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播种深度的燕麦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294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播种深度的燕麦播种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动力装置、播种装置和限位装置,所述车体底部的左侧活动设置有主动轮,所述播种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种箱,所述播种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出种管、连接管和播种管,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左侧设置有翻土板,所述连接板上部对称设置有电动液压推杆,所述车体底部的右侧活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车体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置有PLC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动液压推杆,自动控制播种深度,提高种子发芽率,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播种深度的燕麦播种机
本技术涉及播种机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播种深度的燕麦播种机。
技术介绍
播种机是一种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它能够辅助农民进行播种作业,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播种效率。目前所使用的燕麦播种机功能单一,播种深度起伏较大,且需要手动调节播种深度,不能够及时察觉播种深度的变化,导致种子播下去的深度不同,严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播种深度的燕麦播种机,解决燕麦播种机的播种深度不能根据地形实时调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可调节播种深度的燕麦播种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动力装置、播种装置和限位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播种装置通过第一传动皮带传动,所述车体底部的左侧活动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动力装置通过第二传动皮带传动,所述车体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播种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种箱,所述播种装置的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出种管、连接管和播种管,所述出种管穿过所述车体上的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播种深度的燕麦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动力装置(2)、播种装置(3)和限位装置(15),所述动力装置(2)和所述播种装置(3)通过第一传动皮带(4)传动,所述车体(1)底部的左侧活动设置有主动轮(6),所述主动轮(6)和所述动力装置(2)通过第二传动皮带(5)传动,所述车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板(13),所述播种装置(3)的顶部设置有种箱(7),所述播种装置(3)的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出种管(9)、连接管(10)和播种管(8),所述出种管(9)穿过所述车体(1)上的通孔与所述连接管(10)接通,所述连接管(10)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播种深度的燕麦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动力装置(2)、播种装置(3)和限位装置(15),所述动力装置(2)和所述播种装置(3)通过第一传动皮带(4)传动,所述车体(1)底部的左侧活动设置有主动轮(6),所述主动轮(6)和所述动力装置(2)通过第二传动皮带(5)传动,所述车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板(13),所述播种装置(3)的顶部设置有种箱(7),所述播种装置(3)的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出种管(9)、连接管(10)和播种管(8),所述出种管(9)穿过所述车体(1)上的通孔与所述连接管(10)接通,所述连接管(10)的下端与所述播种管(8)接通,所述播种管(8)穿过所述连接板(13)中间的通孔后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13)的下方,所述播种管(8)的左侧设置有翻土板(12),所述连接板(13)的上部对称设置有电动液压推杆(14),所述车体(1)底部的右侧活动设置有从动轮(11),所述车体(1)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的顶端设置有扶手(26),所述扶手(26)上设置有PLC控制器(27),所述动力装置(2)和所述电动液压推杆(14)均与所述PLC控制器(27)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播种深度的燕麦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装置(3)包括壳体(301),所述壳体(301)的内腔活动设置有播种盘(302),所述播种盘(302)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种子通道(304),所述播种盘(30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303),所述播种盘(302)的中心设置有转轴,所述播种盘(302)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动力装置(2)通过第一传动皮带(4)与所述转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宇刘青松徐玉鹏岳明强刘震孙世军刘洪波齐静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