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物联网领域硬件节点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833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网领域硬件节点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所有硬件节点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并根据硬件节点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判断该硬件节点的工作权重,随后根据工作权重对硬件节点进行分级休眠;S2:在休眠过程中,采用跟踪动态信号的方式实时监测节点传感器的休眠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节点的权重对节点进行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从而充分保证节点的分级自适应睡眠、同步唤醒及协同工作运行,同时有效降低节点能耗,并便于工人进行维护和管理,解决了目前在架空输电线组网中,由于硬件节点存在功耗大且难以维护的缺陷,不仅造成电力的浪费,同时给输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物联网领域硬件节点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
,具体为一种电力物联网领域硬件节点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行业的大力发展和泛在电力物联网设备的广泛推广不同条件区域的架空输电线路越来越多,输电站点的传感网络维护和安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架空输电线路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长期暴露在野外,点多面广。由于环境、技术和机制等影响,架空输电线路存在组网方式不灵活、维护工作量大、设备智能化不足等缺点。因此,亟需改变电力生产管理模式,用超低功耗的休眠节点取代原有难以维护且功耗大的节点,实现输电站系统与设备的长期免维护易管理。接入层休眠技术。目前广泛研究的适用于传感器网络的MAC(多址接入控制)协议可以分成两类;基于冲突的MAC协议和基于无冲突时分多址接入TDMA的MAC协议。前者的典型代表有IEEE802.11、S-MAC、T-MAC,后者的典型代表有D-MAC、DEANA。基于冲突的MAC协议,均采用具备碰撞避免功能的载波侦听多址CSMA/CA协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物联网领域硬件节点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方法,其能够根据节点的权重对节点进行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从而充分保证节点的分级自适应睡眠、同步唤醒及协同工作运行,同时有效降低节点能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物联网领域硬件节点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所有硬件节点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并根据硬件节点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判断该硬件节点的工作权重,随后根据工作权重对硬件节点进行分级休眠;S2:在休眠过程中,采用跟踪动态信号的方式实时监测节点传感器的休眠状态,并将动态信号传输给主节点;S3:主节点收到动态信号后,根据硬件节点所处的状态,使用多种时钟源为节点提供同步参考;S4:在硬件节点出现时延误差时,采用时延补偿算法矫正节点的时钟信号。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获取的信息和数据包括主从节点跳数、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数据重要程度。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传输数据重要程度越高的节点,其权重越高。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获取的信息和数据还包括硬件节点的具体设备和工作性质。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每一级的传感器节点发送少量的动态信号。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在节点处于休眠状态下,采用内部振荡电路提供时钟源。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在节点工作状态下,采用外部晶振或其他形式的外部时钟提供时钟。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在节点组网状态下,节点借助内部泛洪广播的同时,使用内部时钟电路作为矫正补充。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时延补偿后的从节点将自身的信息反馈给主节点,并由主节点进行确认。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从节点采用逐级发送的方式将自身的信息反馈给主节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能够根据节点的权重对节点进行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从而充分保证节点的分级自适应睡眠、同步唤醒及协同工作运行,同时有效降低节点能耗,并便于工人进行维护和管理,解决了目前在架空输电线组网中,由于硬件节点存在功耗大且难以维护的缺陷,不仅造成电力的浪费,同时给输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带来不便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电力物联网领域硬件节点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所有硬件节点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并根据硬件节点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判断该硬件节点的工作权重,随后根据工作权重对硬件节点进行分级休眠;S2:在休眠过程中,采用跟踪动态信号的方式实时监测节点传感器的休眠状态,并将动态信号传输给主节点;S3:主节点收到动态信号后,根据硬件节点所处的状态,使用多种时钟源为节点提供同步参考;S4:在硬件节点出现时延误差时,采用时延补偿算法矫正节点的时钟信号。实施例一:一种电力物联网领域硬件节点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所有硬件节点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并根据硬件节点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判断该硬件节点的工作权重,随后根据工作权重对硬件节点进行分级休眠,其中获取的信息和数据包括主从节点跳数、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数据重要程度,通过获取硬件节点的各项信息和数据,从而对节点的权重进行判定;S2:在休眠过程中,采用跟踪动态信号的方式实时监测节点传感器的休眠状态,并将动态信号传输给主节点,其中每一级的传感器节点发送少量的动态信号,其能够高效减小节点能耗,同时采用动态信号的方式,其能够更加灵活的实现节点睡眠和唤醒;S3:主节点收到动态信号后,根据硬件节点所处的状态,使用多种时钟源为节点提供同步参考,其中在节点处于休眠状态下,采用内部振荡电路提供时钟源;S4:在硬件节点出现时延误差时,采用时延补偿算法矫正节点的时钟信号,其中时延补偿后的从节点将自身的信息反馈给主节点,并由主节点进行确认,以便主节点能够对从节点的时钟和工作状态进行确认,确保时钟不会出现差错。实施例二:一种电力物联网领域硬件节点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所有硬件节点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并根据硬件节点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判断该硬件节点的工作权重,随后根据工作权重对硬件节点进行分级休眠,其中获取的信息和数据包括主从节点跳数、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数据重要程度,通过硬件节点的各项信息和数据,从而对节点的权重进行判定,且传输数据重要程度越高的节点,其权重越高,通过节点传输数据重要性,从而判定该节点的权重;S2:在休眠过程中,采用跟踪动态信号的方式实时监测节点传感器的休眠状态,并将动态信号传输给主节点,其中每一级的传感器节点发送少量的动态信号,其能够高效减小节点能耗,同时采用动态信号的方式,更加灵活的实现节点睡眠和唤醒;S3:主节点收到动态信号后,根据硬件节点所处的状态,使用多种时钟源为节点提供同步参考,其中在节点处于休眠状态下,采用内部振荡电路提供时钟源,同时在节点工作状态下,采用外部晶振或其他形式的外部时钟提供时钟;S4:在硬件节点出现时延误差时,采用时延补偿算法矫正节点的时钟信号,其中时延补偿后的从节点将自身的信息反馈给主节点,并由主节点进行确认,以便主节点能够对从节点的时钟和工作状态进行确认,确保时钟不会出现差错,同时从节点采用逐级发送的方式将自身的信息反馈给主节点,用以减少能耗。实施例三:一种电力物联网领域硬件节点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所有硬件节点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并根据硬件节点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判断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物联网领域硬件节点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获取所有硬件节点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并根据硬件节点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判断该硬件节点的工作权重,随后根据工作权重对硬件节点进行分级休眠;/nS2:在休眠过程中,采用跟踪动态信号的方式实时监测节点传感器的休眠状态,并将动态信号传输给主节点;/nS3:主节点收到动态信号后,根据硬件节点所处的状态,使用多种时钟源为节点提供同步参考;/nS4:在硬件节点出现时延误差时,采用时延补偿算法矫正节点的时钟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物联网领域硬件节点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所有硬件节点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并根据硬件节点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判断该硬件节点的工作权重,随后根据工作权重对硬件节点进行分级休眠;
S2:在休眠过程中,采用跟踪动态信号的方式实时监测节点传感器的休眠状态,并将动态信号传输给主节点;
S3:主节点收到动态信号后,根据硬件节点所处的状态,使用多种时钟源为节点提供同步参考;
S4:在硬件节点出现时延误差时,采用时延补偿算法矫正节点的时钟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物联网领域硬件节点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获取的信息和数据包括主从节点跳数、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数据重要程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物联网领域硬件节点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传输数据重要程度越高的节点,其权重越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物联网领域硬件节点分级自适应同步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获取的信息和数据还包括硬件节点的具体设备和工作性质。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晓雅张涛磊陈盼谭冲陆鹤丹刘洪卞季晨张雨杨胡群超张明赫许小磊贠超郑敏杨晓琨杜大才唐培耀鲍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遨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