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53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光模块,其包括一基板、多个发光组件以及一信号控制器。基板包括一本体、多个控制电路以及内建在本体内的多个接地电路。每一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结构。信号控制器设置在本体上。多个发光组件彼此相邻设置而使得多个发光组件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结构排列成一像素数组。基板包括分别电性连接于多个发光组件的多个信号接点,多个信号接点电性连接于信号控制器。基板的上表面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区域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区域,多个信号接点设置在第一侧区域而不设置在第二侧区域,或者多个信号接点设置在第二侧区域而不设置在第一侧区域。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发光模块能提升发光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结构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发光装置都设有多个发光单元,然而,多个发光单元都集中设置于发光装置的电路板的中心处,使得光束较为集中,进而导致发光效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光模块。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光模块,其包括一基板、多个发光组件以及一信号控制器。所述基板包括一本体以及内建在所述本体内的多个接地电路,多个控制电路内建在所述本体内或者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每一所述控制电路具有裸露在所述本体外的一导电接点,每一所述接地电路具有裸露在所述本体外的一接地接点。每一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结构,每一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具有电性连接于所述导电接点的一第一电极端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接地接点的一第二电极端。所述信号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其中,多个所述发光组件彼此相邻设置而使得多个所述发光组件的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排列成一像素数组。其中,所述基板包括分别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发光组件的多个信号接点,多个所述信号接点电性连接于所述信号控制器。其中,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区域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区域,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区域而不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区域,或者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区域而不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区域。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其中一所述第一侧区域上,而另外一所述第一侧区域与两个所述第二侧区域为没有设置所述信号接点的一接点净空区,其中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在所述接点净空区上。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其中一所述第二侧区域上,而另外一所述第二侧区域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区域为没有设置所述信号接点的一接点净空区,其中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在所述接点净空区上。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没有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其中一所述第一侧区域上,其中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在没有所述信号接点的另外一所述第一侧区域上,另外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在没有所述信号接点的两个所述第二侧区域上。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没有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其中一所述第二侧区域上,其中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在没有所述信号接点的另外一所述第二侧区域上,另外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在没有所述信号接点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区域上。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光模块,其包括一基板、多个发光组件以及一信号控制器。所述基板包括多个控制电路。每一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结构,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分别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控制电路。所述信号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其中,多个所述发光组件彼此相邻设置而使得多个所述发光组件的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排列成一像素数组。其中,所述基板包括分别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发光组件的多个信号接点,多个所述信号接点电性连接于所述信号控制器。其中,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区域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区域,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区域而不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区域,或者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区域而不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区域。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其中一所述第一侧区域上,而另外一所述第一侧区域与两个所述第二侧区域为没有设置所述信号接点的一接点净空区,其中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在所述接点净空区上。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其中一所述第二侧区域上,而另外一所述第二侧区域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区域为没有设置所述信号接点的一接点净空区,其中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在所述接点净空区上。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没有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其中一所述第一侧区域上,其中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在没有所述信号接点的另外一所述第一侧区域上,另外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在没有所述信号接点的两个所述第二侧区域上。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没有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其中一所述第二侧区域上,其中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在没有所述信号接点的另外一所述第二侧区域上,另外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在没有所述信号接点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区域上。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发光模块,其能通过“所述基板包括多个控制电路”、“每一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结构,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分别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控制电路”、“所述信号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多个所述发光组件彼此相邻设置而使得多个所述发光组件的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排列成一像素数组”、“所述基板包括分别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发光组件的多个信号接点,多个所述信号接点电性连接于所述信号控制器”以及“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区域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区域,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区域而不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区域,或者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区域而不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区域”的技术方案,以提升发光的效率。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第一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第二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有关“发光模块”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第一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模块Z,其包括一基板1、多个发光组件2以及一信号控制器3。首先,配合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基板1包括了本体10以及多个接地电路12,多个控制电路11与多个接地电路12内建在本体10内,特别是多个控制电路11也可以设置在本体10上(也就是说,控制电路11可以预先制作完成后,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n一基板,所述基板包括一本体以及内建在所述本体内的多个接地电路,多个控制电路内建在所述本体内或者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每一所述控制电路具有裸露在所述本体外的一导电接点,每一所述接地电路具有裸露在所述本体外的一接地接点;/n多个发光组件,每一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结构,每一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具有电性连接于所述导电接点的一第一电极端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接地接点的一第二电极端;以及/n一信号控制器,所述信号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n其中,多个所述发光组件彼此相邻设置而使得多个所述发光组件的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排列成一像素数组;/n其中,所述基板包括分别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发光组件的多个信号接点,多个所述信号接点电性连接于所述信号控制器;/n其中,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区域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区域,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区域而不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区域,或者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区域而不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21 TW 1081379001.一种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
一基板,所述基板包括一本体以及内建在所述本体内的多个接地电路,多个控制电路内建在所述本体内或者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每一所述控制电路具有裸露在所述本体外的一导电接点,每一所述接地电路具有裸露在所述本体外的一接地接点;
多个发光组件,每一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结构,每一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具有电性连接于所述导电接点的一第一电极端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接地接点的一第二电极端;以及
一信号控制器,所述信号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其中,多个所述发光组件彼此相邻设置而使得多个所述发光组件的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排列成一像素数组;
其中,所述基板包括分别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发光组件的多个信号接点,多个所述信号接点电性连接于所述信号控制器;
其中,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区域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区域,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区域而不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区域,或者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区域而不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其中一所述第一侧区域上,而另外一所述第一侧区域与两个所述第二侧区域为没有设置所述信号接点的一接点净空区,其中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在所述接点净空区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其中一所述第二侧区域上,而另外一所述第二侧区域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区域为没有设置所述信号接点的一接点净空区,其中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在所述接点净空区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没有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其中一所述第一侧区域上,其中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在没有所述信号接点的另外一所述第一侧区域上,另外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在没有所述信号接点的两个所述第二侧区域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信号接点设置在没有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其中一所述第二侧区域上,其中一部分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建硕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爱司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