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77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冰箱可以包括:第一托盘组件,形成制冰隔室的一部分;以及第二托盘组件,形成制冰隔室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托盘组件及第二托盘组件中的一个托盘组件包括第一部分,使得在制冰过程开始后能够从所述一个托盘组件形成的制冰隔室向另一个托盘组件形成的制冰隔室方向生成冰,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面,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一部分;以及第一耐变形加强部,从所述第一面沿着垂直方向远离所述加热器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冰箱
本说明书涉及冰箱。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冰箱是能够在由门遮蔽的内部的储存空间中以低温方式储存食物的家用电器。所述冰箱通过利用冷气来冷却储存空间内部,可以将所储存的食物以冷藏或冷冻状态保存。通常,在冰箱提供有用于制冰的制冰器。所述制冰器将从供水源或水箱供应的水容置在托盘后,通过冷却水来生成冰。并且,所述制冰器可以将制冰完毕的冰以加热方式或旋扭方式从所述冰托盘移冰。如上所述自动地供水及移冰的制冰器以向上方呈开口的方式形成,从而盛起成型的冰。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制冰器中制成的冰如月牙模样或立方体模样等其至少一面具有平坦的面。另外,在冰的模样形成为球形的情况下,在使用冰时将可以更加便利,并能够向用户提供另类的使用感。并且,在将制成的冰储存时,也能够使冰间接触的面积最小化,从而能够使冰彼此缠结的情形最小化。作为现有文献的韩国授权特许公报第10-1850918号(以下称为“现有文献1”)中披露有制冰器。现有文献1的制冰器包括:上部托盘,排列有半球形态的复数个上部壳,包括从两侧端向上侧延伸的一对联接件引导部;下部托盘,排列有半球形态的复数个下部壳,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上部托盘;转轴,连接在所述下部托盘和上部托盘的后端,以使所述下部托盘相对于所述上部托盘旋转;一对联接件,其一端连接在所述下部托盘,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联接件引导部;以及上部推挤销组件,在其两端部插入到所述联接件引导部的状态下,分别连接在所述一对联接件,并与所述联接件一同升降。在现有文献1的情况下,虽然可以利用半球形态的上部壳及半球形态的下部壳来生成球形态的冰,但是由于冰在上部壳及下部壳中同时生成,水中包含的气泡未能完全地排出,而是气泡将分散在水内部,存在有所生成的冰不透明的缺点。作为现有文献的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9-269172号(以下称为“现有文献2”)中披露有制冰装置。现有文献2的制冰装置包括:制冰碟;加热部,加热供应到制冰碟的水的底部。在现有文献2的制冰装置的情况下,在制冰过程中,利用加热器加热制冰块的一侧面及底面的水。由此,在水面侧进行凝固,并在水内引起对流,从而可以生成透明冰。当随着进行透明冰的生长,制冰块内的水的体积变小时,凝固速度将逐渐地变快,从而无法引起与凝固速度相适应的充分的对流。因此,在现有文献2的情况下,当水的大致2/3程度被凝固时,通过增加加热器的加热量来抑制凝固速度的上升。但是,根据现有文献2,其仅单纯地披露有在水的体积减少时增加加热器的加热量,而未能披露有在减小制冰速度的降低的同时生成透明度高的冰的结构及加热器控制逻辑。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其通过减小在制冰过程中运转的加热器传递给邻近的一个托盘的热量向另一个托盘形成的制冰隔室传递,能够生成透明度均匀的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其通过使冰向与加热器靠近的方向冻结,从而在能够生成透明的冰的情况下,还能够使冰按与形成制冰隔室的托盘相同的形态生成。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其在形成透明的冰的情况下,还能够使冰的每单位高度的透明度均匀。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根据一方式的冰箱,可以包括:第一托盘组件,形成制冰隔室的一部分;第二托盘组件,形成制冰隔室的另一部分。所述冰箱可以还包括加热器。所述第一托盘组件及第二托盘组件中的一个托盘组件可以被配置为与加热器隔开更多。所述一个托盘组件的第一部分可以包括:第一面,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一部分;以及耐变形加强部,从所述第一面沿着垂直方向远离所述加热器延伸。这样的结构能够在所述制冰过程开始之后(或者所述加热器开启之后),诱导从所述一个托盘组件形成的制冰隔室向另一个托盘组件形成的制冰隔室方向生成冰。所述托盘组件可以被定义为托盘。所述托盘组件可以被定义为托盘及包围所述托盘的托盘壳体。所述另一个托盘组件可以比所述一个托盘组件更靠近所述加热器。在所述另一个托盘组件可以配置有所述加热器。冰箱可以进一步包括:推进器,位于所述第一托盘组件或第二托盘组件的一侧,使在所述移冰过程中,能够从所述托盘组件容易地分离冰。所述第一部分可以包括供所述推进器能够移动的贯通孔。这是因为,当所述第一部分的耐变形度加强时,推进器将可能不易通过施压所述托盘组件的一部分来从所述托盘组件分离冰。在从所述制冰隔室的中心到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圆周方向上的耐变形度中,可以是所述第一部分上部的至少一部分的耐变形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下部的至少一部分的耐变形度。所述第一部分上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耐变形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最下端的所述耐变形度。冰箱可以进一步包括:加热器(移冰加热器),配置在所述第一托盘或第二托盘的一侧,使在所述移冰过程中,能够从所述托盘容易地分离冰。所述第一部分可以包括布置所述追加的加热器的安装部或容置部。在从所述第一托盘组件及第二托盘组件中的一个托盘组件形成的制冰隔室向另一个托盘组件形成的制冰隔室方向生成冰的情况下,将首先在所述一个托盘组件生成冰。因此,所述一个托盘组件上附着有冰的时间可能变长。当所述附着时间变长时,所述一个托盘组件与冰的附着度增大。由此,在移冰过程中从所述托盘组件分离冰时可能会发生困难。所述一个托盘组件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的预定地点延伸形成。所述第一部分的预定地点可以是所述第一部分的末端或所述第一托盘组件及第二托盘组件相遇的地点。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向从所述另一个托盘组件形成的制冰隔室远离的方向延伸。所述方向可以是经过所述制冰隔室的中心的水平线方向。所述方向可以是以经过所述制冰隔室的中心的水平线为基准的上侧。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延伸至与所述一个托盘组件形成的制冰隔室的最上端相同或更高的地点。当所述延长部变长时,所述一个托盘组件的耐变形度可以增大。另外,所述一个托盘组件可以被配置为比所述另一个托盘组件与所述加热器隔开更多。所述一个托盘组件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部分的预定地点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耐变形加强部。所述一个托盘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比,离所述加热器更远。形成所述储存室的壁可以包括用于所述冷却器向所述储存室供应冷流(cold)的第一贯通孔。所述冰箱可以包括:托架,被形成所述储存室的壁支撑,所述托架包括支撑所述第一耐变形加强部及第二耐变形加强部中的至少一个耐变形加强部的面。所述托架可以包括形成有供通过了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冷流(cold)流动的第二贯通孔的第一壁。为了减小因所述加热器开启而制冰速度降低,所述第一贯通孔可以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靠近所述第二区域。为了减小因所述加热器开启而制冰速度降低,所述第一贯通孔可以配置在比所述第二贯通孔更上侧的位置。为使能够从所述另一个托盘组件容易地分离冰,所述冰箱可以进一步包括推进器,所述推进器具有形成有对所述冰或所述托盘组件的至少一面进行施压的面的第一边缘。所述托架可以包括固定所述推进器的第二壁。所述第二壁可以向与所述第一壁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壁可以从上侧越向下侧,越向远离经过所述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冰箱,其中,/n包括:/n储存室,用于保存食物;/n冷却器,用于向所述储存室供应冷流;/n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储存室内的温度;/n第一托盘组件,形成作为水因所述冷流而相变为冰的空间的制冰隔室的一部分;/n第二托盘组件,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另一部分,且连接在驱动部,使得在制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组件接触,在移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组件隔开;/n供水部,用于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水;/n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制冰隔室的水或冰的温度;/n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托盘组件和所述第二托盘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邻近地布置;以及/n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器及所述驱动部,/n所述控制部控制为,在所述制冰隔室的供水完毕之后,将所述第二托盘组件移动到制冰位置,之后使所述冷却器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冷流,/n所述控制部控制为,在所述制冰隔室中冰的生成完毕之后,为了取出所述制冰隔室的冰,使所述第二托盘组件向正方向移动到移冰位置后向反方向移动,/n所述控制部控制为,在移冰完毕之后,使所述第二托盘组件向反方向移动到供水位置后开始供水,/n所述控制部控制为,使所述加热器在所述冷却器供应冷流的至少一部分区间开启,从而使所述制冰隔室内部的水内溶解的气泡能够从生成冰的部分向液体状态的水侧移动而生成透明的冰,/n所述第一托盘组件及第二托盘组件中的一个托盘组件包括第一部分,使得在制冰过程开始后能够从所述一个托盘组件形成的制冰隔室向另一个托盘组件形成的制冰隔室方向生成冰,/n所述第一部分包括:/n第一面,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一部分;以及/n第一耐变形加强部,从所述第一面沿垂直方向远离所述加热器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02 KR 10-2018-0117819;20181002 KR 10-2018-011.一种冰箱,其中,
包括:
储存室,用于保存食物;
冷却器,用于向所述储存室供应冷流;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储存室内的温度;
第一托盘组件,形成作为水因所述冷流而相变为冰的空间的制冰隔室的一部分;
第二托盘组件,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另一部分,且连接在驱动部,使得在制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组件接触,在移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组件隔开;
供水部,用于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水;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制冰隔室的水或冰的温度;
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托盘组件和所述第二托盘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邻近地布置;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器及所述驱动部,
所述控制部控制为,在所述制冰隔室的供水完毕之后,将所述第二托盘组件移动到制冰位置,之后使所述冷却器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冷流,
所述控制部控制为,在所述制冰隔室中冰的生成完毕之后,为了取出所述制冰隔室的冰,使所述第二托盘组件向正方向移动到移冰位置后向反方向移动,
所述控制部控制为,在移冰完毕之后,使所述第二托盘组件向反方向移动到供水位置后开始供水,
所述控制部控制为,使所述加热器在所述冷却器供应冷流的至少一部分区间开启,从而使所述制冰隔室内部的水内溶解的气泡能够从生成冰的部分向液体状态的水侧移动而生成透明的冰,
所述第一托盘组件及第二托盘组件中的一个托盘组件包括第一部分,使得在制冰过程开始后能够从所述一个托盘组件形成的制冰隔室向另一个托盘组件形成的制冰隔室方向生成冰,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
第一面,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一部分;以及
第一耐变形加强部,从所述第一面沿垂直方向远离所述加热器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一个托盘组件比所述另一个托盘组件更远离所述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一个托盘组件包括从所述第一部分的预定地点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耐变形加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中,
还包括:
托架,被形成所述储存室的壁支撑,
所述托架包括支撑所述第一耐变形加强部及第二耐变形加强部中的至少一个耐变形加强部的支撑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一个托盘组件包括:
第一区域;以及
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比,离所述加热器更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
形成所述储存室的壁包括用于所述冷却器向所述储存室供应冷流的第一贯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中,
还包括:
托架,被形成所述储存室的壁支撑,
所述托架包括形成有供通过了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冷流流动的第二贯通孔的第一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第一贯通孔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靠近第二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第一贯通孔位于比所述第二贯通孔更上侧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中,
进一步包括推进器,所述推进器具有形成有对所述冰或所述托盘组件的至少一面进行施压的面的第一边缘,以能够从所述另一个托盘组件容易地分离冰,
所述托架包括固定所述推进器的第二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第二壁向与所述第一壁交叉的方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第二壁从上侧越向下侧,越向远离经过所述制冰隔室的中心的垂直方向中心线的方向倾斜地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中,
在所述第二壁设置强度加强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中,
在所述强度加强构件的耐变形度中,设置所述推进器的位置的上侧部分的耐变形度大于设置所述推进器的位置的下侧部分的耐变形度。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勋李旭镛孙圣均李东埙廉昇燮裴容浚朴钟瑛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