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光电接口盘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93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电连接,并具体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光电接口盘控制器,包括若干光电接口盘以及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光电接口盘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外部光纤连接线相连;其中,所述光电接口盘包括外壳、第一光纤接口模组以及第一处理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光电接口盘如果需要统一管理的话需要设置额外的走线连接到后台处理装置,同时后台处理装置设置的往往都是比较的远,不方便统一管理的问题,方便了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光电接口盘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光电连接,尤其是一种多功能的光电接口盘控制器。
技术介绍
光电通信转换器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及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的设备。光电通信转换器主要起连接光电通信设备及其它设备,方便光电通信设备与其它设备的通信连接,但是现有的光电接口盘如果需要统一管理的话需要设置额外的走线连接到后台处理装置,同时后台处理装置设置的往往都是比较的远,不方便统一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光电接口盘控制器,能实现同时获取多个光电接口盘的传输信息并进行控制同时无需设置额外走线,解决现有技术当中现有的光电接口盘如果需要统一管理的话需要设置额外的走线连接到后台处理装置,同时后台处理装置设置的往往都是比较的远,不方便统一管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的光电接口盘控制器,包括若干光电接口盘以及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光电接口盘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外部光纤连接线相连;其中,所述光电接口盘包括接口盘外壳、第一光纤接口模组以及第一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光纤接口模组以及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均设置在所述接口盘外壳内部,所述第一光纤接口模组还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相连,所述外部光纤插入到所述第一光纤接口模组内并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接口盘外壳上方还设有若干散热孔。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外壳、显示模块、键盘输入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天线模块以及第二光纤接口模组;所述显示模块以及所述键盘输入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天线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并与所述显示模块、所述键盘输入模块以及所述天线模块相连,所述第二光纤接口模组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工作状态显示模块,所述工作状态显示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上盖以及观测窗;所述上盖通过一转轴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方,所述观测窗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显示模块以及所述工作状态显示模块对应位置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储存模块;所述储存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并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相连。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光纤接口模组以及第二光纤接口模组实现光电接口盘与控制装置进行连接,并通过设置控制装置对光电接口盘进行统一管理的方式实现了无需额外设置走线即可对光电接口盘进行统一管理,同时控制装置具有一定的无线通讯功能,可设置的离光电接口盘近一些,并将获取到的控制信号通过无线反馈的方式返回到后台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光电接口盘如果需要统一管理的话需要设置额外的走线连接到后台处理装置,同时后台处理装置设置的往往都是比较的远,不方便统一管理的问题,方便了用户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光电接口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以及第二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名称为:10-光电接口盘、20-控制装置、11-外壳、12-第一光纤接口模组、13-第一处理模块、14-散热孔、21-外壳、22-显示模块、23-键盘输入模块、24-第二处理模块、25-天线模块、26-第二光纤接口模组、27-工作状态显示模块、28-上盖、29-观测窗、30-储存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一种多功能的光电接口盘控制器,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光电接口盘10以及连接的控制装置20;光电接口盘10与控制装置20通过外部光纤连接线相连;光电接口盘10用于连接外部光纤并进行信号转换;控制装置20用于向光电接口盘10发送控制信号,同时获取光电接口盘10的工作状态信息。其中,如图2所示,光电接口盘10包括接口盘外壳11、第一光纤接口模组12以及第一处理模块13;第一光纤接口模组12以及第一处理模块13均设置在接口盘外壳11内部,第一光纤接口模组12还与第一处理模块13相连,外部光纤插入到第一光纤接口模组12内并于控制装置20相连;第一光纤接口模组12用于连接外部光纤并进行信号传输;第一处理模块13用于获取控制装置20发送的控制信号,同时向控制装置20发送工作状态信息。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接口盘外壳11上方还设有若干散热孔14。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包括外壳21、显示模块22、键盘输入模块23、第二处理模块24、天线模块25以及第二光纤接口模组26;显示模块22以及键盘输入模块23设置在外壳21上,天线模块25设置在外壳21的一侧,第二处理模块24设置在外壳21内部并与显示模块22、键盘输入模块23以及天线模块25相连,第二光纤接口模组26设置在外壳21的一侧并与第二处理模块24相连;第二光纤接口模组26用于连接外部光纤并进行信号传输;键盘输入模块23用于让用户输入控制信号;显示模块22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对应显示;第二处理模块24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光电接口盘10进行信号传输;天线模块25用于无线信号的发送以及接收并与后台控制系统相连。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还包括工作状态显示模块27,工作状态显示模块27设置在外壳21上并与第二处理模块24相连;工作状态显示模块27用于获取光电接口盘10的工作状态信息,进行对应显示。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20还包括上盖28以及观测窗29;上盖28通过一转轴设置在外壳21上方,观测窗29设置在上盖21上显示模块22以及工作状态显示模块27对应位置的上方。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20还包括储存模块30;储存模块30设置在外壳21内部并与第二处理模块24相连。储存模块30用于储存控制信号,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光电接口盘10。在本技术一具体应用场景中,用户在使用本技术之前,先通过外部光纤将光电接口盘10以及控制装置20连接到一起,此时光电接口盘10向控制装置20发送工作状态信息,工作状态显示模块27在获取到光电接口盘10的工作状态信息之后进行对应显示,同时用户还可通过键盘输入模块输入控制信号,从而实现通过控制装置20控制光电接口盘10进行信号转换。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光电接口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光电接口盘以及连接的控制装置;/n所述光电接口盘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外部光纤连接线相连;/n其中,所述光电接口盘包括接口盘外壳、第一光纤接口模组以及第一处理模块;/n所述第一光纤接口模组以及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均设置在所述接口盘外壳内部,所述第一光纤接口模组还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相连,所述外部光纤插入到所述第一光纤接口模组内并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光电接口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光电接口盘以及连接的控制装置;
所述光电接口盘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外部光纤连接线相连;
其中,所述光电接口盘包括接口盘外壳、第一光纤接口模组以及第一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光纤接口模组以及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均设置在所述接口盘外壳内部,所述第一光纤接口模组还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相连,所述外部光纤插入到所述第一光纤接口模组内并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光电接口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方还设有若干散热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光电接口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外壳、显示模块、键盘输入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天线模块以及第二光纤接口模组;
所述显示模块以及所述键盘输入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天线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震杰张鼎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盛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