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物体表面清洁集成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集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951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7
一种移动式物体表面清洁集成组件,包括吸尘筒(1),该吸尘筒(1)具有侧向进入吸尘筒(1)内部的进风口(11)及侧向离开吸尘筒(1)的出风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筒(1)的底部开口形成吸尘端口,所述进风口(11)上连接有进风流道(2),该进风流道(2)的口径自外向内逐步缩小,所述出风口(12)切向离开吸尘筒(1)并位于吸尘筒(1)的上端,所述进风流道(2)或所述吸尘筒(1)的下端设有供清洁液进入吸尘筒(1)内腔的送入端口(3)。空气与清洁液充分混合,在螺旋的流场中产生高速表面切向的流体,混合的流体在流体重力与本身旋转流场的作用下,可以与地面进行多次接触,提高了流体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物体表面清洁集成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集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体表面进行清洁的装置,属于清洁、吸尘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集尘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清洁表面技术利用真空负压在清洁口形成气流,利用空气为介质或利用地面平行方向的滚刷对地面颗粒物进行扬起后将物体表面的颗粒物或灰尘推动至集尘杯,或加水后,利用沾水的滚刷将地面进行物理接触式的清洁后吸至集污杯,或利用气体旋转带动水进行混合清洁的结构只可以清洁固定位置。存在如下不足:首先,利用单一的真空负压吸取清洁的方案只能适用于一般的固体类灰尘,不能吸取水溶性、油性或其他类型的污渍;其次,利用水加地面平行方向的滚刷清洁的方案只能对水清洁能力进行少数一到两次利用后就被负压吸走,而且水和空气未进行充分接触,在滚刷后面的吸风口下方会有较多水分残留,不利于用户日常清洁;最后,现有的结构设计利于进行定点定位式的吸尘,不便于移动式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对油性等污渍进行清洁的移动式物体表面清洁集成组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对油性等污渍进行清洁的集尘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式物体表面清洁集成组件,包括吸尘筒,该吸尘筒具有侧向进入吸尘筒内部的进风口及侧向离开吸尘筒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筒的底部开口形成吸尘端口,所述进风口切向进入吸尘筒并位于吸尘筒的下端,所述进风口上连接有进风流道,该进风流道的口径自外向内逐步缩小,所述出风口切向离开吸尘筒并位于吸尘筒的上端,所述进风流道或所述吸尘筒的下端设有供清洁液进入吸尘筒内腔的送入端口。所述吸尘端口上密封地设有与待清洁物体表面接触的柔性材料。可在保证一定密封性同时实现对不规则地面更强的适应。作为优选,所述柔性材料为软胶或彼此密封连接的绒毛。所述进风口弹性地设有能调节进风口口径大小的挡板。这样可以适应多种大小的颗粒物清洁;当有大颗粒物进入时,静压加大,颗粒物所受压力加大,挡板打开幅度缩小,将颗粒物吸入。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一端通过转轴能转动地设置在进风口上,该转轴上设有扭簧以使挡板具有弹性。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流向保持一致。这样可以保证整体流场为在柱体内部螺旋上升,不会产生紊流。所述的进风口为至少两个并间隔布置于吸尘筒上。所述的进风口的底部紧贴待清洁物体表面。进风口与物体表面贴合,清洁集成组件可以沿着进风口方向进行移动清洁,进口主动接近的污物将其进行清洁,利于气流作用于待清洁表面。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尘装置,包括负压产生装置、集尘箱及清洁集成组件,该清洁集成组件的出风口与集尘箱连接,而集尘箱的出气口与负压产生装置连接。集尘箱将颗粒杂质、灰尘积累,空气董负压产生装置中排出。进一步,所述集尘箱与清洁集成组件之间连接有导管,该导管的一端伸入集尘箱内并出口靠近集尘箱内壁底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进风流道采用渐变结构与进风口相接,可使空气进行加速,进来的空气与表面有直接接触,出风口为位于进风口上部并柱面切向,空气与清洁液充分混合,在螺旋的流场中产生高速表面切向的流体,对表面进行清洁后,迅速上升至出口。混合的流体在流体重力与本身旋转流场的作用下,可以与地面进行多次接触,提高了流体的利用率;可以清洁物体表面固体颗粒物或有一定粘性的水溶性污渍或油性污渍,可以对物体表面进行移动式清洁;可以清洁表面为不透气的物体表面,同样可以深层次清洁表面透气的纺织物表面或其他透气表面。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反面视图。图4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立体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式物体表面清洁集成组件包括吸尘筒1,该吸尘筒1具有侧向进入吸尘筒1内部的进风口11及侧向离开吸尘筒1的出风口12,吸尘筒1的底部开口形成吸尘端口,进风口11切向进入吸尘筒1并位于吸尘筒1的下端,进风口11上连接有进风流道2,该进风流道2的口径自外向内逐步缩小,出风口12切向离开吸尘筒1并位于吸尘筒1的上端,进风流道2设有供清洁液进入吸尘筒1内腔的送入端口3。吸尘端口上密封地设有与待清洁物体表面接触的柔性材料4。本实施例中的柔性材料4为软胶。本实施例中的进风口11为敞口,有两个并间隔布置于吸尘筒1上。进风口11的进风方向和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流向保持一致。进风口11的底部紧贴待清洁物体表面。如图4所示,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彼此密封连接的绒毛。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1。如图5所示,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的进风口11弹性地设有能调节进风口11口径大小的挡板5。具体地,挡板5一端通过转轴(图中无显示)能转动地设置在进风口11上,该转轴上设有扭簧51以使挡板5具有弹性。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1。进风流道2采用渐变结构,可使空气进行加速,进来的空气与表面有直接接触,出风口为位于进风口上部并柱面切向,空气与清洁液充分混合,在螺旋的流场中产生高速表面切向的流体,对表面进行清洁后,迅速上升至出口。混合的流体在流体重力与本身旋转流场的作用下,可以与地面进行多次接触,提高了流体的利用率;可以清洁物体表面固体颗粒物或有一定粘性的水溶性污渍或油性污渍,可以对物体表面进行移动式清洁;可以清洁表面为不透气的物体表面,同样可以深层次清洁表面透气的纺织物表面或其他透气表面。如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的集尘装置包括负压产生装置101、集尘箱100及清洁集成组件10,该清洁集成组件10的出风口12与集尘箱100连接,而集尘箱100的出气口与负压产生装置101连接。集尘箱100与清洁集成组件10之间连接有导管102,该导管102的一端伸入集尘箱100内并出口靠近集尘箱100内壁底面。这里的清洁集成组件10采用实施例1中的结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物体表面清洁集成组件,包括吸尘筒(1),该吸尘筒(1)具有侧向进入吸尘筒(1)内部的进风口(11)及侧向离开吸尘筒(1)的出风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筒(1)的底部开口形成吸尘端口,所述进风口(11)切向进入吸尘筒(1)并位于吸尘筒(1)的下端,所述进风口(11)上连接有进风流道(2),该进风流道(2)的口径自外向内逐步缩小,所述出风口(12)切向离开吸尘筒(1)并位于吸尘筒(1)的上端,所述进风流道(2)或所述吸尘筒(1)的下端设有供清洁液进入吸尘筒(1)内腔的送入端口(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物体表面清洁集成组件,包括吸尘筒(1),该吸尘筒(1)具有侧向进入吸尘筒(1)内部的进风口(11)及侧向离开吸尘筒(1)的出风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筒(1)的底部开口形成吸尘端口,所述进风口(11)切向进入吸尘筒(1)并位于吸尘筒(1)的下端,所述进风口(11)上连接有进风流道(2),该进风流道(2)的口径自外向内逐步缩小,所述出风口(12)切向离开吸尘筒(1)并位于吸尘筒(1)的上端,所述进风流道(2)或所述吸尘筒(1)的下端设有供清洁液进入吸尘筒(1)内腔的送入端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物体表面清洁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端口上密封地设有与待清洁物体表面接触的柔性材料(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物体表面清洁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4)为软胶或彼此密封连接的绒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物体表面清洁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弹性地设有能调节进风口(11)口径大小的挡板(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物体表面清洁集成组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斌何欢承王彦荣田生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