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开关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18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稳固开关电源,包括开关电源本体和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固定壳,固定壳与壳体连接;开关电源本体置于固定壳内;固定壳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底板呈方状结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竖直置于两端边缘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与底板连接;第一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盖板,第一盖板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的上端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底板的上方;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第二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盖板,第二盖板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盖板的上端。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提升稳固性,还能保障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固开关电源
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源
,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稳固开关电源。
技术介绍
开关电源式广泛应用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中的电源设备。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320602129.0的一种开关电源外盒及开关电源;其包括所述外盒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若干散热槽;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未对开关电源内的元器件进行有效稳固,开关电源在移动或户外应用时,容易出现故障。所以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既能提升稳固性,还能保障散热性能的稳固开关电源。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稳固开关电源,包括开关电源本体和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本体置于所述固定壳内,并与所述固定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底板呈方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竖直置于所述底板长度较长的两端边缘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下端部均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部保持间隙;所述底板的中部上方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盖板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侧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盖板的上端,并贴近所述第一盖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盖板与第二支撑板的上端部保持间隙;限位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存在间隙;使固定壳既能对开关电源本体进行稳固,还能保障开关电源本体的散热性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部与所述底板保持间隙,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限位槽。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开关电源本体上高度较低的元器件限位在限位槽内,能使开关电源本体的元器件更加稳固。进一步,所述底板的边缘处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底板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板通过连接件穿过连接孔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提升固定壳与壳体连接的稳固性。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的一边角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的一边角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延伸靠近所述底板的另一边角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定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既能对开关电源本体进行稳固,还能保障开关电源本体的散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稳固开关电源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稳固开关电源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稳固开关电源的结构拆分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开关电源本体;2、壳体;3、固定壳,3.1、底板,3.2、第一支撑板,3.3、第二支撑板,3.4、第一盖板,3.5、限位板,3.6、第二盖板;3.1.1、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稳固开关电源,包括开关电源本体1和壳体2;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固定壳3,所述固定壳3与所述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本体1置于所述固定壳3内,并与所述固定壳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3包括底板3.1、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所述底板3.1呈方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分别竖直置于所述底板3.1长度较长的两端边缘处,所述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的下端部均与所述底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3.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盖板3.4,所述第一盖板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2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3.1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上端部保持间隙;所述底板3.1的中部上方设置有限位板3.5,所述限位板3.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盖板3.4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3.5的侧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盖板3.6,所述第二盖板3.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盖板3.4的上端,并贴近所述第一盖板3.4。利用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对开关电源本体1两侧进行限位固定;利用第一盖板3.4和第二盖板3.6对开关电源本体1的上端部进行固定;还利用限位板3.5对开关电源本体1上高度较低的元器件进行固定限位固定;第一盖板3.4与第二支撑板3.3的上端部保持间隙;限位板3.5与第二支撑板3.3之间存在间隙;使固定壳3既能对开关电源本体1进行稳固,还能保障开关电源本体1的散热性能。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3.5的下端部与所述底板3.1保持间隙,所述限位板3.5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限位槽。开关电源本体1上高度较低的元器件限位在限位槽内,能使开关电源本体1的元器件更加稳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底板3.1的边缘处设置有连接孔3.1.1,所述底板3.1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连接孔3.1.1与所述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板3.1通过连接件穿过连接孔3.1.1与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提升固定壳3与壳体2连接的稳固性。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3.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3.1的一边角处,所述第一支撑板3.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3.1的中部;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3.1的一边角处,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另一端延伸靠近所述底板3.1的另一边角处。通过设定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的长度,既能对开关电源本体1进行稳固,还能保障开关电源本体1的散热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稳固开关电源,包括开关电源本体(1)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固定壳(3),所述固定壳(3)与所述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本体(1)置于所述固定壳(3)内,并与所述固定壳(3)固定连接;/n所述固定壳(3)包括底板(3.1)、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所述底板(3.1)呈方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分别竖直置于所述底板(3.1)长度较长的两端边缘处,所述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的下端部均与所述底板(3.1)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支撑板(3.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盖板(3.4),所述第一盖板(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2)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3.1)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上端部保持间隙;所述底板(3.1)的中部上方设置有限位板(3.5),所述限位板(3.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盖板(3.4)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3.5)的侧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2)固定连接;/n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盖板(3.6),所述第二盖板(3.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盖板(3.4)的上端,并贴近所述第一盖板(3.4)。/n...

【技术特征摘要】
1.稳固开关电源,包括开关电源本体(1)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固定壳(3),所述固定壳(3)与所述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本体(1)置于所述固定壳(3)内,并与所述固定壳(3)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壳(3)包括底板(3.1)、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所述底板(3.1)呈方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分别竖直置于所述底板(3.1)长度较长的两端边缘处,所述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的下端部均与所述底板(3.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3.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盖板(3.4),所述第一盖板(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2)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3.1)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上端部保持间隙;所述底板(3.1)的中部上方设置有限位板(3.5),所述限位板(3.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盖板(3.4)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3.5)的侧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2)固定连接;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谷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