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基于电磁感应的汽车振动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918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基于电磁感应的汽车振动发电装置,由硅钢壳、线圈、钕铁硼永磁体、定位轴、硅钢轴、弹簧、硅钢壳底部支脚、导线、电容、整流桥构成,所述硅钢壳为内有容置空间的空壳体;所述硅钢壳的顶面和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穿孔;所述硅钢壳的上下穿孔中穿设有固定轴;所述硅钢壳的内置空间中通过固定轴和定位轴的配合悬空固定有所述硅钢轴。该新型由低频率振动的机械能转化的电能,所转化的电流电压很小只能供给部门车内用电设备,为此我们增加了线圈和永磁体的数量并采用磁性较强的钕铁硼永磁铁,达到车内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基于电磁感应的汽车振动发电装置
本技术属于共享汽车、私家车的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基于电磁感应的汽车振动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成为被人们广泛的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我们的周边也逐渐的出现共享汽车的趋势。我们平时开车需要对手机充电,或者仪表盘上的转向指向灯等基本的电能消耗,会消耗一定的电能,而车辆的电又来自于汽车通过发动机烧油产生的电能,而我们的装置就能在汽车行驶的路途中,会遇到减速带之类的路障产生振动,除此之外汽车在平直的路上也会出现颠簸。我们的装置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通过车辆产生的振动,使得我们装置的硅钢轴带动着永磁铁发生相应的上下振动,使得永磁铁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然后通过产生的电能收集到蓄电池,完成汽车上部分基本的用电的需求。综上所述,所以我设计了一种新型基于电磁感应的汽车振动发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基于电磁感应的汽车振动发电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基于电磁感应的汽车振动发电装置,由硅钢壳、线圈、钕铁硼永磁体、定位轴、硅钢轴、弹簧、硅钢壳底部支脚、导线、电容、整流桥构成,所述硅钢壳为内有容置空间的空壳体;所述硅钢壳的顶面和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穿孔;所述硅钢壳的上下穿孔中穿设有固定轴;所述硅钢壳的内置空间中通过固定轴和定位轴的配合悬空固定有所述硅钢轴;所述硅钢轴的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所述定位轴的定位孔,从而所述定位轴与其固定轴形成垂直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处于硅钢壳内部部位套装有弹簧;且所述弹簧被夹在所述硅钢壳和硅钢轴之间,并且所述弹簧具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硅钢轴的两端,从而使其硅钢轴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弹性结构;所述硅钢轴上安装有8个钕铁硼永磁体,且所述钕铁硼永磁体对称设置于所述硅钢轴的两侧上,并一侧上设置有四个,并且相互之间等距排列;所述硅钢壳的两侧壁上安装有线圈;所述线圈总共有8个,分别一一对应着所述钕铁硼永磁体;所述硅钢壳的顶部连接有硅钢壳底部支脚;所述硅钢壳上开设有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定位轴在硅钢壳上定位孔的约束下,使硅钢轴在垂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所述线圈由导线连接通过硅钢壳底部通孔,连接电容和整流桥,再接入电流收集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硅钢轴两端装有弹簧,与硅钢壳上下轴孔约束下形成振动构件;所述定位轴垂直固定在硅钢轴中心表面上,与硅钢轴连接一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硅钢壳底部支脚固定在汽车后备箱。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定程度的节约燃油,为人们节约了经济,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能源的消耗,该装置也能扩展其他靠低频率振动形式中发电,如电动汽车,波浪发电装置等;该新型由低频率振动的机械能转化的电能,所转化的电流电压很小只能供给部门车内用电设备,为此我们增加了线圈和永磁体的数量并采用磁性较强的钕铁硼永磁铁,达到车内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硅钢壳示意图;图3为硅钢轴及定位轴示意图;图4为硅钢壳上定位孔以及硅钢壳底部轴孔示意图;图5为硅钢壳底部支角及硅刚壳底部通孔示意图。图中:1、硅钢壳;2、线圈;3、钕铁硼永磁体;4、定位轴;5、硅钢轴;6、弹簧;7、硅钢壳底部支脚;8、固定轴;9、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基于电磁感应的汽车振动发电装置,由硅钢壳(1)、线圈(2)、钕铁硼永磁体(3)、定位轴(4)、硅钢轴(5)、弹簧(6)、硅钢壳底部支脚(7)、导线、电容、整流桥构成,所述硅钢壳(1)为内有容置空间的空壳体;所述硅钢壳(1)的顶面和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穿孔;所述硅钢壳(1)的上下穿孔中穿设有固定轴(8);所述硅钢壳(1)的内置空间中通过固定轴(8)和定位轴(4)的配合悬空固定有所述硅钢轴(5);所述硅钢轴(5)的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所述定位轴(4)的定位孔,从而所述定位轴(4)与其固定轴(8)形成垂直连接;所述固定轴(8)的处于硅钢壳(1)内部部位套装有弹簧(6);且所述弹簧(6)被夹在所述硅钢壳(1)和硅钢轴(5)之间,并且所述弹簧(6)具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硅钢轴(5)的两端,从而使其硅钢轴(5)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弹性结构;所述硅钢轴(5)上安装有8个钕铁硼永磁体(3),且所述钕铁硼永磁体(3)对称设置于所述硅钢轴(5)的两侧上,并一侧上设置有四个,并且相互之间等距排列;所述硅钢壳(1)的两侧壁上安装有线圈(2);所述线圈(2)总共有8个,分别一一对应着所述钕铁硼永磁体(3);所述硅钢壳(1)的顶部连接有硅钢壳底部支脚(7);所述硅钢壳(1)上开设有通孔(9);所述定位轴(4)在硅钢壳(1)上定位孔的约束下,使硅钢轴(5)在垂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所述线圈(2)由导线连接通过硅钢壳(1)底部通孔(9),连接电容和整流桥,再接入电流收集装置;所述硅钢轴(5)两端装有弹簧(6),与硅钢壳(1)上下轴孔约束下形成振动构件;所述定位轴(4)垂直固定在硅钢轴(5)中心表面上,与硅钢轴(5)连接一体;所述硅钢壳底部支脚(7)固定在汽车后备箱。所述本新型装置在这个实施例中,该新型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振动引起装置中弹簧(6)振动,由弹簧(6)振动和定位轴(4)的作用下,硅钢轴(5)带动8个钕铁硼永磁体(3)在垂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硅钢壳底部支脚(7)固定在汽车后备箱,硅钢壳(1)内部两边固定8个线圈(2),振动过程中钕铁硼永磁体(3)与线圈(2)发生相对位移,通过线圈(2)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各线圈(2)由导电连接,导线通过硅钢壳(1)底部通孔(9)连接电容和整流桥,再接入电流收集装置。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基于电磁感应的汽车振动发电装置,由硅钢壳、线圈、钕铁硼永磁体、定位轴、硅钢轴、弹簧、硅钢壳底部支脚、导线、电容、整流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壳为内有容置空间的空壳体;所述硅钢壳的顶面和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穿孔;所述硅钢壳的上下穿孔中穿设有固定轴;所述硅钢壳的内置空间中通过固定轴和定位轴的配合悬空固定有所述硅钢轴;所述硅钢轴的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所述定位轴的定位孔,从而所述定位轴与其固定轴形成垂直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处于硅钢壳内部部位套装有弹簧;且所述弹簧被夹在所述硅钢壳和硅钢轴之间,并且所述弹簧具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硅钢轴的两端,从而使其硅钢轴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弹性结构;所述硅钢轴上安装有8个钕铁硼永磁体,且所述钕铁硼永磁体对称设置于所述硅钢轴的两侧上,并一侧上设置有四个,并且相互之间等距排列;所述硅钢壳的两侧壁上安装有线圈;所述线圈总共有8个,分别一一对应着所述钕铁硼永磁体;所述硅钢壳的顶部连接有硅钢壳底部支脚;所述硅钢壳上开设有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基于电磁感应的汽车振动发电装置,由硅钢壳、线圈、钕铁硼永磁体、定位轴、硅钢轴、弹簧、硅钢壳底部支脚、导线、电容、整流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壳为内有容置空间的空壳体;所述硅钢壳的顶面和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穿孔;所述硅钢壳的上下穿孔中穿设有固定轴;所述硅钢壳的内置空间中通过固定轴和定位轴的配合悬空固定有所述硅钢轴;所述硅钢轴的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所述定位轴的定位孔,从而所述定位轴与其固定轴形成垂直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处于硅钢壳内部部位套装有弹簧;且所述弹簧被夹在所述硅钢壳和硅钢轴之间,并且所述弹簧具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硅钢轴的两端,从而使其硅钢轴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弹性结构;所述硅钢轴上安装有8个钕铁硼永磁体,且所述钕铁硼永磁体对称设置于所述硅钢轴的两侧上,并一侧上设置有四个,并且相互之间等距排列;所述硅钢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樑张笑冬黄雅婷靳双涛曹利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