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扣及应用其的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58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绳扣及应用其的产品,绳扣包括:内挤压件,所述内挤压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绳带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上开设有第一豁口,且绳带能够经所述第一豁口由所述内挤压件外部进入所述第一通孔;外挤压件,所述外挤压件的中部形成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置所述内挤压件,所述外挤压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绳带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外挤压件上开设有第二豁口,且绳带能够经所述第二豁口由所述外挤压件外部进入所述第二通孔;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挤压件和外挤压件连接。该绳扣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绳扣的工期延误进而影响成衣装订的工期的情况,且实现了绳扣破损时可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绳扣及应用其的产品
本技术涉及绳长调节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绳扣及应用其的产品。
技术介绍
绳扣一般应用于服装上,是用来调节绳带松紧的一款辅料产品,通常适用在腰部和下摆调节、连帽衫帽绳调节,也可以运用于鞋子鞋带调节。一直以来,通常绳子要穿过绳扣内部后,再用于调节。如此在衣服缝制时,需要先将绳带穿过绳扣,再将绳扣和绳带设置在衣服或鞋上。如此,成衣装订一直要求要先到绳扣才可以缝制成衣,若绳扣的工期延误则会影响成衣装订的工期。另外,如果成衣上的绳扣出现破损,绳扣调节功能丧失,无法更换绳扣及绳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绳扣,该绳扣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绳扣的工期延误进而影响成衣装订的工期的情况,且实现了绳扣破损时可更换,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绳扣的产品。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绳扣,包括:内挤压件,所述内挤压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绳带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上开设有第一豁口,且绳带能够经所述第一豁口由所述内挤压件外部进入所述第一通孔;外挤压件,所述外挤压件的中部形成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置所述内挤压件,所述外挤压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绳带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外挤压件上开设有第二豁口,且绳带能够经所述第二豁口由所述外挤压件外部进入所述第二通孔;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挤压件和外挤压件连接,对所述弹性件施力以使绳带能够经所述第一豁口和所述第二豁口进出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松开所述弹性件以使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和第二通孔的孔壁能够共同夹紧绳带。优选地,上述绳扣中,所述外挤压件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内挤压件的外壁上设置有穿过所述条形孔的凸起,所述内挤压件靠近或远离所述空腔的底壁时所述凸起沿所述条形孔滑动。优选地,上述绳扣中,所述内挤压件上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内挤压件能够伸入所述空腔至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空腔的开口边缘相抵。优选地,上述绳扣中,由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最靠近所述空腔底壁的位置延伸至所述第一豁口的最靠近所述空腔底壁的边缘逐渐远离所述空腔底壁。优选地,上述绳扣中,所述第二豁口为扩口且其截面沿着远离所述空腔的方向逐渐增加。优选地,上述绳扣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内挤压件的底壁连接且第二端与所述空腔底壁连接。优选地,上述绳扣中,所述弹簧可以为变径弹簧,所述变径弹簧的直径由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加。优选地,上述绳扣中,所述内挤压件和外挤压件均为圆柱状或方体状。优选地,上述绳扣中,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一种应用绳扣的产品,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绳扣。应用本技术提供的绳扣时,装配绳带时,可以对弹性件施力以使内挤压件向靠近空腔底壁的方向移动,第一通孔的两端与第二通孔的两端的重叠面积增加,同时第一通孔的孔壁与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变大,绳带依次经第二豁口和第一豁口进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然后,松开弹性件,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使内挤压件向远离空腔底壁的方向移动,第一通孔的两端与第二通孔的两端的重叠面积减少,同时第一通孔的孔壁与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变小,实现第一通孔的孔壁和第二通孔的孔壁共同夹紧绳带。拆卸绳带时,对弹性件施力以使内挤压件向靠近空腔底壁的方向移动,第一通孔的孔壁与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变大,绳带依次经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脱离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然后,松开弹性件即可。由上可知,应用本技术的绳扣时,可以缝制成衣后再安装该绳扣,成衣装订的工期与绳扣的工期相互无影响,成衣装订的工期不再受绳扣的工期的限制,在不改变传统结构的情况下,能提升成衣缝制效率。另外,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的设置可以减轻产品重量,绳扣破损掉落后,消费者可以重新替换,且操作简单的经典绳扣。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绳扣的产品,该应用绳扣的产品包括上述任一种绳扣。由于上述的绳扣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绳扣的产品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挤压件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挤压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挤压件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挤压件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簧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绳带挤压进绳扣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绳带处于绳扣内的示意图。在图1-7中:1-内挤压件、1a-限位件、1b-第一豁口、1c-第一通孔、1d-凸起、2-外挤压件、2a-第二豁口、2b-第二通孔、2c-条形孔、2d-空腔、2e-卡柱、3-变径弹簧、4-绳带。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绳扣,该绳扣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绳扣的工期延误进而影响成衣装订的工期的情况,且实现了绳扣破损时可更换,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绳扣的产品。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请参阅图1-图7,本技术提供的绳扣包括内挤压件1、外挤压件2以及弹性件。内挤压件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绳带4穿过的第一通孔1c。第一通孔1c贯穿内挤压件1,绳索能够穿过第一通孔1c。第一通孔1c的孔壁上开设有第一豁口1b,且绳带4能够经第一豁口1b由内挤压件1外部进入第一通孔1c。第一豁口1b沿第一通孔1c的长度方向延伸。绳带4可以经第一豁口1b进出第一通孔1c。当然,绳带4也可以从第一通孔1c的一端进入第一通孔1c,进而穿过第一通孔1c。外挤压件2的中部形成具有开口的空腔2d,空腔2d用于容置内挤压件1。内挤压件1可以经开口进出空腔2d。外挤压件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绳带4穿过的第二通孔2b,第二通孔2b贯穿外挤压件2,绳索能够穿过第二通孔2b。外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绳扣,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挤压件(1),所述内挤压件(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绳带穿过的第一通孔(1c),所述第一通孔(1c)的孔壁上开设有第一豁口(1b),且绳带能够经所述第一豁口(1b)由所述内挤压件(1)外部进入所述第一通孔(1c);/n外挤压件(2),所述外挤压件(2)的中部形成具有开口的空腔(2d),所述空腔(2d)用于容置所述内挤压件(1),所述外挤压件(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绳带穿过的第二通孔(2b),所述外挤压件(2)上开设有第二豁口(2a),且绳带能够经所述第二豁口(2a)由所述外挤压件(2)外部进入所述第二通孔(2b);/n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挤压件(1)和外挤压件(2)连接,对所述弹性件施力以使绳带能够经所述第一豁口(1b)和所述第二豁口(2a)进出所述第一通孔(1c)和所述第二通孔(2b),松开所述弹性件以使所述第一通孔(1c)的孔壁和第二通孔(2b)的孔壁能够共同夹紧绳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绳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挤压件(1),所述内挤压件(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绳带穿过的第一通孔(1c),所述第一通孔(1c)的孔壁上开设有第一豁口(1b),且绳带能够经所述第一豁口(1b)由所述内挤压件(1)外部进入所述第一通孔(1c);
外挤压件(2),所述外挤压件(2)的中部形成具有开口的空腔(2d),所述空腔(2d)用于容置所述内挤压件(1),所述外挤压件(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绳带穿过的第二通孔(2b),所述外挤压件(2)上开设有第二豁口(2a),且绳带能够经所述第二豁口(2a)由所述外挤压件(2)外部进入所述第二通孔(2b);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挤压件(1)和外挤压件(2)连接,对所述弹性件施力以使绳带能够经所述第一豁口(1b)和所述第二豁口(2a)进出所述第一通孔(1c)和所述第二通孔(2b),松开所述弹性件以使所述第一通孔(1c)的孔壁和第二通孔(2b)的孔壁能够共同夹紧绳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挤压件(2)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孔(2c),所述内挤压件(1)的外壁上设置有穿过所述条形孔(2c)的凸起(1d),所述内挤压件(1)靠近或远离所述空腔(2d)的底壁时所述凸起(1d)沿所述条形孔(2c)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守正王元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