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变压器高压引线长度可调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04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引线长度可调连接结构,包括:变压器本体,在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上端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绕组起头、第二绕组起头和第三绕组起头,在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下端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绕组末尾、第二绕组末尾和第三绕组末尾,在所述第一绕组起头上设置有第一高压引线连接线,所述第一高压引线连接线通过第一可调连接装置与第三绕组末尾相连接,在所述第二绕组起头上设置有第二高压引线连接线,所述第二高压引线连接线通过第二可调连接装置与第一绕组末尾相连接,在所述第三绕组起头上设置有第三高压引线连接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式变压器高压引线长度可调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引线长度可调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干式变压器高压引线连接线通常采用可拆连接结构,采用铜管或者铜圆弯制,外包热缩绝缘管,两端连接部位将铜管压扁后冲孔并搪锡处理而成,该引接线将三相高压绕组第一绕组起头、第二绕组起头、第三绕组起头和第一绕组末尾、第二绕组末尾、第三绕组末尾连接成第一绕组起头-第三绕组末尾、第二绕组起头-第一绕组末尾、第三绕组起头-第二绕组末尾的三角连接,简称联结组别Dyn11。一方面,随着变压器容量增大,引接线采用大截面的型材弯折,成型后的不规则U型引接线的刚度大,客观上变压器各部件加工以及套装时的装配尺寸存在一些偏差,调整三维空间连接尺寸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变压器运行时受到外部环境温度及自身运行时温升的影响,刚性连接时两端连接部位会发生热变形而产生机械内应力,应力无法释放会导致绕组内铜嵌件螺纹孔损坏、环氧树脂绝缘层开裂等现象,螺纹孔连接松动和绝缘层开裂会严重影响变压器的正常工作,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变压器绕组烧损,使用寿命短,安全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干式变压器高压引线长度可调连接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干式变压器高压引线长度可调连接结构,包括:变压器本体,在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上端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绕组起头、第二绕组起头和第三绕组起头,在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下端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绕组末尾、第二绕组末尾和第三绕组末尾,在所述第一绕组起头上设置有第一高压引线连接线,所述第一高压引线连接线通过第一可调连接装置与第三绕组末尾相连接,在所述第二绕组起头上设置有第二高压引线连接线,所述第二高压引线连接线通过第二可调连接装置与第一绕组末尾相连接,在所述第三绕组起头上设置有第三高压引线连接线,所述第三高压引线连接线通过第三可调连接装置与第二绕组末尾相连接,所述第一可调连接装置、第二可调连接装置和第三可调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可调连接装置的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绕组末尾内的环氧树脂层、镶嵌在环氧树脂层内的绕组铜嵌件和设置在第二高压引线连接线上的连接片,在所述绕组铜嵌件和连接片之间设置有引接线过渡铜接头,所述引接线过渡铜接头的结构包括:转动臂,在所述转动臂靠近绕组铜嵌件的一端上设置有铜接柱体,在所述铜接柱体内设置有圆柱形通孔,在所述转动臂靠近连接片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铜接螺杆,在所述绕组铜嵌件内设置有螺纹孔,铜螺栓从下往上依次穿过第一铜垫圈和圆柱形通孔与螺纹孔相连接将铜接柱体和绕组铜嵌件固定在一起,在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固定孔,铜接螺杆从上往下依次穿过固定孔和第二铜垫圈与铜螺母相连接将转动臂和连接片固定在一起。本技术的优点是:上述干式变压器高压引线长度可调连接结构,引接线过渡铜接头一端设计成铜接柱体并开设圆柱形通孔,用铜螺栓与绕组铜嵌件螺纹连接,另一端设有铜螺杆与高压引线连接线的连接片连接,连接线的长度调节量为±R,可按绕组铜嵌件的螺纹孔为轴心、引接线过渡铜接头的转动臂长度为半径R的圆周范围内任意调节,其结构简单、实用且便于操作,高压引线安装长度有误差时调整方便,同时,受到温度影响连接部位产生的机械内应力可进行有效释放,降低变压器零部件烧毁的风险,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干式变压器高压引线长度可调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变压器本体,2、第一高压引线连接线,3、第一可调连接装置,4、第二高压引线连接线,5、第二可调连接装置,51、环氧树脂层,52、绕组铜嵌件,53、连接片,54、引接线过渡铜接头,541、转动臂,542、铜接柱体,543、圆柱形通孔,544、铜接螺杆,55、螺纹孔,56、铜螺栓,57、第一铜垫圈,58、固定孔,59、第二铜垫圈,591、铜螺母,6、第三高压引线连接线,7、第三可调连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图2所示,干式变压器高压引线长度可调连接结构,包括:变压器本体1,在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上端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绕组起头、第二绕组起头和第三绕组起头,在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下端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绕组末尾、第二绕组末尾和第三绕组末尾,在所述第一绕组起头上设置有第一高压引线连接线2,所述第一高压引线连接线2通过第一可调连接装置3与第三绕组末尾相连接,在所述第二绕组起头上设置有第二高压引线连接线4,所述第二高压引线连接线4通过第二可调连接装置5与第一绕组末尾相连接,在所述第三绕组起头上设置有第三高压引线连接线6,所述第三高压引线连接线6通过第三可调连接装置7与第二绕组末尾相连接,所述第一可调连接装置3、第二可调连接装置5和第三可调连接装置7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可调连接装置5的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绕组末尾内的环氧树脂层51、镶嵌在环氧树脂层51内的绕组铜嵌件52和设置在第二高压引线连接线4上的连接片53,在所述绕组铜嵌件52和连接片53之间设置有引接线过渡铜接头54,所述引接线过渡铜接头54的结构包括:转动臂541,在所述转动臂541靠近绕组铜嵌件52的一端上设置有铜接柱体542,在所述铜接柱体542内设置有圆柱形通孔543,在所述转动臂541靠近连接片53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铜接螺杆544,在所述绕组铜嵌件52内设置有螺纹孔55,铜螺栓56从下往上依次穿过第一铜垫圈57和圆柱形通孔543与螺纹孔55相连接将铜接柱体542和绕组铜嵌件52固定在一起,在所述连接片53上设置有固定孔58,铜接螺杆544从上往下依次穿过固定孔58和第二铜垫圈59与铜螺母591相连接将转动臂541和连接片53固定在一起。上述干式变压器高压引线长度可调连接结构安装时,引接线过渡铜接头54的转动臂541一端设置有铜接柱体542并在柱体上开设圆柱形通孔543,转动臂541另一端设有铜接螺杆544,铜接螺杆544螺入转动臂541后与转动臂541焊接形成一个整体,由于第一可调连接装置3、第二可调连接装置5和第三可调连接装置7的结构相同,以第二可调连接装置5连接状态为例,连接时,铜螺栓56从下往上依次穿过第一铜垫圈57和圆柱形通孔543与螺纹孔55相连接将铜接柱体542和绕组铜嵌件52固定在一起,注意不要拧紧,铜接柱体542要能转动,再将铜接螺杆544从上往下依次穿过固定孔58和第二铜垫圈59与铜螺母591相连接将转动臂541和连接片53固定在一起,最后用侧力矩扳手将铜螺栓56和铜螺母591分别拧紧,安装完成。如需要调节释放受热后的机械应力,将铜螺栓56和铜螺母591分别拧松,到自然旋松状态而后再按规定的要求通过侧力矩扳手分别拧紧铜螺栓56和铜螺母591,调整工作结束。上述干式变压器高压引线长度可调连接结构,引接线过渡铜接头一端设计成铜接柱体并开设圆柱形通孔,用铜螺栓与绕组铜嵌件螺纹连接,另一端设有铜螺杆与高压引线连接线的连接片连接,连接线的长度调节量为±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干式变压器高压引线长度可调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本体(1),在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上端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绕组起头、第二绕组起头和第三绕组起头,在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下端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绕组末尾、第二绕组末尾和第三绕组末尾,在所述第一绕组起头上设置有第一高压引线连接线(2),所述第一高压引线连接线(2)通过第一可调连接装置(3)与第三绕组末尾相连接,在所述第二绕组起头上设置有第二高压引线连接线(4),所述第二高压引线连接线(4)通过第二可调连接装置(5)与第一绕组末尾相连接,在所述第三绕组起头上设置有第三高压引线连接线(6),所述第三高压引线连接线(6)通过第三可调连接装置(7)与第二绕组末尾相连接,所述第一可调连接装置(3)、第二可调连接装置(5)和第三可调连接装置(7)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可调连接装置(5)的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绕组末尾内的环氧树脂层(51)、镶嵌在环氧树脂层(51)内的绕组铜嵌件(52)和设置在第二高压引线连接线(4)上的连接片(53),在所述绕组铜嵌件(52)和连接片(53)之间设置有引接线过渡铜接头(54),所述引接线过渡铜接头(54)的结构包括:转动臂(541),在所述转动臂(541)靠近绕组铜嵌件(52)的一端上设置有铜接柱体(542),在所述铜接柱体(542)内设置有圆柱形通孔(543),在所述转动臂(541)靠近连接片(53)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铜接螺杆(544),在所述绕组铜嵌件(52)内设置有螺纹孔(55),铜螺栓(56)从下往上依次穿过第一铜垫圈(57) 和圆柱形通孔(543)与螺纹孔(55)相连接将铜接柱体(542)和绕组铜嵌件(52)固定在一起,在所述连接片(53)上设置有固定孔(58),铜接螺杆(544)从上往下依次穿过固定孔(58)和第二铜垫圈(59)与铜螺母(591)相连接将转动臂(541)和连接片(53)固定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干式变压器高压引线长度可调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本体(1),在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上端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绕组起头、第二绕组起头和第三绕组起头,在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下端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绕组末尾、第二绕组末尾和第三绕组末尾,在所述第一绕组起头上设置有第一高压引线连接线(2),所述第一高压引线连接线(2)通过第一可调连接装置(3)与第三绕组末尾相连接,在所述第二绕组起头上设置有第二高压引线连接线(4),所述第二高压引线连接线(4)通过第二可调连接装置(5)与第一绕组末尾相连接,在所述第三绕组起头上设置有第三高压引线连接线(6),所述第三高压引线连接线(6)通过第三可调连接装置(7)与第二绕组末尾相连接,所述第一可调连接装置(3)、第二可调连接装置(5)和第三可调连接装置(7)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可调连接装置(5)的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绕组末尾内的环氧树脂层(51)、镶嵌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佩刚彭光付胥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