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46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涉及服装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服装本体,设置在服装本体外的风兜本体,风兜本体与服装本体围合形成风兜空腔,服装本体开设有若干与风兜空腔相互连通的第一透气网眼,风兜本体的下端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网眼,风兜本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下端设置有动力件,动力件的下端贯穿风兜本体,弹性件在动力件的拉动作用下能够挤压风兜空腔内的空气。以解决服装内微气候的闷热问题,起到对服装内部进行降温的作用,并且不需要使用电源,避免受电源的限制,提高穿着者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降温服装多以服装面料或者服装材料进行主动物理降温,少数以压缩机或小型风扇与服装结合的方式进行被动降温,这种被动降温的方式受限于电源的限制,为使用者带来不便。为此,亟待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以解决服装内微气候的闷热问题,起到对服装内部进行降温的作用,并且不需要使用电源,避免受电源的限制,提高穿着者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以解决服装内微气候的闷热问题,起到对服装内部进行降温的作用,并且不需要使用电源,避免受电源的限制,提高穿着者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包括服装本体,设置在服装本体外的风兜本体,风兜本体与服装本体围合形成风兜空腔,服装本体开设有若干与风兜空腔相互连通的第一透气网眼,服装内微气流可通过第一透气网眼进入风兜空腔,风兜本体的下端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网眼,风兜本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下端设置有动力件,动力件的下端贯穿风兜本体,弹性件在动力件的拉动作用下能够挤压风兜空腔内的空气。本专利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弹性件采用四面弹面料制成,弹性件的边缘与风兜本体的上端内壁相互连接。本专利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弹性件的上端的中间与风兜本体的上端的中间内壁之间连接有弹力织带,协助弹性件快速顺利回弹。本专利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动力件采用尼龙织带制成。本专利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动力件的下端连接有拉扣,风兜本体的下端贯穿开设有便于动力件通过的通孔,拉扣的外形尺寸大于通孔的孔径。本专利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服装本体还设置有与拉扣相互适配的挂袢。本专利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第二透气网眼处设置有夹层,夹层内设置有降温晶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的风兜本体为织布围合形成盒形,风兜本体可以设置在服装本体的正面或背面,服装本体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透气网眼,通过第一透气网眼将风兜本体内部的风兜空腔与服装本体的内部相互连通。在风兜本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网兜本体,使风兜空腔与外界空气相互连通。当风兜本体保持被动前的状态,此时人体活动的热量,即服装内的热湿空气,通过第一透气网眼进入风兜本体的风兜空腔内,当风兜空腔内积攒大量热空气时,可被动拉动动力件,动力件带动弹性件进行向下运动,将风兜空腔内的热空气排出;当动力件被松开时,弹性件通过自身的弹力牵引迅速回弹,将外界的冷空气经风兜空腔下部的第二透气网眼进入到风兜空腔内,再通过第一透气网眼进入服装内,起到被动降温的作用。不需要使用电源,避免受电源的限制。2、弹性件采用四面弹面料制成,动力件设置在弹性件的下端的中间,弹性件的边缘与风兜本体相互连接,通过拉动动力件,弹性件能够以向下凹陷的形式对风兜腔内的空气进行加压,并且弹性件的边缘始终保持与风兜本体的相互连接,即弹性件的边缘保持恢复弹性形变的力,当撤去动力件的拉力后,弹性件能够在弹性形变力的作用向上运动,恢复到最初的状态。进一步的,在弹性件的上端的中间与风兜本体上端的中间内壁之间设置有弹力织带,即弹力织带位于弹性件与风兜本体内部形成的夹层内,通过弹力织带起到辅助提高弹性件的回弹力,保证弹性件能够快速顺利回弹。3、风兜本体的面料可以同服装本体的面料一致,为保证风兜本体的负压效果需使用密闭性较好的面料。拉扣为D型拉扣,D型拉扣的设置可以防止被动降温状态回弹牵引力过大时,导致的动力件回缩进风兜本体内部;D型拉扣的设置还可以与裤装进行联动,动力件的底端的D型拉扣可以与裤装后腰挂袢连接,在人体直立原生状态时,动力件贴合人体,在弯腰动作时,由于人体后腰部位拉长,动力件受裤袢的牵引向下移动,带动风兜结构进行降温活动;当动力件的底端D型拉扣可以与裤装后腰挂袢连接时,为了保证运动状态时动力件不产生位移,在服装上衣背部处可设置定位袢带固定。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风兜式被动降温结构可以设计使用在人体大汗腺分布区域,或是人体聚热区域。提供两种参考设计方案。首先,在服装正面使用时,便于手部直接拉动动力件,可斜向放置,便于单侧单手拉动进行降温;受限于服装门襟结构,不建议胸前大面积使用单个降温风兜。在背部使用时可以与裤后腰挂袢结合,在后裤腰设置尼龙挂袢,挂袢两头设置刺面魔术贴和绒面魔术贴,当裤袢打开时可以将裤袢从尼龙织带孔洞中穿过,通过魔术贴贴合关闭,形成连接状态;单独使用时,可通过减缩短尼龙织带上的调节扣,调节尼龙织带的长度,便于手动操作拉动尼龙织带。4、第二透气网眼处设置有夹层,夹层不影响空气的正常流通,仅用于对降温晶体进行限位固定,通过降温晶体,起到对流经的空气进行辅助降温的作用,保证空气进入风兜本体内的温度较低。降温晶体需要提前泡水,晶体吸水后,具有相比于汗液、热空气以及外部空气较低的温度,降温晶体温度较低的原理是:蒸发降温晶体内的水带走热量达到自身冷却的目的。作为进一步优选的,降温结晶采用蓄冷剂,夹层设计为松紧袋口,方便取放降温晶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弹性件向下移动一定距离时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4为当风兜本体设置在服装本体的背面时的位置示意图;图5为当风兜本体设置在服装本体的正面时的位置示意图;附图中,1-服装本体,2-风兜本体,3-风兜空腔,4-第一透气网眼,5-第二透气网眼,6-弹性件,7-动力件,8-拉扣,9-通孔,10-弹力织带,11-挂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包括服装本体1,设置在服装本体1外的风兜本体2,风兜本体2与服装本体1围合形成风兜空腔3,服装本体1开设有若干与风兜空腔3相互连通的第一透气网眼4,风兜本体2的下端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网眼5,风兜本体2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弹性件6,弹性件6的下端设置有动力件7,动力件7的下端贯穿风兜本体2,弹性件6在动力件7的拉动作用下能够挤压风兜空腔3内的空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风兜本体2为织布围合形成盒形,风兜本体2可以设置在服装本体1的正面或背面,服装本体1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透气网眼4,通过第一透气网眼4将风兜本体2内部的风兜空腔3与服装本体1的内部相互连通。在风兜本体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网兜本体,使风兜空腔3与外界空气相互连通。当风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包括服装本体,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服装本体外的风兜本体,所述风兜本体与服装本体围合形成风兜空腔,所述服装本体开设有若干与风兜空腔相互连通的第一透气网眼,所述风兜本体的下端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网眼,所述风兜本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下端设置有动力件,所述动力件的下端贯穿风兜本体,所述弹性件在动力件的拉动作用下能够挤压风兜空腔内的空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包括服装本体,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服装本体外的风兜本体,所述风兜本体与服装本体围合形成风兜空腔,所述服装本体开设有若干与风兜空腔相互连通的第一透气网眼,所述风兜本体的下端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网眼,所述风兜本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下端设置有动力件,所述动力件的下端贯穿风兜本体,所述弹性件在动力件的拉动作用下能够挤压风兜空腔内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采用四面弹面料制成,所述弹性件的边缘与风兜本体的上端内壁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服装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