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耐高温防水防腐蚀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03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耐高温防水防腐蚀电缆,包括至少一个缆芯,缆芯包括软铜导体和设于软铜导体外表面的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缆芯由耐高温绕包带包裹固定,缆芯与耐高温绕包带之间的间隙设有填充层,耐高温绕包带的外表面设有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合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聚烯烃绝缘层和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护层进行电子束辐照交联改性,使防水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进一步提升,同时拥有卓越的耐化学腐蚀性,大大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和电性能,保证了电缆的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耐高温防水防腐蚀电缆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缆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耐高温防水防腐蚀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是指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其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现有技术中,普通JHS型防水橡套电缆,其长期工作温度为65℃以下,适用交流额定电压300V/500V及以下的潜水电机或电器设备用电源连接线。橡套由丁苯胶、天然橡胶加化学辅料合成,内外护套偏软,且橡套的密度低,长期在高温并伴有腐蚀性液体的水下环境作业时,容易出现橡套表面大面积断裂或变成粉末状,潮气或者水分沿电缆纵向和径向间隙浸入,导致其防水性能较差,极易发生危险,水下作业寿命也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耐高温防水防腐蚀电缆,使其能够长期在高温并伴有腐蚀性液体的水下环境安全作业,提高电缆的防水防腐蚀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耐高温防水防腐蚀电缆,包括至少一个缆芯,所述缆芯包括软铜导体和设于所述软铜导体外表面的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所述缆芯由耐高温绕包带包裹固定,所述缆芯与所述耐高温绕包带之间的间隙设有填充层,所述耐高温绕包带的外表面设有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合层。优选的,所述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的厚度为1.0~1.6mm。优选的,所述填充层为耐热硅橡胶填充条。<br>优选的,所述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合层的厚度为2.0~4.0mm。优选的,所述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合层与所述耐高温绕包带同轴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对聚烯烃绝缘层进行电子束辐照交联改性,从而使原来的线性分子结构变成三维网状的分子结构而形成交联,提高了绝缘层材料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和工作温度,材料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提高,绝缘层的表面不易断裂,防水性提高,耐热硅橡胶填充条填充缆芯与绕包带之间的间隙,可有效避免水进入到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的内部,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使防水性能进一步得到提升;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耐高温150℃,硅橡胶填充条和绕包带均能够耐热耐高温,进一步保证电缆能够长期在高温的水下环境工作,大大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对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护层进行电子束辐照交联改性,使其拥有卓越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够避免腐蚀性液体对电缆的腐蚀损坏,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护层从外部对电缆进行抗腐蚀性保护,保证电缆的完整性,而且其绝缘性也不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大大提高电缆的整体性能,保证了电缆的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技术通过采用耐热硅橡胶填充条填充,耐高温绕包带包裹固定,它们不仅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和能够保证电缆的外观圆整,其耐蠕变性能、抗弯强度、抗冲击强度性能优异,在电缆受到挤压和拉拽时,可以有效缓冲挤压,防止对缆芯造成挤压而损坏,进一步避免缆芯间的相互接触而造成短路,保证信号传输的灵敏性和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为软铜导体,2为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3为填充层,4为耐热硅橡胶填充条,5为耐高温绕包带,6为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合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耐高温防水防腐蚀电缆,包括至少一个缆芯,缆芯包括软铜导体1和设于软铜导体1外表面的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2,缆芯由耐高温绕包带5包裹固定,缆芯与耐高温绕包带5之间的间隙设有填充层3,耐高温绕包带5的外表面设有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合层6,其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合层6和耐高温绕包带5同轴设置。导体是采用多根铜丝束绞而成的软铜导体1,铜丝可以镀锡或不镀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导体的截面包括:2.5mm2﹑4mm2﹑6mm2﹑10mm2﹑16mm2﹑25mm2﹑35mm2,铜丝作为导体的电缆柔软易弯曲,便于水下安装敷设和移动使用,大大提高电缆的实用性。在本实施例中,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2耐高温150℃。缆芯可为单芯﹑两芯﹑三芯﹑四芯等,缆芯为多个时,绝缘层采用颜色识别,识别颜色包括黄﹑红﹑绿﹑黑等,其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2的厚度为1.0~1.6mm。通过对聚烯烃绝缘层进行电子束辐照交联改性,其辐照剂量控制在6-10兆德拉,从而使原来的线性分子结构变成三维网状的分子结构而形成交联,提高了绝缘层材料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和工作温度,防水性能进一步提升,使其能够长期在高温的水下环境工作,大大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护套层为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合层6,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合层6的厚度为2.0~4.0mm,通过对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护层进行电子束辐照交联改性,辐照剂量控制在10~15兆德拉,使其拥有卓越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够避免腐蚀性液体对电缆的腐蚀损坏,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护层从外部对电缆进行抗腐蚀性保护,而且其绝缘性不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机械性能优异,拉伸强度可达到50MPa,有“塑料王”之称,大大提高了电缆的整体性能,保证了电缆的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层的材料经电子加速器辐照交联改性后,电缆的长期工作温度可以达到150℃以上,而且其卓越的耐化学腐蚀性,使用寿命可达70年,大大提升电缆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产品。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层的材料经电子加速器辐照交联改性的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详述。在本实施例中,填充层3为耐热硅橡胶填充条4,耐热硅橡胶填充条4和包覆于缆芯外的耐高温绕包带5,它们一方面拥有耐高温的特性,与电缆的工作温度相适宜,另一方面起到填充间隙保证电缆的外观圆整,进一步阻止水分浸入电缆内部。耐热硅橡胶填充条4其耐蠕变性能、抗冲击强度性能优异,在电缆受到挤压和拉拽时,可以有效缓冲挤压,防止对缆芯造成挤压而损坏,避免缆芯的相互接触而造成短路,保证信号传输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在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2和耐高温绕包带5之间的间隙内填充耐热硅橡胶填充条4,可有效避免水进入到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的内部,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合层6设于耐高温绕包带5的外表面,不仅起到良好的防水特性,同时还具有抗腐蚀性,绝缘层和护套层采用的辐照交联技术可提高聚合物的成炭性,进而提高其阻燃性,大大提升电缆的整体性能,从而保证了电缆的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耐高温防水防腐蚀电缆,包括至少一个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包括软铜导体和设于所述软铜导体外表面的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所述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的厚度为1.0~1.6mm,所述缆芯由耐高温绕包带包裹固定,所述缆芯与所述耐高温绕包带之间的间隙设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为耐热硅橡胶填充条,所述耐高温绕包带的外表面设有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合层,所述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合层的厚度为2.0~4.0mm,所述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合层与所述耐高温绕包带同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耐高温防水防腐蚀电缆,包括至少一个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包括软铜导体和设于所述软铜导体外表面的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所述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的厚度为1.0~1.6mm,所述缆芯由耐高温绕包带包裹固定,所述缆芯与所述耐高温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明罗助叶红香尹全幅刘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辐照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