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和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16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和压缩机,其中,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上开设有转子轴孔、转子斜槽和至少一个冷媒通孔,所述转子轴孔、转子斜槽和冷媒通孔均贯穿于所述转子铁芯的相对两端,所述转子轴孔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线位置,所述冷媒通孔位于所述转子斜槽与所述转子轴孔之间;其中,所述转子斜槽和所述冷媒通孔均呈扭斜状,且所述转子斜槽和所述冷媒通孔的扭斜方向相反。在本申请提供的电机转子和压缩机中,通过将转子斜槽和冷媒通孔设置为扭斜状,并使得所述转子斜槽和所述冷媒通孔的扭斜方向相反,由此提高压缩机泵体的稳定性,并提高压缩机的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转子和压缩机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和压缩机。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通过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并利用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由此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现有的压缩机一般包括壳体、电机组件和泵体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和泵体组件之间驱动连接,且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通过转轴固定于所述定子中。为了削弱由齿谐波磁场引起的附加转矩及电磁噪声,并提升泵体的稳定性,旋转式压缩机的电机转子中一般设置有转子斜槽。同时,为了降低出油率,电机转子在靠近转轴处还设置有冷媒通孔,所述冷媒通孔与所述转子斜槽的扭斜方向一致。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压缩机的泵体稳定性不足,容易出现异常声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和压缩机,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改善,能够在提高泵体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压缩机的能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上开设有转子轴孔、转子斜槽和至少一个冷媒通孔,所述转子轴孔、转子斜槽和冷媒通孔均贯穿于所述转子铁芯的相对两端,所述转子轴孔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线位置,所述冷媒通孔位于所述转子斜槽与所述转子轴孔之间;其中,所述转子斜槽和所述冷媒通孔均呈扭斜状,且所述转子斜槽和所述冷媒通孔的扭斜方向相反。可选的,在所述的电机转子中,所述转子斜槽的旋向与所述转子铁芯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冷媒通孔的旋向与所述转子铁芯的转动方向相同。可选的,在所述的电机转子中,所述转子铁芯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冷媒通孔,所述至少两个冷媒通孔沿着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均匀分布。可选的,在所述的电机转子中,所述转子铁芯由多个转子冲片由上至下依次叠压而成。可选的,在所述的电机转子中,任意相邻的转子冲片之间的扭斜角度相同。可选的,在所述的电机转子中,还包括导条,所述导条设置于所述转子斜槽内。可选的,在所述的电机转子中,还包括:第一端环和第二端环;所述第一端环和所述第二端环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两个端面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转子。在本技术提供的电机转子和压缩机中,通过将转子斜槽和冷媒通孔设置为扭斜状,并使得所述转子斜槽和所述冷媒通孔的扭斜方向相反,由此提高压缩机泵体的稳定性,并提高压缩机的能效。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技术的特性和优点更为明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给出详细的说明。尽管本技术将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相反,对本技术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本技术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大家熟知的结构和部件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技术的主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技术的特性和优点更为明显。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其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电机转子10包括:转子铁芯1;所述转子铁芯1上开设有转子轴孔2、转子斜槽3和至少一个冷媒通孔4,所述转子轴孔2、转子斜槽3和冷媒通孔4均贯穿于所述转子铁芯1的相对两端,所述转子轴孔2位于所述转子铁芯1的轴线位置,所述冷媒通孔4位于所述转子轴孔2与所述转子斜槽3之间;其中,所述转子斜槽3和所述冷媒通孔4均为扭斜状,且所述转子斜槽3和所述冷媒通孔4的扭斜方向相反。具体的,所述转子铁芯1的轴线位置(即中心位置)开设有转子轴孔2,所述转子轴孔2用于与电机的转轴相固定。所述转子铁芯1的边缘位置开设有转子斜槽3,所述转子斜槽3能够削弱齿谐波磁场引起的附加转矩及电磁噪声。所述转子轴孔2与所述转子斜槽3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媒通孔4,所述冷媒通孔4沿着所述转子铁芯1的轴向延伸,并且贯穿所述转子铁芯1的相对两端。所述冷媒通孔4能够让经过压缩机的气缸压缩后的冷媒通过所述电机转子10,进而降低出油率。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转子轴孔2为直槽,且所述转子轴孔2的中心线与所述转子铁芯1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转子斜槽3和所述冷媒通孔4均为斜向螺旋槽,所述转子斜槽3的扭斜方向与所述所述冷媒通孔4的扭斜方向相反。其中,所述转子斜槽3的旋向要求与所述转子铁芯1的转动方向相反。相应的,所述冷媒通孔4的旋向与所述转子铁芯1的转动方向相同。即,从上往下看,若所述转子铁芯1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所述转子斜槽3自上而下的旋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冷媒通孔4自上而下的旋向为逆时针方向。反之,从上往下看,若所述转子铁芯1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所述转子斜槽3自上而下的旋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冷媒通孔4自上而下的旋向为顺时针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铁芯1由多个转子冲片(图中未示出)由上至下依次叠压而成,每个转子冲片中均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转子斜槽3相对应,所述转子斜槽3的扭斜角度等于各个转子冲片的扭斜角度之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冷媒通孔4相对应,所述冷媒通孔4的扭斜角度等于各个转子冲片的扭斜角度之和。优选的,任意相邻的转子冲片之间的扭斜角度相同。若所述转子铁芯1由N个转子冲片叠压而成,所述转子斜槽3在任意相邻的转子冲片之间的扭斜角度为α,所述冷媒通孔4在任意相邻的转子冲片之间的扭斜角度为β,则所述转子斜槽3整体的扭斜角度等于N×α,所述冷媒通孔4整体的扭斜角度等于N×β。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子轴孔2与所述转子斜槽3之间设置有一个冷媒通孔4。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转子轴孔2与所述转子斜槽3之间可以设置有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冷媒通孔4。优选的,所述转子铁芯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冷媒通孔4,所述至少两个冷媒通孔4沿着所述转子铁芯1的周向均匀分布。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电机转子10还包括导条(图中未示出)、第一端环5和第二端环6,所述导条设置于所述转子斜槽3内,所述第一端环5和所述第二端环6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子铁芯1的两个端面上。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电机组件和泵体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和泵体组件之间驱动连接,且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定子和如上所述电机转子10,所述电机转子10通过转轴固定于所述定子中。申请人研究发现,在现有的电机转子中,冷媒通孔与转子斜槽的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n所述转子铁芯上开设有转子轴孔、转子斜槽和至少一个冷媒通孔,所述转子轴孔、转子斜槽和冷媒通孔均贯穿于所述转子铁芯的相对两端,所述转子轴孔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线位置,所述冷媒通孔位于所述转子斜槽与所述转子轴孔之间;/n其中,所述转子斜槽和所述冷媒通孔均呈扭斜状,且所述转子斜槽和所述冷媒通孔的扭斜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
所述转子铁芯上开设有转子轴孔、转子斜槽和至少一个冷媒通孔,所述转子轴孔、转子斜槽和冷媒通孔均贯穿于所述转子铁芯的相对两端,所述转子轴孔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线位置,所述冷媒通孔位于所述转子斜槽与所述转子轴孔之间;
其中,所述转子斜槽和所述冷媒通孔均呈扭斜状,且所述转子斜槽和所述冷媒通孔的扭斜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斜槽的旋向与所述转子铁芯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冷媒通孔的旋向与所述转子铁芯的转动方向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冷媒通孔,所述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玮刘小强邹小刚王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