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随访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799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随访管理系统,属于医疗信息化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登录模块、数据库、分配模块、预测模块、监督模块、推送模块、随访区块链网络;所述登录模块用于多方用户进行登录;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相关数据;所述分配模块用于根据随访者特征对随访内容和方式进行预测分配;所述预测模块用于对随访结果进行预测;所述监督模块用于对系统的各工作单元进行监督管理;所述推送模块用于将各种信息推送给受试者;所述随访区块链网络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的保存和处理,以及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分享,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随访效率和成功率,减少了工作人员工作量,同时加强了数据存储的私密性和完整性,保证了数据分享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随访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信息化
,具体为一种临床随访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访是指医院对曾在医院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进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随着科技和生活的不断发展,随访的方式也逐渐增多,有效地利用随访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前后水平和医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多样的随访方式可以让医生进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同时方便医生对病人进行跟踪观察,可是目前大多数技术都只是对随访的时间和周期进行预测,而由患者自主选择随访方式,因此经常出现大量患者出现在门诊,导致门诊爆满;另有一些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无法认清,采取电话沟通方式,而医生也无法准确判断,从而造成随访的不准确,不利于医学工作的开展,难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随访数据的储存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事情,因为数据中附带有大量的患者个人隐私信息,同时也附带有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如果被其他医疗机构或不法分子非法盗取,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不可估量,因此急需一种能够保证数据存储和分享过程中不被盗取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随访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随访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登录模块、数据库、分配模块、预测模块、监督模块、推送模块、随访区块链网络;所述登录模块用于多方用户进行登录,利用登录密钥进行第一步管控,实现系统的私密性,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窃取数据;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相关数据;所述分配模块用于根据随访者特征对随访内容和方式进行预测分配,以实现人工智能,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随访效率;所述预测模块用于对随访结果进行预测,以及时更改随访策略,提高随访效果;所述监督模块用于对系统的各工作单元进行监督管理,以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改进和提高临床医疗方案提供参考;所述推送模块用于将各种信息推送给受试者,以保证受试者接收到各类提醒;所述随访区块链网络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的保存和处理,以及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分享,以实现数据的私密性、完整性与可溯源,并且保证数据分享时不被恶意窃取。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登录模块登录用户包括研究者用户、研究护士用户、项目管理人用户;每个用户拥有不同的登录密钥和各自的平台权限,保证多角色多用户可以安全使用;所述研究者用户拥有查阅、修改、提交相关数据的权限;所述研究护士用户拥有提交相关数据的权限;所述项目管理人用户对负责项目拥有全部权限。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配模块包括调取单元、分配单元;所述调取单元用于调取系统中的相关数据;所述分配单元根据患者个人特征与门诊情况进行分配随访方式;所述患者个人特征包括病症等级、年龄、家庭距离;所述病症等级分为三级,包括A+、A、A-;所述年龄等级分为四级,包括B++、B+、B、B-;所述家庭距离等级分为三级,包括C+、C、C-;所述门诊情况分为三级,包括D+、D、D-;其中,A+定义为患者疾病情况糟糕或缺乏行动能力;例如脑中风患者、骨病患者等;A定义为患者情况一般,但需要医生当面诊断;例如植入心脏起搏器或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患者等;A-定义为患者情况轻;例如风寒患者等;B++定义为70周岁以上的老年患者;B+定义为50--70周岁的中老年患者;B定义为30--50周岁的中年患者;B-定义为30周岁以下的青年患者及幼儿;C+定义为家庭距离远、交通不方便的患者;例如山区或村镇患者;C定义为家庭距离远、交通方便的患者;例如市区边缘患者;C-定义为家庭距离近的患者;例如医院附近患者;D+定义为门诊冷清状态;D定义为门诊繁忙状态;D-定义为门诊爆满状态;所述随访方式包括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网络随访、家庭随访;在随访方式分配中,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自动分配;S1-1、患者个人特征中存在A+时,分配为家庭随访;S1-2、患者个人特征中存在A时,达到分值R分配为家庭随访,否则分配为门诊随访;S1-3、患者个人特征中存在B+或B++时,不分配网络随访;S1-4、患者个人特征分值为R时,系统分配家庭随访;S1-5、患者个人特征分值为S时,系统分配门诊随访;S1-6、患者个人特征分值为T时,系统分配网络随访或电话随访。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预测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单元、输出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数据库数据对随访成功完成的概率进行预测,根据公式:其中,f(I家庭)+f(I门诊)+f(I电话)+f(I网络)=1,m1+m2+m3+m4=n;P代表随访成功完成概率值,f(I家庭)代表家庭随访成功完成的权值,f(I门诊)代表门诊随访成功完成的权值,f(I电话)代表电话随访成功完成的权值,f(I网络)代表网络随访成功完成的权值;m1代表家庭随访的总体数量,Xa代表在所有家庭随访中第a个家庭随访成功完成概率值;m2代表门诊随访的总体数量,Xb代表在所有门诊随访中第b个门诊随访成功完成概率值;m3代表电话随访的总体数量,Xc代表在所有电话随访中第c个电话随访成功完成概率值;m4代表网络随访的总体数量,Xd代表在所有网络随访中第d个网络随访成功完成概率值;所述输出单元将数据处理单元结果进行记录和输出。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监督模块包括监督单元、更新单元;所述监督单元用于对随访进行监督,包括已完成,即随访成功完成、待完成,即当前时间大于等于计划随访时间、未开始,即当前时间小于计划随访时间、已失效,即随访失败;所述更新单元用于对随访方式分值进行调整,设置更新阈值N;根据公式:Ni=β*V+λ*P其中,β、λ为预测参数,V为历史数据中随访成功完成概率的平均值;当Ni>N时,调整随访方式分配分值。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监督单元中已失效原因包括受试者通讯方式更改,无法联系;受试者出现伤残、死亡、住院、危机生命的情况;受试者无故退出,不予配合。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推送模块包括推送时间单元、推送内容单元;所述推送时间单元包括早餐时间U早、午餐时间U午、晚餐时间U晚、睡觉时间U睡;所述推送内容单元包括随访提醒推送、日记卡推送、调查问卷推送、用药提醒推送、健康宣教提醒推送,保证受试者及时接收到各种讯息。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用药提醒推送时间根据用药时间和方式,例如饭前用药还是饭后用药,设置为在早餐时间U早或午餐时间U午或晚餐时间U晚的前G1小时内进行推送;所述日记卡推送时间设置为早餐时间U早或午餐时间U午或晚餐时间U晚的后G2小时内进行推送,用于填写相关用药;所述调查问卷推送时间设置为U问;其中U早+G2<U问<U午-G1;所述随访提醒推送时间设置为U随;其中U午+G2<U问<U晚-G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随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登录模块、数据库、分配模块、预测模块、监督模块、推送模块、随访区块链网络;/n所述登录模块的输出端与分配模块输入端相连;所述分配模块输出端与预测模块输入端相连;所述分配模块与监督模块相连;所述预测模块输出端与监督模块输入端相连;所述监督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库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数据库的输出端与预测模块、推送模块、随访区块链网络的输入端相连;/n所述登录模块用于多方用户进行登录;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相关数据;所述分配模块用于根据随访者特征对随访内容和方式进行预测分配;所述预测模块用于对随访结果进行预测;所述监督模块用于对系统的各工作单元进行监督管理;所述推送模块用于将各种信息推送给受试者;所述随访区块链网络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的保存和处理,以及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分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随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登录模块、数据库、分配模块、预测模块、监督模块、推送模块、随访区块链网络;
所述登录模块的输出端与分配模块输入端相连;所述分配模块输出端与预测模块输入端相连;所述分配模块与监督模块相连;所述预测模块输出端与监督模块输入端相连;所述监督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库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数据库的输出端与预测模块、推送模块、随访区块链网络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登录模块用于多方用户进行登录;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相关数据;所述分配模块用于根据随访者特征对随访内容和方式进行预测分配;所述预测模块用于对随访结果进行预测;所述监督模块用于对系统的各工作单元进行监督管理;所述推送模块用于将各种信息推送给受试者;所述随访区块链网络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的保存和处理,以及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分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随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模块的登录用户包括研究者用户、研究护士用户、项目管理人用户;每个用户拥有不同的登录密钥和各自的平台权限;
所述研究者用户拥有查阅、修改、提交相关数据的权限;所述研究护士用户拥有提交相关数据的权限;所述项目管理人用户对项目拥有全部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随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包括调取单元、分配单元;
所述调取单元用于调取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
所述分配单元根据患者个人特征与门诊情况进行分配随访方式;
所述患者个人特征包括病症等级、年龄、家庭距离;
所述病症等级分为三级,包括A+、A、A-;所述年龄等级分为四级,包括B++、B+、B、B-;所述家庭距离等级分为三级,包括C+、C、C-;所述门诊情况分为三级,包括D+、D、D-;
所述随访方式包括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网络随访、家庭随访;
在随访方式分配中,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自动分配;
S1-1、患者个人特征中存在A+时,分配为家庭随访;
S1-2、患者个人特征中存在A时,达到分值R分配为家庭随访,否则分配为门诊随访;
S1-3、患者个人特征中存在B+或B++时,不分配网络随访;
S1-4、患者个人特征分值为R时,系统分配家庭随访;
S1-5、患者个人特征分值为S时,系统分配门诊随访;
S1-6、患者个人特征分值为T时,系统分配网络随访或电话随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临床随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单元、输出单元;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数据库数据对随访成功完成的概率进行预测,根据公式:



其中,f(I家庭)+f(I门诊)+f(I电话)+f(I网络)=1,m1+m2+m3+m4=n;
P代表随访成功完成概率值,f(I家庭)代表家庭随访成功完成的权值,f(I门诊)代表门诊随访成功完成的权值,f(I电话)代表电话随访成功完成的权值,f(I网络)代表网络随访成功完成的权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尉建锋叶建统朱小燕袁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卓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