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培鹏专利>正文

一种热泵机组的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852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泵机组的降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泵机组的降温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插接有喷水装置,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水管,所述水管远离通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下方设置有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的下方的固定连接有积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热泵机组的外围设置外壳和在外壳内部设立的喷水装置,可以对内部的热泵机组进行降温,在热泵机组的上方悬挂的喷口,将水喷成雾状,加快了热泵机组的降温速度,设置在外围的外壳还可以将雾水最大程度的保存在外壳内,外壳还开设了冷却送风口与冷却回风口,增加空气的流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机组的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泵机组的降温装置
,特别是一种热泵机组的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建筑中相当一部分已经使用了清洁环保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能有效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全球变暖等问题。地源热泵机组部分一般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等成品组件,但是近年来,伴随着中央空调的普及,诸多的建筑采用中央空调系统,中央空调的风冷热泵机组,在夏季高温情况下,热泵机组工作持续时间长,热泵机组工作区空气温度会持续高升,热泵内部的散热不佳,热泵的高温影响着热泵的效率。故而提出了以下现存缺点:1、目前中央空调的风冷热泵机组尤其在夏天持续工作时,气温持续高升,使得内部散热较慢;2、现有的降温装置降温效果不佳,且后续处理不够妥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热泵机组的降温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泵机组的降温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水管,所述水管远离通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下方设置有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的下方的固定连接有积水槽。可选的,所述外壳设置在热泵机组的外围,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冷却送风口,相对应的另一侧开设有冷却回风口,所述冷却送风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扇,所述冷却回风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扇,所述冷却回风口与冷却送风口均为两个,所述冷却回风口与冷却送风口相对应的设置在外壳的两侧。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外部开设有利风排槽,所述利风排槽有两个,所述利风排槽均设置在冷却送风口与冷却回风口的下方。可选的,所述水管连通外部水源,所述喷水管为方形管,所述喷水管下方设置喷头的数量为三个。可选的,所述热泵机组的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积水槽,所述积水槽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积水槽的内腔相通。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在热泵机组的外围设置外壳,将热泵机组罩在外壳内,通过在外壳内部设立的喷水装置,对内部的热泵机组进行降温,在热泵机组的上方悬挂的喷口,将水喷成雾状,加快了热泵机组的降温速度,设置在外围的外壳还可以将雾水最大程度的保存在外壳内,外壳还开设了冷却送风口与冷却回风口,增加空气的流动性。2、在热泵机组的周围固定连接得有积水槽,将喷在热泵机组未能蒸发的水滴收集在积水槽中,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同时在节约资源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解决了降温装置在后续处理不妥当的问题,通过设立外壳、喷水管、喷头、积水槽、冷却送风口、冷却回风口,这些组件充分解决了热泵机组的散热慢的问题,提高降温装置的降温性,也处理了后续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喷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3-热泵机组,4-积水槽,101-通孔,102-冷却送风孔,103-冷却回风口,104-利风排槽,201-水管,202-喷水管,203-喷口,1021-第一风扇,1031-第二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5所示,一种热泵机组的降温装置,它包括外壳1,通过在热泵机组3的外围设置外壳1,将热泵机组3罩在外壳1内,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01,通孔101插接有喷水装置,通过在外壳1内部设立的喷水装置,对内部的热泵机组3进行降温,通孔101的内部插接有水管201,水管201远离通孔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水管202,喷水管20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喷头203,喷头203的下方设置有热泵机组3,在热泵机组3的上方悬挂的喷口203,将水喷成雾状,加快了热泵机组3的降温速度,热泵机组3的下方的固定连接有积水槽4将喷在热泵机组3未能蒸发的水滴收集在积水槽4中,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同时在节约资源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解决了降温装置在后续处理不妥当的问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外壳1设置在热泵机组3的外围,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冷却送风口102,相对应的另一侧开设有冷却回风口103,冷却送风口1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扇1021,冷却回风口10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扇1031,冷却回风口103与冷却送风口102均为两个,两者相对应的开设在外壳1的两侧,设置在外围的外壳1还可以将雾水最大程度的保存在外壳1内,外壳1还开设了冷却送风口102与冷却回风口103,增加空气的流动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外壳1设置在热泵机组3的开设有冷却回风口103,冷却送风口1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扇1021,冷却回风口10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扇1031,冷却回风口103与冷却送风口102均为两个,冷却回风口103与冷却送风口102相对应的设置在外壳1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外壳1的外部开设有利风排槽104,利风排槽104有两个,利风排槽104均设置在冷却送风口102与冷却回风口103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喷水装置的水管201连通外部水源,喷水管202为方形管,喷水管202的下方设置喷头203的数量为三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热泵机组3的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积水槽4,积水槽4的数量为四个,每个积水槽4的内腔相通。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当热泵机3组温度升高时,在喷头203的作用下雾水喷出到热泵机组2的上方进行降温,当多余的雾水不能蒸发时会凝结流到下方的积水槽4中,外壳1的冷却送风口102与冷却回风口103设置的风扇1021转动增加内部空气流通性。综上所述:通过在热泵机组3的外围设置外壳1,将热泵机组3罩在外壳1内,通过在外壳1内部设立的喷水装置,对内部的热泵机组3进行降温,在热泵机组3的上方悬挂的喷口203,将水喷成雾状,加快了热泵机组3的降温速度,设置在外围的外壳1还可以将雾水最大程度的保存在外壳1内,外壳1还开设了冷却送风口102与冷却回风口103,增加空气的流动性,在热泵机组3的周围固定连接得有积水槽4,将喷在热泵机组3未能蒸发的水滴收集在积水槽4中,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同时在节约资源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解决了降温装置在后续处理不妥当的问题,通过设立外壳1、喷水管202、喷头203、积水槽4、冷却送风口102、冷却回风口103,这些组件充分解决了热泵机组3的散热慢的问题,提高降温装置的降温性,也处理了后续工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机组的降温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01),所述通孔(101)的内部插接有水管(201),所述水管(201)远离通孔(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水管(202),所述喷水管(20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喷头(203),所述喷头(203)的下方设置有热泵机组(3),所述热泵机组(3)的下方的固定连接有积水槽(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机组的降温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01),所述通孔(101)的内部插接有水管(201),所述水管(201)远离通孔(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水管(202),所述喷水管(20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喷头(203),所述喷头(203)的下方设置有热泵机组(3),所述热泵机组(3)的下方的固定连接有积水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机组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设置在热泵机组(3)的外围,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冷却送风口(102),所述外壳(1)的另一侧开设有冷却回风口(103),所述冷却送风口(1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扇(1021),所述冷却回风口(10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扇(1031),所述冷却回风口(103)与冷却送风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培鹏
申请(专利权)人:沈培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