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骨重建植入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568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椎骨重建植入物,包含一可挠性主体以及至少一螺钉接头。可挠性主体为一体成型的单体结构具有彼此相连通的至少一接头组装槽以及至少一开口。螺钉接头为一体成型的单体结构且可活动地容置于接头组装槽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骨重建植入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入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椎骨重建植入物。
技术介绍
脊椎骨缺陷、损伤可能由先天性缺陷、肿瘤或其他疾病、衰老或创伤所引起。通常的治疗手段是对受损或具有肿瘤的椎骨(vertebra)切除并进行重建手术。手术过程中,医师会使用椎根螺钉(pediclescrew)和脊椎固定杆(spinefixationrod)将脊柱对齐并将受损的椎骨切除,再将植入物置入移除椎骨后的空间以对其进行重建。但目前市售用于重建椎骨的植入物存在许多问题。举例来说,现有的椎骨重建植入物通常具有较高的刚性及不足的可挠性,但椎骨的质地相对较软,因此术后常常出现植入物压迫甚至使邻接椎骨凹陷、损伤等问题,陷入椎骨的植入物不仅无法再维持椎骨于所需的高度,受损的椎骨还会产生病变或退化等后遗症。这个情况在人体进行活动时更为严重,人体于日常活动时会增加椎骨之间的压力,刚性过高且缺乏可挠性的植入物会容易与椎骨之间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促使植入物破坏椎骨的情况。并且,由于可挠性不足,因此现有的植入物常常无法配合人体活动时椎骨所需要的移动而容易发生植入物从椎骨间滑脱的问题,从而导致融合失败的结果。此外,基于一些原因,目前有些植入物的外形设计为简单的圆筒状,置入椎骨间后容易使应力集中在椎骨中心处质地更为脆弱的部位,从而更加剧前述植入物破坏椎骨并陷入椎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椎骨重建植入物,具有足够的可挠性以降低其与邻接椎骨的应力集中问题以及配合人体日常活动时邻接椎骨所需的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椎骨重建植入物,包含一可挠性主体以及至少一螺钉接头。可挠性主体为一体成型的单体结构具有彼此相连通的至少一接头组装槽以及至少一开口。螺钉接头为一体成型的单体结构且可活动地容置于接头组装槽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前述实施例所揭露的椎骨重建植入物,通过一体成型的可挠性主体,使得椎骨重建植入物具有足以维持椎骨相对位置的刚性的同时,还具有可配合人体活动的可挠性与可压缩性,以减低或缓冲人体活动时来自椎骨的压力,不仅可避免从椎骨间滑脱的问题,还可避免与邻接的椎骨之间产生应力集中而破坏椎骨的问题。由此,可避免椎骨重建手术后如椎骨受损病变或退化、植入物滑脱或融合失败等问题的发生。并且,通过一体成型且可活动地位于可挠性主体中的螺钉接头,便于医师于手术过程中调整椎根螺钉的角度,从而助于手术的进行。以上的关于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椎骨重建植入物的使用情境示意图;图2为图1的椎骨重建植入物的侧视图;图3为图2的椎骨重建植入物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2的椎骨重建植入物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的椎骨重建植入物受力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椎骨重建植入物的侧视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椎骨重建植入物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B为图7A的椎骨重建植入物的使用示意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的椎骨重建植入物的立体示意图;图8B为图8A的椎骨重建植入物的使用示意图。符号说明1a~1d椎骨重建植入物10a~10b可挠性主体10c~10d第一可挠性主体11c~11d第二可挠性主体20螺钉接头30c~30d衔接件91椎骨81椎根螺钉82脊椎固定杆100椎骨接触面101沟槽102可变形部103接头组装槽104开口105牙状结构107多孔结构108螺钉抵接内壁面210显露部211锁孔220嵌入部310c、310d衔接杆部320c、320d间隔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悉相关技术者,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附图,任何熟悉相关技术者可轻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此外,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的是,这些实务上的细节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并且,为达图面整洁的目的,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可能会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本案的附图中部分的特征可能会略为放大或改变其比例或尺寸,以达到便于理解与观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的目的,但这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依照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内容所制造的产品的实际尺寸与规格应是可依据生产时的需求、产品本身的特性、及搭配本专利技术如下所揭露的内容据以调整,于此先声明之。另外,以下文中可能会使用「端」、「部」、「部分」、「区域」、「处」等术语来描述特定元件与结构或是其上或其之间的特定技术特征,但这些元件与结构并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在下文中,也可能会使用「及/或(and/or)」的术语,其是指包含了一或多个所列相关元件或结构的其中一者或全部的组合。以下文中也可能使用「实质上」、「基本上」、「约」或「大约」等术语,其与尺寸、浓度、温度或其他物理或化学性质或特性的范围结合使用时,为意欲涵盖可能存在于该等性质或特性的范围的上限及/或下限中的偏差、或表示容许制造公差或分析过程中所造成的可接受偏离,但仍可达到所预期的效果。再者,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词汇或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上的词汇与术语等具有其通常的意涵,其意涵能够被熟悉此
者所理解。更进一步的说,上述的词汇或术语的定义,在本说明书中应被解读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
具有一致的意涵。除非有特别明确的定义,这些词汇或术语将不被解释为过于理想化的或正式的意涵。首先,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椎骨重建植入物(vertebrareconstructionimplant)1a,如图所示,椎骨重建植入物1a适于植入于移除某一节椎骨(vertebra)91后所产生的空间,即适于置入椎骨91之间,以取代并重建所移除的椎骨91。此外,椎骨重建植入物1a还可搭配椎根螺钉(pediclescrew)81与脊椎固定杆(spinefixationrod)82一同使用,以维持其与相邻的椎骨91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本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中,椎骨重建植入物1a可以但不限于是以3D打印技术所制造,且其材料可以但不限于具有生物相容性及足以支撑椎骨91所需的刚性,如钛合金、铁基合金、钴合金、高分子材料、陶瓷或其复合材料,但本专利技术并非以此为限。补充说明的是,为提升椎骨重建植入物1a与人体组织的相融性,椎骨重建植入物1a可于成型时使其具有粗糙表面,但为达附图简洁的目的,图1及以下附图并无对此进行绘示。同时,搭配椎骨重建植入物1a的结构设计,椎骨重建植入物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骨重建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包含:/n可挠性主体,为一体成型的单体结构,且具有彼此相连通的至少一接头组装槽以及至少一开口;以及/n至少一螺钉接头,为一体成型的单体结构,该至少一螺钉接头可活动地容置于该至少一接头组装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8 TW 1081406471.一种椎骨重建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可挠性主体,为一体成型的单体结构,且具有彼此相连通的至少一接头组装槽以及至少一开口;以及
至少一螺钉接头,为一体成型的单体结构,该至少一螺钉接头可活动地容置于该至少一接头组装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骨重建植入物,其中该至少一螺钉接头包含一显露部以及二嵌入部,该显露部衔接于该二嵌入部之间,该显露部具有锁孔,且该至少一螺钉接头中仅该显露部经由该至少一开口暴露于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骨重建植入物,其中该可挠性主体具有至少一螺钉抵接内壁面,该至少一螺钉抵接内壁面位于该至少一接头组装槽中且经由该显露部的该锁孔以及该至少一开口暴露于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骨重建植入物,其中该可挠性主体与该至少一螺钉接头为于同一3D成型步骤所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骨重建植入物,其中该可挠性主体有多个沟槽,该些沟槽彼此相对间隔地交错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杰蔡佩宜林得耀陈安利曾峰毅黄志杰沈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