疗器械,尤其涉及椎间融合术中使用的工作套管。
技术介绍
随着脊柱微创手术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由于其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将微创作为首选的治疗策略。在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手术中,椎间融合术具有重要地位,而椎间融合术的关键是放置椎间融合器。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中国专利CN202011043424.8,即公开了一种双通道工作套管,但是由于微创操作空间、手术视野有限,目前椎间融合术中,对于不同型号融合器,术者只能放置与融合器配套的通道或是使用可撑开式融合器。而对于较大型号的融合器,若放置与之匹配的大通道会增加组织、神经损伤风险而只能转为使用可撑开式融合器。但是由于可撑开式融合器材质问题与骨弹性模量差别较大,易出现终板损伤、塌陷、植骨不融合等导致手术失败。同时,目前的手术通道设计尚无法实现全程可视化,尤其在最终打入融合器时,均是将内镜退出,换成更大直径通道,并且仅依赖透视,凭手感盲视下操作,增加了神经损伤的风险。因此,如何实现以最小的通道将椎间融合器置入并实现手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双通道工作套管,该工作套管具有管体和夹层,所述管体为两端敞口中空管体,所述夹层置于其内部,该夹层连通所述管体的端部和尾部,并将管体内部分割为两个独立的通道,为工作通道和内镜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分离式管体,沿其轴线分割为两部分,分别为第一管材和第二管材,所述第一管材上设有承载机构,所述第二管材上设有与所述承载机构对应的调距机构,所述第一管材和第二管材之间通过承载机构与调距机构之间的配合调节两者之间的开合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双通道工作套管,该工作套管具有管体和夹层,所述管体为两端敞口中空管体,所述夹层置于其内部,该夹层连通所述管体的端部和尾部,并将管体内部分割为两个独立的通道,为工作通道和内镜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分离式管体,沿其轴线分割为两部分,分别为第一管材和第二管材,所述第一管材上设有承载机构,所述第二管材上设有与所述承载机构对应的调距机构,所述第一管材和第二管材之间通过承载机构与调距机构之间的配合调节两者之间的开合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双通道工作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由多个调节柱组成,所述调节柱设有多个,由上至下对称置于第一管材的前端,各调节柱之间设置恒定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双通道工作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机构为“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石生倪海键冯超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