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工字钢悬挑防护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97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工字钢悬挑防护棚,包括底板组件和防护栏,底板组件垂直并悬挑在工程主体结构的外墙上,防护栏设置在所述底板组件边缘上,外墙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预埋连接件,上端的预埋连接件通过斜拉机构连接背离所述外墙的底板组件,下端的预埋连接件连接靠近所述外墙的底板组件。该新型工字钢悬挑防护棚,具有稳定的承载结构,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预埋连接件的设置不会使核心筒区域留设大面积的预留洞口,保证了核心筒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同时耗材少,安装时,无需塔吊配合,轻量化操作,方便快捷;各种施工工序可交叉进行,施工现场简洁、美观;既节省型钢及U型预埋件,同时又节省费用和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工字钢悬挑防护棚
本技术涉及悬挑防护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工字钢悬挑防护棚。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各类建筑形式不断涌现,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加,建筑工程施工中,为防止高空坠物伤害,在拟建建筑物外设置采用型钢搭设的防护棚,而这种传统悬挑工字钢的做法需要伸入室内的型钢梁,将型钢穿过墙体,在拆除型钢梁前,可能还需要在现场切割U型锚固环,拆除后还需要补洞、补贴砖。因此存在布局复杂,妨碍室内建筑垃圾清理及施工人员行走,容易破坏混凝土梁、板构件,引起楼面渗水漏水,增加了施工时间等缺点。核心筒型钢若采用预留洞口放置型钢的常规方式,会造成核心筒区域留设大量预留洞口,影响核心筒结构稳定性。同时因型钢穿过楼梯间及电梯间,会使楼梯间行走空间变小,将影响行人过路安全。转角位置为悬挑较长部分,施工人员操作难度大,危险系数高,需在转角位置设置稳定的承载结构,保证操作人员安全,才能满足平台搭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工字钢悬挑防护棚,该防护棚在核心筒区域及转角位置采用一种新型工字钢悬挑防护棚,不会造成核心筒区域留设大量预留洞口,不需穿墙安装,不会损坏混凝土墙、梁、板等结构,有效杜绝外墙渗水漏水现象,能有效保证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型钢梁工字钢耗材少,布局简单,安装拆除都无需塔吊配合,轻量化操作,方便快捷。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工字钢悬挑防护棚,包括底板组件和防护栏,所述底板组件垂直并悬挑在工程主体结构的外墙上,所述防护栏设置在所述底板组件边缘上;所述外墙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预埋连接件,上端的预埋连接件通过斜拉机构连接背离所述外墙的底板组件,下端的预埋连接件连接靠近所述外墙的底板组件。本技术中,预埋连接件的设置不会使核心筒区域留设大量预留洞口,保证了核心筒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同时布局简单耗材少,轻量化操作,方便快捷;斜拉机构保证底板组件具有更稳定的承载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斜拉机构。进一步的是,所述上端的预埋连接件包括后端插入所述外墙的预埋螺杆,以及前端伸出所述外墙的U型连接件,所述U型连接件开口两端设置有连接杆,用于连接斜拉机构。进一步的是,所述下端的预埋连接件包括预埋螺栓和螺母,所述预埋螺栓的头部预埋在外墙内,预埋螺栓的螺杆部分伸出外墙并穿过底板组件,穿过后螺纹连接所述螺母。进一步的是,所述斜拉机构包括斜拉杆和钢丝绳;所述斜拉杆底端连接底板组件外边缘,顶端连接上端的预埋连接件;所述钢丝绳底端连接底板组件中部,顶端连接上端的预埋连接件,在底板组件外边缘和中部分别设置斜拉杆和钢丝绳,使得防护棚具有更稳定的承载结构。进一步的是,所述斜拉杆和钢丝绳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环,斜拉杆和钢丝绳均可拆卸使用,也可根据实际进行设置安装。进一步的是,所述底板组件包括由下至上的悬臂工字钢、钢管和冷轧钢板,各组件均可安装拆卸,无需塔吊配合,轻量化操作,方便快捷。进一步的是,所述悬臂工字钢顶端设有与所述连接环相连的连接耳,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用于预埋螺栓伸出外墙的螺杆可穿过底板组件。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护栏由多根钢管构成。进一步的是,所述底板组件的相邻两根悬臂工字钢之间与多根钢管垂直设置,钢管上平铺有多个冷轧钢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工字钢悬挑防护棚,具有稳定的承载结构,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预埋连接件的设置不会使核心筒区域留设大面积的预留洞口,保证了核心筒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同时耗材少,安装时,无需塔吊配合,轻量化操作,方便快捷;各种施工工序可交叉进行,施工现场简洁、美观;既节省型钢及U型预埋件,同时又节省了费用和工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新型工字钢悬挑防护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悬臂工字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U型连接件与斜拉机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悬臂工字钢与预埋螺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核心筒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组件;2、防护栏;3、外墙;4、预埋连接件;5、斜拉机构;11、悬臂工字钢;12、钢管;13、冷轧钢板;41、预埋螺杆;42、U型连接件;43、连接杆;44、预埋螺栓;45、螺母;51、斜拉杆;52、钢丝绳;53、连接环;111、连接耳;112、安装板;113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新型工字钢悬挑防护棚,如图1和5所示,包括底板组件1和防护栏2,所述底板组件1垂直并悬挑在工程主体结构的外墙3上,所述防护栏2设置在所述底板组件1边缘上;所述外墙3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预埋连接件4,上端的预埋连接件4通过斜拉机构5连接背离所述外墙3的底板组件1,下端的预埋连接件4连接靠近所述外墙3的底板组件1。本技术中,预埋连接件4的设置不会使核心筒区域留设大量预留洞口,保证了核心筒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同时布局简单耗材少,安装无需塔吊配合,轻量化操作,方便快捷;斜拉机构5保证底板组件具有更稳定的承载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斜拉机构5。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化方案,如图1、3和5所示,上端的预埋连接件4包括后端插入所述外墙3的预埋螺杆41,以及前端伸出所述外墙3的U型连接件42,所述U型连接件42开口两端设置有连接杆43,用于连接斜拉机构5。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化方案,如图1、4和5所示,下端的预埋连接件4包括预埋螺栓44和螺母45,所述预埋螺栓44的头部预埋在外墙3内,预埋螺栓44的螺杆部分伸出外墙3并穿过底板组件1,穿过后螺纹连接所述螺母45。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化方案,如图1和5所示,所述斜拉机构5包括斜拉杆51和钢丝绳52;所述斜拉杆51底端连接底板组件1外边缘,顶端连接上端的预埋连接件4;所述钢丝绳52底端连接底板组件1中部,顶端连接上端的预埋连接件4,在底板组件1外边缘和中部分别设置斜拉杆51和钢丝绳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工字钢悬挑防护棚,包括底板组件(1)和防护栏(2),所述底板组件(1)垂直并悬挑在工程主体结构的外墙(3)上,所述防护栏(2)设置在所述底板组件(1)边缘上,其特征在于:/n所述外墙(3)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预埋连接件(4),上端的预埋连接件(4)通过斜拉机构(5)连接背离所述外墙(3)的底板组件(1),下端的预埋连接件(4)连接靠近所述外墙(3)的底板组件(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工字钢悬挑防护棚,包括底板组件(1)和防护栏(2),所述底板组件(1)垂直并悬挑在工程主体结构的外墙(3)上,所述防护栏(2)设置在所述底板组件(1)边缘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墙(3)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预埋连接件(4),上端的预埋连接件(4)通过斜拉机构(5)连接背离所述外墙(3)的底板组件(1),下端的预埋连接件(4)连接靠近所述外墙(3)的底板组件(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棚,其特征在于:上端的预埋连接件(4)包括后端插入所述外墙(3)的预埋螺杆(41),以及前端伸出所述外墙(3)的U型连接件(42),所述U型连接件(42)开口两端设置有连接杆(4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棚,其特征在于:下端的预埋连接件(4)包括预埋螺栓(44)和螺母(45),所述预埋螺栓(44)的头部预埋在外墙(3)内,预埋螺栓(44)的螺杆部分伸出外墙(3)并穿过底板组件(1),穿过后螺纹连接所述螺母(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正义黄先知吴德艮刘胜国艾柏帆梁洋王轶王毅黄纯川张洲徐文科唐旭敏张孟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永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