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站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07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电站电池模组,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包括模组外壳、散热装置和电池主体框架,所述散热装置的底部活动安装在模组外壳的顶部,所述电池主体框架固定安装在模组外壳的内部,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热量收集板、传输管、电机和空气制冷室,所述热量收集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传输管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热量收集板与空气制冷室结合,方便将电池模组内电池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快速抽取提出,将其制冷后再重新导回进电池模组内,避免出现温度过高导致电池损毁情况的发生,有效的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将各个电池连通起来,使电力集中在一起进行使用,大幅减少了电池的电力损耗,提高了输出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电站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电站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可持续发展的电能已经逐渐取代传统化石燃料成为主流能源,例如,电动汽车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燃油车,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因而可充放电的电池得以快速发展,其中电池模组是指若干电池以串并联的形式形成的整体供电单元。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存在内部热量无法及时排除的问题;2、现有技术中,对一些电池模组来说会电力会互相干扰,进而达不到电池模组的使用初衷,该电池模组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电站电池模组,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散热功能,解决电池模组内部热量无法及时排除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电力损耗的问题,以达到将集中电力进行传输的效果,其中再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固定能够,方便更换电池模组内的电池,有利于延长使用时间,解决了续航能力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电站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散热装置和电池主体框架,所述散热装置的底部活动安装在模组外壳的顶部,所述电池主体框架固定安装在模组外壳的内部。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热量收集板、传输管、电机和空气制冷室,所述热量收集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传输管的一端,所述传输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空气制冷室的内部,所述空气制冷室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空气制冷室的一侧与模组外壳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电池主体框架包括电池连接层、固定装置、连接器和电池,所述电池连接层和连接器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固定装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电池连接层的外壁固定连接在电池主体框架的内壁上,所述固定装置活动安装在电池主体框架的底部,所述连接器固定安装在电池连接层的内部,所述电池搭接在电池主体框架的内部,所述电池的两侧均卡接在电池连接层的两侧。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连通器、安装块和电力提取头,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连通器的外壁上,所述连通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力提取头的一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池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力输送头,所述电池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抓取口。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台、伸缩台、转动块、支撑柱和抓取头,所述伸缩台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台的内部,所述伸缩台的顶部固定连接转动块的底部,所述转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柱的外壁,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抓取头的顶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力提取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电力输送头的一端,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电池连接层的内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台固定安装在电池主体框架底处的内部,所述抓取头的底部活动连接在抓取口的内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通过设计精妙,采用热量收集板与空气制冷室结合,方便将电池模组内电池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快速抽取提出,将其制冷后再重新导回进电池模组内,避免出现温度过高导致电池损毁情况的发生,有效的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主体框架,通过采用电池连接层与固定装置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将各个电池连通起来,使电力集中在一起进行使用,大幅减少了电池的电力损耗,提高了输出功率,将电池中的电力高效地利用起来,有利于市场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池主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池连接层、电池、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组外壳;2、散热装置;3、电池主体框架;4、热量收集板;5、传输管;6、电机;7、空气制冷室;8、电池连接层;9、固定装置;10、连接器;11、电池;12、电力输送头;13、连通器;14、安装块;15、电力提取头;16、安装台;17、伸缩台;18、转动块;19、支撑柱;20、抓取头;21、抓取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电站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外壳1、散热装置2和电池主体框架3,散热装置2的底部活动安装在模组外壳1的顶部,电池主体框架3固定安装在模组外壳1的内部,散热装置2包括热量收集板4、传输管5、电机6和空气制冷室7,热量收集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传输管5的一端,传输管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空气制冷室7的内部,空气制冷室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空气制冷室7的一侧与模组外壳1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热量收集板与空气制冷室结合,方便将电池模组内电池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快速抽取提出,将其制冷后再重新导回进电池模组内,避免出现温度过高导致电池损毁情况的发生,有效的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实施例2如图2-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电池主体框架3包括电池连接层8、固定装置9、连接器10和电池11,电池连接层8和连接器10的数量均为两个,固定装置9的数量为四个,电池连接层8的外壁固定连接在电池主体框架3的内壁上,固定装置9活动安装在电池主体框架3的底部,连接器10固定安装在电池连接层8的内部,连接器10包括连通器13、安装块14和电力提取头15,安装块1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连通器13的外壁上,连通器1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力提取头15的一端,电力提取头1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电力输送头12的一端,安装块14固定安装在电池连接层8的内部,电池11搭接在电池主体框架3的内部,电池11的两侧均卡接在电池连接层8的两侧,电池11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力输送头12,电池11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抓取口21,可以实现将各个电池连通起来,使电力集中在一起进行使用,大幅减少了电池的电力损耗,提高了输出功率,将电池中的电力高效地利用起来,有利于市场推广。实施例3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固定装置9包括安装台16、伸缩台17、转动块18、支撑柱19和抓取头20,伸缩台17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台16的内部,伸缩台17的顶部固定连接转动块18的底部,转动块18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柱19的外壁,支撑柱19的一端固定连接抓取头20的顶部,安装台16固定安装在电池主体框架3底处的内部,抓取头20的底部活动连接在抓取口21的内部,固定装置9有助于随时更换电池11,防止电池11在安装之后出现松动的情况,保证了本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下面具体说一下该一种移动电站电池模组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电池模组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电机6通过传输管5利用热量收集板4将模组外壳1内的热空气进行抽取,收取后的热空气会集中在空气制冷室7内,对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电站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外壳(1)、散热装置(2)和电池主体框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2)的底部活动安装在模组外壳(1)的顶部,所述电池主体框架(3)固定安装在模组外壳(1)的内部;/n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热量收集板(4)、传输管(5)、电机(6)和空气制冷室(7),所述热量收集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传输管(5)的一端,所述传输管(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空气制冷室(7)的内部,所述空气制冷室(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空气制冷室(7)的一侧与模组外壳(1)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n所述电池主体框架(3)包括电池连接层(8)、固定装置(9)、连接器(10)和电池(11),所述电池连接层(8)和连接器(10)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固定装置(9)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电池连接层(8)的外壁固定连接在电池主体框架(3)的内壁上,所述固定装置(9)活动安装在电池主体框架(3)的底部,所述连接器(10)固定安装在电池连接层(8)的内部,所述电池(11)搭接在电池主体框架(3)的内部,所述电池(11)的两侧均卡接在电池连接层(8)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站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外壳(1)、散热装置(2)和电池主体框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2)的底部活动安装在模组外壳(1)的顶部,所述电池主体框架(3)固定安装在模组外壳(1)的内部;
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热量收集板(4)、传输管(5)、电机(6)和空气制冷室(7),所述热量收集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传输管(5)的一端,所述传输管(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空气制冷室(7)的内部,所述空气制冷室(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空气制冷室(7)的一侧与模组外壳(1)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电池主体框架(3)包括电池连接层(8)、固定装置(9)、连接器(10)和电池(11),所述电池连接层(8)和连接器(10)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固定装置(9)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电池连接层(8)的外壁固定连接在电池主体框架(3)的内壁上,所述固定装置(9)活动安装在电池主体框架(3)的底部,所述连接器(10)固定安装在电池连接层(8)的内部,所述电池(11)搭接在电池主体框架(3)的内部,所述电池(11)的两侧均卡接在电池连接层(8)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站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0)包括连通器(13)、安装块(14)和电力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胜蓝梁义徐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