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兰专利>正文

雾化器、电池杆及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9455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6
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器、电池杆及雾化装置。上述的雾化器用于可拆卸连接于电池杆,雾化器包括油杯主体、分隔板、第一雾化加热件、第二雾化加热件以及底座组件,油杯主体形成有烟油腔;分隔板位于烟油腔内并与油杯主体连接,以将烟油腔分隔为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第一雾化加热件穿设于第一分腔内,且第一雾化加热件形成有与第一分腔连通的第一雾化通道;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内可以分别存放不同类型的烟油,使第一雾化加热件和第二雾化加热件分别输出的口味也不同,通过拆卸并调节雾化器与电池杆的相对连接位置,使第一单进气孔通气与第二单进气孔通气的两种通气状态之间的切换,如此实现不同口味的输出,提高了雾化装置的使用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器、电池杆及雾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电池杆及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雾化装置在使用时仅能实现一种口味的输出,当需更换新的口味时,只能更换具有不同烟油的雾化器,如此需要携带至少两个雾化器,使雾化装置的使用方便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性较好的雾化器、电池杆及雾化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雾化器,用于可拆卸连接于电池杆,所述雾化器包括:油杯主体,形成有烟油腔;分隔板,位于所述烟油腔内并与所述油杯主体连接,以将所述烟油腔分隔为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第一雾化加热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分腔内,且所述第一雾化加热件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分腔连通的第一雾化通道;第二雾化加热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分腔内,且所述第二雾化加热件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分腔连通的第二雾化通道;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与所述油杯主体连接,且所述底座组件还与所述分隔板抵接,所述底座组件开设有第一单进气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可拆卸连接于电池杆,所述雾化器包括:/n油杯主体,形成有烟油腔;/n分隔板,位于所述烟油腔内并与所述油杯主体连接,以将所述烟油腔分隔为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n第一雾化加热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分腔内,且所述第一雾化加热件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分腔连通的第一雾化通道;/n第二雾化加热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分腔内,且所述第二雾化加热件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分腔连通的第二雾化通道;/n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与所述油杯主体连接,且所述底座组件还与所述分隔板抵接,所述底座组件开设有第一单进气孔和第二单进气孔,所述第一单进气孔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单进气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单进气孔与所述第一雾化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可拆卸连接于电池杆,所述雾化器包括:
油杯主体,形成有烟油腔;
分隔板,位于所述烟油腔内并与所述油杯主体连接,以将所述烟油腔分隔为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
第一雾化加热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分腔内,且所述第一雾化加热件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分腔连通的第一雾化通道;
第二雾化加热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分腔内,且所述第二雾化加热件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分腔连通的第二雾化通道;
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与所述油杯主体连接,且所述底座组件还与所述分隔板抵接,所述底座组件开设有第一单进气孔和第二单进气孔,所述第一单进气孔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单进气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单进气孔与所述第一雾化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单进气孔与所述第二雾化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单进气孔和所述第二单进气孔均用于适配于所述电池杆的咪头气孔的周缘凸起部;所述底座组件设有第一负电极、第二负电极、第一导电避位区和第二导电避位区,所述第一负电极与所述第二雾化加热件电连接,所述第二负电极与所述第一雾化加热件电连接;所述底座组件用于与所述电池杆的共用导电触头抵触;
当所述第一负电极与所述电池杆的第一导电触头抵触,且所述第一导电避位区与所述电池杆的第二导电触头抵触时,所述第一单进气孔与所述咪头气孔连通使所述第一单进气孔与所述周缘凸起部紧配合,所述第二单进气孔通气;
当所述第二负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触头抵触,且所述第二导电避位区与所述第一导电触头抵触时,所述第二单进气孔与所述咪头气孔连通使所述第二单进气孔与所述周缘凸起部紧配合,所述第一单进气孔通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还开设有共用进气槽,所述周缘凸起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共用进气槽的直径;
当所述第二负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触头抵触,且所述第一负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触头抵触时,所述周缘凸起部位于所述共用进气槽内,所述第一单进气孔和所述第二单进气孔均通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导电避位区与所述第二导电触头抵触,且所述第一导电避位区与所述第一导电触头抵触时,所述第一单进气孔和所述第二单进气孔均不连通于所述咪头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主体还形成有与所述烟油腔相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底座组件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油杯主体连接,所述底座组件通过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分隔板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油杯底座和油杯盖;所述油杯底座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油杯主体连接,所述油杯底座与所述隔板抵接;所述油杯盖盖设于所述油杯主体,所述油杯底座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兰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