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端盖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25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备端盖和采用该设备端盖的电子设备,该设备端盖包括端盖部和提手部。其中,端盖部为平面状,覆盖于设备箱体的端部,提手部由端盖部向设备箱体的外侧延伸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提手部与设备端盖进行一体化设计,当设备端盖安装于设备箱体时,提手部恰好位于设备箱体的端部,并且提手部与设备端盖处于同一个平面内,进而设备提手不会占用电子设备位于设备端盖外侧的多于空间,另外提手部与设备端盖的一体化结构,可确保提手部与设备端盖之间的连接强度,能够确保搬运电子设备时的强度要求。在外挂电源装置时,提手部的高度低于电源装置的高度,进而在包含外挂电源装置时,提手部的高度不会导致电子设备外围尺寸的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备端盖和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装置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设备端盖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以及电子设备不断的更新换代,电子设备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运算密度越来越高。用于支持高密度计算的芯片数量也就越多,根据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至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随着元器件数目的增加,用于安装运算部件的结构件和散热部件也会成倍增加,电子设备的重量也就随之越来越重。目前,大部分的电子设备没有设置用于搬运的提手结构,因此操作人员为了方便,常常会选择提拉电子设备外置的部件,如控制板外壳、风扇等,由于这些部件在设计时没有考虑搬运强度,因此长期如此操作会导致其固定结构损坏,严重时会造成电子设备在搬运过程中跌落,导致电子设备摔坏的情况。因此,如何便于电子设备的搬运并确保相应的强度,避免电子设备损坏,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设备端盖和电子设备,以辅助电子设备的搬运,并且不增加额外占用空间并保证电子设备的强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设备端盖,所述设备端盖安装于设备箱体的端部,所述设备端盖包括:端盖部,所述端盖部为平面状,覆盖于所述设备箱体的端部;和提手部,所述提手部由所述端盖部向所述设备箱体的外侧延伸而成。进一步,所述端盖部包括:盖板部,所述盖板部为平面;折弯边,所述折弯边位于所述盖板部朝向所述设备箱体的一面,并且所述折弯边由所述盖板部的边缘向所述盖板部的内侧折弯并叠设于所述盖板部;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为至少一个,开设于所述折弯边和所述盖板部相叠处,并且所述第一通孔与设置于所述设备箱体的端部的第二螺纹孔相匹配,进而所述设备端盖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螺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第一螺钉安装于所述设备箱体。进一步,所述设备端盖还包括: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由所述折弯边在所述设备箱体内侧沿所述设备箱体内表面方向延伸而成;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为至少一个,开设于所述第一凸缘,并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设置于所述设备箱体的第二通孔相匹配,进而所述设备端盖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并螺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第二螺钉安装于所述设备箱体。进一步,所述提手部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由所述盖板部延伸而成,并且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盖板部处于同一个平面中;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位于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设备箱体的一面,并且所述折弯部由所述延伸部的边缘向所述盖板部方向折弯并叠设于所述延伸部;手把孔,所述手把孔开设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折弯部的堆叠区域。进一步,所述提手部还包括:手把孔折弯边,所述手把孔折弯边位于所述手把孔远离所述端盖部的一边,并且所述手把孔折弯边由所述延伸部从所述手把孔的边缘位置处向远离所述端盖部的方向延伸而成。进一步,所述设备端盖还包括: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由所述折弯部延伸至所述设备箱体内侧的部分沿所述设备箱体内表面方向延伸而成;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为至少一个,开设于所述第二凸缘,并且,所述第三螺纹孔与设置于所述设备箱体的第三通孔相匹配,进而所述设备端盖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并螺接于所述第三螺纹孔的第三螺钉安装于所述设备箱体。进一步,所述延伸部和折弯部之间由铆钉铆接。进一步,所述设备端盖还包括: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开设于所述盖板部;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固定于所述盖板部,进而风扇可通过所述螺纹柱安装于所述设备端盖。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箱体;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安装于所述设备箱体中;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设备端盖,所述设备端盖安装于所述设备箱体的端部。进一步,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挂接于所述设备箱体的外侧,并且,所述电源装置和所述提手部位于所述设备箱体的同一侧,所述提手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电源装置。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设备端盖和电子设备中,将提手部与设备端盖进行一体化设计,当设备端盖安装于设备箱体时,提手部恰好位于设备箱体的端部,并且提手部与设备端盖处于同一个平面内,进而设备提手不会占用电子设备位于设备端盖外侧的多于空间。本技术中,提手部与设备端盖的一体化结构,可确保提手部与设备端盖之间的连接强度,可确保满足搬运电子设备时的强度要求。在外挂电源装置时,提手部的高度低于电源装置的高度,进而在包含外挂电源装置时,提手部的高度不会导致电子设备外围尺寸的增加,因此不会导致包装、运输、安装等尺寸的改变。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设备端盖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中区域A的结构放大图;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设备端盖和设备箱体的安装结构分解视图;图2B为图2A中区域B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设备端盖与风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子设备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名称如下:1、设备端盖11、端盖部111、盖板部112、折弯边113、第一通孔114、第一凸缘115、第一螺纹孔12、提手部121、延伸部122、折弯部123、手把孔124、手把孔折弯边125、第二凸缘126、第三螺纹孔127、铆钉13、通风孔14、螺纹柱2、设备箱体21、第二螺纹孔22、第二通孔23、第三通孔3、风扇41、第一螺钉42、第二螺钉43、第三螺钉5、电源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设备端盖安装于设备箱体的端部,图1A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设备端盖1的结构,图2A示出了设备端盖1与设备箱体2之间的连接结构,如图1并结合图2所示包括端盖部11和提手部12。其中,端盖部11为平面状,覆盖于设备箱体2的端部。提手部2由端盖部1向设备箱体2的外侧延伸而成。继续参见图1A并结合图2A、图2B所示,端盖部11包括盖板部111、折弯边112和第一通孔113。其中,盖板部111为平面。折弯边112位于盖板部111朝向设备箱体2的一面,并且折弯边112由盖板部111的边缘向盖板部111的内侧折弯并叠设于盖板部111。第一通孔113为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13开设于折弯边112和盖板部111相叠处,并且,如图2B所示,第一通孔113与设置于设备箱体2的端部的第二螺纹孔21相匹配,进而设备端盖1通过穿设于第一通孔113并螺接于第二螺纹孔21的第一螺钉41安装于设备箱体2,如图2A、图2B所示。继续参见图1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备端盖,所述设备端盖安装于设备箱体的端部,其特征在于,包括:/n端盖部,所述端盖部为平面状,覆盖于所述设备箱体的端部;和/n提手部,所述提手部由所述端盖部向所述设备箱体的外侧延伸而成;其中,/n当所述设备端盖安装于一设备箱体的端部,并在一电源装置挂接于所述设备箱体的外侧并与所述提手部位于所述设备箱体的同一侧时,所述提手部的高度不高于所述电源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端盖,所述设备端盖安装于设备箱体的端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盖部,所述端盖部为平面状,覆盖于所述设备箱体的端部;和
提手部,所述提手部由所述端盖部向所述设备箱体的外侧延伸而成;其中,
当所述设备端盖安装于一设备箱体的端部,并在一电源装置挂接于所述设备箱体的外侧并与所述提手部位于所述设备箱体的同一侧时,所述提手部的高度不高于所述电源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部包括:
盖板部,所述盖板部为平面;
折弯边,所述折弯边位于所述盖板部朝向所述设备箱体的一面,并且所述折弯边由所述盖板部的边缘向所述盖板部的内侧折弯并叠设于所述盖板部;
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为至少一个,开设于所述折弯边和所述盖板部相叠处,并且所述第一通孔与设置于所述设备箱体的端部的第二螺纹孔相匹配,进而所述设备端盖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螺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第一螺钉安装于所述设备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端盖还包括:
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由所述折弯边在所述设备箱体内侧沿所述设备箱体内表面方向延伸而成;
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为至少一个,开设于所述第一凸缘,并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设置于所述设备箱体的第二通孔相匹配,进而所述设备端盖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并螺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第二螺钉安装于所述设备箱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部包括:
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由所述盖板部延伸而成,并且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盖板部处于同一个平面中;
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位于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设备箱体的一面,并且所述折弯部由所述延伸部的边缘向所述盖板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方宇巫跃凤陈前郭海丰杨作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比特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