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的微波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919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的微波通信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部底端中心处设置有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锥齿轮内部通孔处,所述第三转动杆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外侧均啮合连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板底端左右两侧,所述通信装置本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太阳能电板,所述太阳能电板通过传输线连接有蓄电池且蓄电池设置在机箱内部底端左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交流电机带动传动齿轮的转动并在齿条板的作用下实现支撑板的上升或下降从而便于整体装置的收纳,通过太阳能电板为蓄电池充电并通过蓄电池为交流电机供电从而实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符合当代环保理念,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的微波通信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信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的微波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微波通信是使用波长在0.1毫米至1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进行的通信,该波长段电磁波所对应的频率范围是300MHz至3000GHz,与同轴电缆通信、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等现代通信网传输方式不同的是,微波通信是直接使用微波作为介质进行的通信,不需要固体介质,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送,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的特点,因此是国家通信网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也普遍适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在现阶段存在的微波通信装置中,基本上都是采用固定式露天安装,存在不便于收纳、储存与运输的问题,其次在对信号频段进行调节时无法调整其高度,从而影响信号传递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干扰的微波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的微波通信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部底端中心处设置有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干扰的微波通信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部底端中心处设置有交流电机(2),所述交流电机(2)驱动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锥齿轮(3)内部通孔处,所述第一锥齿轮(3)左侧顶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所述第二锥齿轮(4)内部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所述第一转动杆(5)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三锥齿轮(6)内部通孔处,所述第三锥齿轮(6)右侧顶端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7),所述第四锥齿轮(7)内部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8),所述第二转动杆(8)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9),所述第五锥齿轮(9)外侧后端均啮合连接有第六锥齿轮(10),所述第六锥齿轮(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的微波通信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部底端中心处设置有交流电机(2),所述交流电机(2)驱动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锥齿轮(3)内部通孔处,所述第一锥齿轮(3)左侧顶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所述第二锥齿轮(4)内部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所述第一转动杆(5)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三锥齿轮(6)内部通孔处,所述第三锥齿轮(6)右侧顶端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7),所述第四锥齿轮(7)内部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8),所述第二转动杆(8)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9),所述第五锥齿轮(9)外侧后端均啮合连接有第六锥齿轮(10),所述第六锥齿轮(10)内部通孔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杆(11),所述第三转动杆(1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传动齿轮(12),所述传动齿轮(12)外侧均啮合连接有齿条板(13),所述齿条板(13)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4)底端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14)顶端中心处设置有通信装置本体(15),所述通信装置本体(15)右侧顶端输出端设置有射频放大器(24),所述通信装置本体(15)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太阳能电板(16),所述太阳能电板(16)底端中心处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7)一端,所述连接杆(17)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4)顶端,所述太阳能电板(16)通过传输线连接有蓄电池(18)且蓄电池(18)设置在机箱(1)内部底端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海伟郭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柏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