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盖乃川专利>正文

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柜自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913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柜自散热装置,包括柜体和连接管,所述柜体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柜体、连接管、电机、螺纹杆、螺纹套、第一风机、机箱、固定框、U型管、水泵、第二风机、隔板和过滤网的设置,共同构建了一个电气自动化配电柜自散热装置,其中通过电机、螺纹杆、螺纹套和第一风机的设置,使其带动第一风机进行上下往复移动,进而能够一直对电子元件进行吹风散热,再通过U型管、水泵和第二风机,能够把柜体内的热量吸收,再次降温后,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柜自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具体为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柜自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由于电气自动化配电柜内安装有大量的电子元件,电子元件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散热不仅会对电子元件造成损伤,还对引发火灾事故,但现有的电气自动化配电柜虽设有通气孔,但该通气孔无法进行有效的空气流通,无法达到有效的电气自动化配电柜散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柜自散热装置,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柜自散热装置,具备有效散热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气自动化配电柜虽设有通气孔,但该通气孔无法进行有效的空气流通,无法达到有效的电气自动化配电柜散热的问题。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柜自散热装置,包括柜体(1)和连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5),所述螺纹套(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6),所述柜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机箱(7),所述柜体(1)和机箱(7)内腔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8),两个所述固定框(8)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U型管(9),所述连接管(2)贯穿柜体(1)和固定框(8)并与U型管(9)连通,所述连接管(2)的表面连通有水泵(10),所述柜体(1)的右侧且位于机箱(7)的内腔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柜自散热装置,包括柜体(1)和连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5),所述螺纹套(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6),所述柜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机箱(7),所述柜体(1)和机箱(7)内腔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8),两个所述固定框(8)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U型管(9),所述连接管(2)贯穿柜体(1)和固定框(8)并与U型管(9)连通,所述连接管(2)的表面连通有水泵(10),所述柜体(1)的右侧且位于机箱(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柜自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腔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2),所述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乃川
申请(专利权)人:盖乃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