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工程基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47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基站,包括基站底座、底部安装架、上位杆体架、主体杆和顶部基站,所述底部安装架安装在基站底座上方,所述主体杆通过上位杆体架安装在底部安装架上方,所述顶部基站底部与主体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基站底座内部设置有内连支撑座,所述基站底座中部设置有中部站体安装架,所述中部站体安装架中心设置有安装桩体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工程技术领域。该通信工程基站,解决了基站的底座容易因为形变导致其损坏,使得其寿命降低,并且基站内部输送的线缆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均匀分布在基站底座内部,使得装置可以吸收各个方向的应力,错落散热鳍片将外部的冷气流最大程度的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工程基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工程
,具体为一种通信工程基站。
技术介绍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多数的基站天线都是通过多个卡箍安装到通讯塔支架上,由于基站天线的信号覆盖范围受到其安装高度的影响,因此在需要改变天线信号覆盖范围的时,都是通过反复的安装和拆卸卡箍再调节基站天线的安装位置,但是现有的基站基站底座作为承担整个基站压力的位置,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小型基站的底座容易因为形变导致其损坏,使得其寿命降低,并且基站内部输送的线缆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工程基站,解决了基站的底座容易因为形变导致其损坏,使得其寿命降低,并且基站内部输送的线缆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通信工程基站,包括基站底座、底部安装架、上位杆体架、主体杆和顶部基站,所述底部安装架安装在基站底座上方,所述主体杆通过上位杆体架安装在底部安装架上方,所述顶部基站底部与主体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基站底座内部设置有内连支撑座,所述基站底座中部设置有中部站体安装架,所述中部站体安装架中心设置有安装桩体槽,所述基站底座外部套环内部设置有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所述安装桩体槽两侧设置有外连加强筋,所述内连支撑座内部两边侧设置有弧形加强筋,所述弧形加强筋中心位置设置有应力内缓架,整体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基站底座作为承担整个基站压力的位置,内部结构通过多组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相互配合固定,使得装置在出现应力集中的时候可以迅速的将应力分散到每个装置,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基站主体也更加的稳定。优选的,所述基站底座边侧位于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之间的位置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和弧形凹槽均匀分布在基站底座的边侧内环,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均匀分布在基站底座内部,使得装置可以吸收各个方向的应力。优选的,所述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包括支撑外架和吸收外架,所述吸收外架内部两侧设置有弧形形变架,所述弧形形变架之间通过刚性加强筋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外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心加强隔离架,所述支撑外架内侧对应弧形形变架的位置设置有半弧应力吸收架,所述刚性加强筋架两侧对应半弧应力吸收架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梭形缓冲架,所述梭形缓冲架安装在半弧应力吸收架内侧,且所述梭形缓冲架与半弧应力吸收架内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弧形形变架内部设置有内部通过弧形弹性片固定连接有内连圆形架,所述内连圆形架外侧通过连接板与半弧应力吸收架固定连接,基座发生左右两侧形变的时候,弧形形变架配合内部的弧形弹性片将边侧的应力转化为内连圆形架和连接板左右移动的力,并且配合半弧应力吸收架及其梭形缓冲架将左右边侧应力吸收,出现前后边侧应力的时候,弧形形变架配合半弧应力吸收架及其梭形缓冲架可以直接对其应力进行吸收。优选的,所述上位杆体架包括管体架,所述主体杆底部与管体架固定连接,所述管体架外侧开设有散热外孔,所述管体架底部设置有底架对接头,所述底架对接头下方与底部安装架之间设置有缓冲垫。优选的,所述管体架内侧壁设置有错落散热鳍片,所述错落散热鳍片位于管体架内侧上方,所述管体架内部靠下的位置设置有偏心气流轮盘,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外侧的风流会从上方的散热外孔吹入之后,通过错落散热鳍片将外部的冷气流最大程度的利用,并且装置下方的偏心气流轮盘可以有效的增加气流行程,实现内部多位置降温的目的。(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工程基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一)、该通信工程基站,整体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基站底座作为承担整个基站压力的位置,内部结构通过多组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相互配合固定,使得装置在出现应力集中的时候可以迅速的将应力分散到每个装置,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基站主体也更加的稳定。(二)、该通信工程基站,基座发生左右两侧形变的时候,弧形形变架配合内部的弧形弹性片将边侧的应力转化为内连圆形架和连接板左右移动的力,并且配合半弧应力吸收架及其梭形缓冲架将左右边侧应力吸收,出现前后边侧应力的时候,弧形形变架配合半弧应力吸收架及其梭形缓冲架可以直接对其应力进行吸收。(三)、该通信工程基站,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均匀分布在基站底座内部,使得装置可以吸收各个方向的应力。(四)、该通信工程基站,基站在运行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外侧的风流会从上方的散热外孔吹入之后,通过错落散热鳍片将外部的冷气流最大程度的利用,并且装置下方的偏心气流轮盘可以有效的增加气流行程,实现内部多位置降温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站底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位杆体架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位杆体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站底座、2底部安装架、3上位杆体架、31管体架、32底架对接头、33缓冲垫、34散热外孔、35错落散热鳍片、36偏心气流轮盘、4主体杆、5顶部基站、6内连支撑座、7中部站体安装架、8安装桩体槽、9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91支撑外架、92吸收外架、93弧形形变架、94刚性加强筋架、95内连圆形架、96连接板、97半弧应力吸收架、98梭形缓冲架、99中心加强隔离架、10外连加强筋、11应力内缓架、12弧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工程基站,包括基站底座1、底部安装架2、上位杆体架3、主体杆4和顶部基站5,底部安装架2安装在基站底座1上方,主体杆4通过上位杆体架3安装在底部安装架2上方,顶部基站5底部与主体杆4顶端固定连接,基站底座1内部设置有内连支撑座6,基站底座1中部设置有中部站体安装架7,中部站体安装架7中心设置有安装桩体槽8,基站底座1外部套环内部设置有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9,安装桩体槽8两侧设置有外连加强筋10,内连支撑座6内部两边侧设置有弧形加强筋,弧形加强筋中心位置设置有应力内缓架11,整体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基站底座1作为承担整个基站压力的位置,内部结构通过多组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9相互配合固定,使得装置在出现应力集中的时候可以迅速的将应力分散到每个装置,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基站主体也更加的稳定。基站底座1边侧位于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9之间的位置开设有弧形凹槽12,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9和弧形凹槽12均匀分布在基站底座1的边侧内环,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9均匀分布在基站底座1内部,使得装置可以吸收各个方向的应力。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工程基站,包括基站底座(1)、底部安装架(2)、上位杆体架(3)、主体杆(4)和顶部基站(5),所述底部安装架(2)安装在基站底座(1)上方,所述主体杆(4)通过上位杆体架(3)安装在底部安装架(2)上方,所述顶部基站(5)底部与主体杆(4)顶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底座(1)内部设置有内连支撑座(6),所述基站底座(1)中部设置有中部站体安装架(7),所述中部站体安装架(7)中心设置有安装桩体槽(8),所述基站底座(1)外部套环内部设置有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9),所述安装桩体槽(8)两侧设置有外连加强筋(10),所述内连支撑座(6)内部两边侧设置有弧形加强筋,所述弧形加强筋中心位置设置有应力内缓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工程基站,包括基站底座(1)、底部安装架(2)、上位杆体架(3)、主体杆(4)和顶部基站(5),所述底部安装架(2)安装在基站底座(1)上方,所述主体杆(4)通过上位杆体架(3)安装在底部安装架(2)上方,所述顶部基站(5)底部与主体杆(4)顶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底座(1)内部设置有内连支撑座(6),所述基站底座(1)中部设置有中部站体安装架(7),所述中部站体安装架(7)中心设置有安装桩体槽(8),所述基站底座(1)外部套环内部设置有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9),所述安装桩体槽(8)两侧设置有外连加强筋(10),所述内连支撑座(6)内部两边侧设置有弧形加强筋,所述弧形加强筋中心位置设置有应力内缓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底座(1)边侧位于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9)之间的位置开设有弧形凹槽(12),所述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9)和弧形凹槽(12)均匀分布在基站底座(1)的边侧内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阶梯加固装置(9)包括支撑外架(91)和吸收外架(92),所述吸收外架(92)内部两侧设置有弧形形变架(93),所述弧形形变架(93)之间通过刚性加强筋架(9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溢非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