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花盆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938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花盆供水装置,用于为所种植的植物供水,解决了现有的智能花盆结构复杂,不便搬运、对应场所要求高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一种智能花盆供水装置,包括贮水盒,贮水盒的壁体上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水口,贮水盒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水泵通过导管与贮水盒内部相通,其特征在于,贮水盒与壳体的底部可拆卸式联接,在贮水盒朝向壳体的端面上设有若干联接结构,水泵通过联接结构而联接固定在贮水盒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花盆供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实现花卉养殖的花盆,特别是涉及智能花盆中的用于向所种植植物供水的装置。
技术介绍
居家或办公场所通常均需要利用绿色植物来进行装点,现有的绿色植物均需要种植到花盆里,种植到普通的花盆里的绿色植物还需要人工进行养护,使用时环境的整洁性也相对较差。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追求高效便捷的生活用品,因此,智能型的花盆也应运而生。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7258524A)公开了一种智能花盆,其包括花盆本体和底座;花盆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组件及设置在第一壳体组件内的定植盒、喷水装置、电池;底座上设置有能够放置花盆本体的承接部;喷水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水泵、管路和喷头,定植盒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开口,喷头的喷水方向朝向开口,第一壳体组件的底部封闭,用于形成水箱并储存从定植盒溢出的水。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花盆,能够自主给植物浇水,提升了用户体验,且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而且,与无土栽培相比,成本、占地尺寸、操作难度都大为减少。这种智能花盆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其上所设置的供水装置也占用了过多的空间,整体的结构不紧凑,对所应用的场所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花盆供水装置,该供水装置的设置不会给智能花盘带来体积上的增大,智能花盆整体的结构紧凑性好,能够随意摆放。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花盆供水装置,包括贮水盒,贮水盒的壁体上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水口,贮水盒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水泵通过导管与贮水盒内部相通,其特征在于,贮水盒与壳体的底部可拆卸式联接,在贮水盒朝向壳体的端面上设有若干联接结构,水泵通过联接结构而联接固定在贮水盒上。本供水装置设置在智能花盆上,用于为花盆上定植腔内所种植的植物供水。在使用时,需要先在外界自进水口处往贮水盒内注入水,以使水预先存贮在贮水盒内。水泵通过导管与花盆上的定植腔相通,在定植腔内缺水时,水泵把贮水盒中的水泵送到定植腔内。进一步地,在壳体的底部处设有板状的联接体,与联接体数目一致的联接螺栓贯穿贮水盒,一根联接螺栓与一块联接体螺纹联接。通过设置联接体与联接螺栓联接,而实现贮水盒与壳体之间的联接固定,结构简单,方便贮水盒与壳体之间的拆卸和联接固定。进一步地,贮水盒包括盒体和底板,盒体的闭口端朝向联接体,底板扣接在盒体的开口端,联接螺栓贯穿底板和盒体的闭口端。这便于在贮水盒的外端面上设置联接结构,水汽不易自贮水盒内进入到联接结构处,有利于壳体内所设功能部件的稳定工作。进一步地,在底板朝向盒体的表面上,于联接螺栓位置处而一体成型有中空的联接柱,联接柱向着盒体的封闭端伸出,一根联接螺栓穿接在一根联接柱内。联接柱可以为穿接在其内的联接螺栓提供保护,贮水盒内的水不易对联接螺栓造成侵蚀。进一步地,在底板的外表面上于联接螺栓位置处设有沉头孔,联接螺栓的外端没于沉头孔内,沉头孔内塞入塞子。这使得花盆的整体性好,便于花盆稳定地放置到相应的平台上。进一步地,底板的外缘处设有倒角面,倒角面沿底板的整个外缘延伸,在倒角面上均布有若干盲孔。这些盲孔起到对花盆的装饰作用,使得花盆整体美观。进一步地,水位感应器设置在贮水盒朝向壳体的端面上,感应器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金属导电棒,金属导棒插入到贮水盒内。感应器与控制器相联接,两根金属导电棒之间的电容减小到相应的值后,控制器会启动报警装置,而提醒用户需要往贮水盒内补水。这种水位感应器的结构简单,不易损坏。进一步地,在贮水盒的该端面上一体成型有两根联接头,水位感应器位于两根联接头之间,在两根联接头之间设有电池,用于压接电池的压片的两端分别与两根联接头相联接。通过一体成型有两根联接头,并通过压片的设置能够对电池进行压接,水位感应器设置在电池的背侧,电池使得水位感应器在贮水盒上的稳定性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贮水盒的设置可以存贮一定量的水,从而便于水泵实现对定植腔内自动供水,使得花盆的自动化程度高。贮水盒与壳体之间可拆卸式联接,且可在贮水盒的内端部设置有联接结构,可以把一些功能部件设置在联接结构上,花盆的结构紧凑,便于搬运,对应用场所的要求低,能够很好地应用在各种场所内,起到对应用场所的装饰效果,适用范围广。本供水装置设置在花盆的内部,在实现供水时,水不易外洒,花盆在使用时的整洁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智能花盆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贮水盒一个方向上的立体图。图3是贮水盒另一个方向上的立体图。图4是去除盒体后的智能花盆的立体图。图5是底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说明书附图,见图1,本供水装置应用在智能花盆上,智能花盆的结构包括直筒型的壳体2,在壳体2的顶端处设有定植盒1,壳体2的底端处设置有贮水盒3。定植盒1内形成有定植腔,以供植物的种植。壳体2的底端支撑在贮水盒3上,在壳体2内于定植盒1和贮水盒3之间形成有安装腔,在该安装腔内可以安装水泵4、控制器和水位感应器等,用以根据植物的实际生长条件并结合植物的实际生长需要,而可对花盆内所种植的植物进行自动化式的管理。壳体2的横截面近似呈三角形,具有三个相同的侧面,相邻两侧面之间为平滑的凸弧面过渡。贮水盒3与壳体2两者的形状相类似,而使得智能花盆整体结构紧凑。图中显示,底板34底侧的外缘处设有倒角面,倒角面沿底板34的整个外缘延伸,在倒角面上均布有若干盲孔35,而起到对智能花盆整体的装饰作用。本智能花盆供水装置的结构包括贮水盒3,贮水盒3的壁体上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水口31,为直观地了解贮水盒3内的水位,在贮水盒3的壁体上还设置有长条形透明的观察窗32。本供水装置还包括水泵4,水泵4通过两根导管分别与贮水盒3和定植盒1的内部相通。贮水盒3与壳体2的底部可通过卡接的方式或联接螺栓相联接的方式而实现可拆卸式联接。贮水盒3的结构包括盒体33和底板34,盒体33的闭口端朝向联接体12,底板34扣接在盒体33的开口端,底板34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而联接固定在盒体33的开口端,盒体33与底板34两者之间液密封。在壳体2的底端内一体成型有三块板状的联接体12,三根联接螺栓贯穿底板34和盒体33的闭口端,一根联接螺栓与一块联接体12螺纹联接在一起,而实现贮水盒3与壳体2之间可拆卸式联接固定。结合图4、5,在底板34朝向盒体33的表面上,于联接螺栓位置处而一体成型有三根中空的联接柱11,联接柱11向着盒体33的封闭端伸出,一根联接螺栓穿接在一根联接柱11内。在通常情况下,在联接柱11与盒体33闭口端内表面之间还需要设置密封圈。在底板34的外表面上于联接螺栓位置处设有沉头孔,联接螺栓的外端没于沉头孔内,沉头孔内塞入塞子。在盒体33朝向壳体2的端面上设有若干联接结构,这些联接结构包括安装架6和环箍5,水泵4通过环箍5而被压接固定在盒体33上,安装架6呈立式设置在盒体33的该端面上,安装架6用于安装固定芯片。芯片通过电路与相应的功能部件电连接,从而可实现控制器的功能。所述的联接结构还包括一体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花盆供水装置,包括贮水盒,贮水盒的壁体上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水口,贮水盒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水泵通过导管与贮水盒内部相通,其特征在于,贮水盒与壳体的底部可拆卸式联接,在贮水盒朝向壳体的端面上设有若干联接结构,水泵通过联接结构而联接固定在贮水盒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花盆供水装置,包括贮水盒,贮水盒的壁体上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水口,贮水盒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水泵通过导管与贮水盒内部相通,其特征在于,贮水盒与壳体的底部可拆卸式联接,在贮水盒朝向壳体的端面上设有若干联接结构,水泵通过联接结构而联接固定在贮水盒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花盆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底部处设有板状的联接体,与联接体数目一致的联接螺栓贯穿贮水盒,一根联接螺栓与一块联接体螺纹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花盆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贮水盒包括盒体和底板,盒体的闭口端朝向联接体,底板扣接在盒体的开口端,联接螺栓贯穿底板和盒体的闭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花盆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朝向盒体的表面上,于联接螺栓位置处而一体成型有中空的联接柱,联接柱向着盒体的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智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