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汗透气型内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52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汗透气型内裤,包括内裤本体,所述内裤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弹力收束环,内裤本体底部两个裤脚处对称设置有第二弹力收束环,内裤本体底部的裆部为开口结构,内裤本体裆部的开口处设置有裆部抑菌布,裆部抑菌布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垫层,裆部抑菌布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环形垫层,裆部抑菌布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阴茎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吸汗透气型内裤,通过将生殖器放置在阴茎套的内部,为生殖器提供位置限定,避免生殖器异形,同时也对生殖器进行固定,避免生殖器跟随运动撞击身体而受伤,同时也为生殖器提供防护,避免生殖器在运动过程中摩擦受伤,更进一步,阴茎套对生殖器的包覆可以吸收生殖器表面的汗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汗透气型内裤
本技术涉及内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汗透气型内裤。
技术介绍
内裤,一般指贴身的下身内衣,分男装与女装两种。而且根据性别不同,款式也越来越多花样了。穿内裤各国各地出现的时间不一。内裤并不是古已有之的,汉代以前,女人下体无衣,到了汉朝才穿上开裆裤,直至现代,内裤款式和面料上已经有很多种了。现有传统内裤仅仅只是使用贴身面料,从而达到贴身穿着的标准。裆部凸出结构实现放置生殖器,整体贴合身体比例,达到运动自如的效果。由于男性的会阴构造很特别,因此内裤于男性的影响对非常大。然而普通的内裤仅仅单空间裁剪,不能有效抑菌,有限的空间也会造成压迫,摩擦,长期坐着的人容易造成生殖器包裹,细菌滋生等问题。而且当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会让内裤里面会滋生细菌产生异味。传统内裤使生殖器常处于向下侧歪,勃起时不顺向状态,从而导致两侧生殖器海绵体发育不同步,勃起时充血不足,如用的是太过于贴身的面料则容易造成生殖器弯曲,短小,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汗透气型内裤,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汗透气型内裤,包括内裤本体,所述内裤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弹力收束环,所述内裤本体底部两个裤脚处对称设置有第二弹力收束环,所述内裤本体底部的裆部为开口结构,内裤本体裆部的开口处设置有裆部抑菌布,所述裆部抑菌布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垫层,所述裆部抑菌布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环形垫层,所述裆部抑菌布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阴茎套。优选的,所述内裤本体包括防滑纱布层与吸汗棉布层,所述防滑纱布层设置在吸汗棉布层内腔的内部,防滑纱布层的外壁贴合吸汗棉布层的内壁。优选的,所述防滑纱布层与吸汗棉布层的顶端通过第一弹力收束环缝合连接,所述防滑纱布层与吸汗棉布层底部的两端通过第二弹力收束环缝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吸汗棉布层的外壁开设有若干连通其外部与内腔的通气孔,通气孔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护纱网。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垫层的外圈贴合吸汗棉布层裆部开口处的壁体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形垫层的外圈贴合防滑纱布层裆部开口处的壁体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裆部抑菌布与第一环形垫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尼龙粘扣带,裆部抑菌布与第一环形垫层通过第一尼龙粘扣带相连接,所述裆部抑菌布与第二环形垫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尼龙粘扣带,裆部抑菌布与第二环形垫层通过第二尼龙粘扣带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阴茎套背面的一端贯穿裆部抑菌布正面的外壁并延伸至裆部抑菌布内腔的内部,阴茎套的内腔由其背面与外界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将生殖器放置在阴茎套的内部,为生殖器提供位置限定,避免生殖器异形,同时也对生殖器进行固定,避免生殖器跟随运动撞击身体而受伤,同时也为生殖器提供防护,避免生殖器在运动过程中摩擦受伤,更进一步,阴茎套对生殖器的包覆可以吸收生殖器表面的汗渍,为生殖器提供保护,内裤本体裆部为开口设置,开口处通过第一尼龙粘扣带、第二尼龙粘扣带粘接有裆部抑菌布,裆部抑菌布独立的吸收会阴处产生的汗渍,且裆部抑菌布可以单独拆除,方便在运动后更换新的裆部抑菌布,同时方便对裆部抑菌布单独抑菌清洗,避免内裤本体受到会阴处的细菌传递,通过设置的第一环形垫层、第二环形垫层,为裆部抑菌布的安装提供承载基础,同时避免裆部抑菌布与内裤本体的连接处摩擦会阴,内裤本体由防滑纱布层、吸汗棉布层组成,防滑纱布层使内裤的穿戴更加贴合皮肤不易错位,为裆部抑菌布的固定使用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设置的吸汗棉布层,增加内裤的吸汗能力,保持身体的干燥,通过在吸汗棉布层上开设通气孔,为保持内裤本体内部的透气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在通气孔的内部设置防护纱网,避免防滑纱布层由通气孔滑出,防滑纱布层、吸汗棉布层通过弹力收束环、第二弹力收束环固定限制,避免防滑纱布层、吸汗棉布层的连接错位,同时弹力收束环、第二弹力收束环的设置使内裤本体的上下端更加贴合身体,且为裆部抑菌布位置的固定提供坚实的基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裤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裆部抑菌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裤本体;2、防滑纱布层;3、吸汗棉布层;4、通气孔;5、防护纱网;6、第一弹力收束环;7、第二弹力收束环;8、裆部抑菌布;9、第一环形垫层;10、第二环形垫层;11、第一尼龙粘扣带;12、第二尼龙粘扣带;13、阴茎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一种吸汗透气型内裤,包括内裤本体1,内裤本体1包括防滑纱布层2与吸汗棉布层3,防滑纱布层2设置在吸汗棉布层3内腔的内部,防滑纱布层2的外壁贴合吸汗棉布层3的内壁,吸汗棉布层3的外壁开设有若干连通其外部与内腔的通气孔4,通气孔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护纱网5,内裤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弹力收束环6,内裤本体1底部两个裤脚处对称设置有第二弹力收束环7,防滑纱布层2与吸汗棉布层3的顶端通过第一弹力收束环6缝合连接,防滑纱布层2与吸汗棉布层3底部的两端通过第二弹力收束环7缝合连接。内裤本体1底部的裆部为开口结构,内裤本体1裆部的开口处设置有裆部抑菌布8,裆部抑菌布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垫层9,第一环形垫层9的外圈贴合吸汗棉布层3裆部开口处的壁体并固定连接,裆部抑菌布8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环形垫层10,第二环形垫层10的外圈贴合防滑纱布层2裆部开口处的壁体并固定连接,裆部抑菌布8与第一环形垫层9之间设置有第一尼龙粘扣带11,裆部抑菌布8与第一环形垫层9通过第一尼龙粘扣带11相连接,裆部抑菌布8与第二环形垫层10之间设置有第二尼龙粘扣带12,裆部抑菌布8与第二环形垫层10通过第二尼龙粘扣带12相连接,裆部抑菌布8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阴茎套13,阴茎套13背面的一端贯穿裆部抑菌布8正面的外壁并延伸至裆部抑菌布8内腔的内部,阴茎套13的内腔由其背面与外界相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汗透气型内裤,包括内裤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裤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弹力收束环(6),所述内裤本体(1)底部两个裤脚处对称设置有第二弹力收束环(7),所述内裤本体(1)底部的裆部为开口结构,内裤本体(1)裆部的开口处设置有裆部抑菌布(8),所述裆部抑菌布(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垫层(9),所述裆部抑菌布(8)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环形垫层(10),所述裆部抑菌布(8)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阴茎套(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汗透气型内裤,包括内裤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裤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弹力收束环(6),所述内裤本体(1)底部两个裤脚处对称设置有第二弹力收束环(7),所述内裤本体(1)底部的裆部为开口结构,内裤本体(1)裆部的开口处设置有裆部抑菌布(8),所述裆部抑菌布(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垫层(9),所述裆部抑菌布(8)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环形垫层(10),所述裆部抑菌布(8)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阴茎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汗透气型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裤本体(1)包括防滑纱布层(2)与吸汗棉布层(3),所述防滑纱布层(2)设置在吸汗棉布层(3)内腔的内部,防滑纱布层(2)的外壁贴合吸汗棉布层(3)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汗透气型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纱布层(2)与吸汗棉布层(3)的顶端通过第一弹力收束环(6)缝合连接,所述防滑纱布层(2)与吸汗棉布层(3)底部的两端通过第二弹力收束环(7)缝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连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谢亿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