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拉式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92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拉式楼梯,包括楼梯本体,楼梯本体包括第一分体楼梯和第二分体楼梯,第一分体楼梯包括第一支撑框架和倾斜的第一梯板,第一梯板顶端与上层楼梯平台平齐且顶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框架侧框上,底端通过第一休息平台固定于侧框对侧的第一支撑框架;第二分体楼梯包括第二支撑框架和倾斜的第二梯板,第二梯板顶端通过水平布置的第二休息平台固定在第二支撑框架的侧框上,第二梯板底端固定在侧框对侧的第二支撑框架上;工作人员沿第二梯板和第一梯板在上下楼层之间上行或下行;第一分体楼梯和第二分体楼梯之间通过紧固件固连。上述技术方案能有效解决预制楼梯安装之前施工层作业人员无法安全上下,以及现有搭接楼梯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拉式楼梯
本技术涉及楼梯
,具体涉及一种提拉式楼梯。
技术介绍
现有建筑工程多采用预制楼梯,但是预制楼梯必须等到施工层完成后才能吊装安装,这就造成施工层作业人员无法安全上下。但是现有脚手架等安装拆卸复杂,结构不够稳定,容易摇晃,安全性较低。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拉式楼梯,能有效解决预制楼梯安装之前施工层作业人员无法安全上下,以及现有搭接楼梯不便于安装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拉式楼梯,包括安装于下层楼梯平台上的楼梯本体,楼梯本体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分体楼梯和第二分体楼梯,所述第一分体楼梯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一支撑框架和倾斜布置在第一支撑框架内的第一梯板,所述第一梯板的顶端与上层楼梯平台高度平齐、且第一梯板顶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框架的侧框上,第一梯板底端通过水平布置的第一休息平台固定于侧框对侧的第一支撑框架上;所述第二分体楼梯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二支撑框架和倾斜布置在第二支撑框架内的第二梯板,所述第二梯板顶端水平布置有第二休息平台,所述第二休息平台与第一梯板底端高度平齐、且第二休息平台固定在第二支撑框架的侧框上,第二梯板底端与中间层楼梯平台高度平齐、且第二梯板底端固定在侧框对侧的第二支撑框架上;所述第二梯板与第一梯板装配呈整体,使工作人员沿第二梯板和第一梯板在上下楼层之间上行或下行;所述第一分体楼梯和第二分体楼梯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紧固件包括固定管、插设于固定管内的螺栓,以及与螺栓配合使用的螺帽,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的相接处均水平设置有固定管,所述螺栓和螺帽通过两固定管将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锁紧为一整体;所述螺栓头部以及螺母的尺寸均大于固定管的内径。进一步地方案为,第一梯板与第二梯板的倾斜方向相反,且第一梯板顶端距第二梯板底端的垂直间距为上下楼层之间的间距。进一步地方案为,第一梯板下方的第一支撑框架以及第二梯板下方的第二支撑框架内均设置有间隔且倾斜布置的加强杆,各加强杆的倾斜方向分别与加强杆所对应的梯板方向一致。进一步地方案为,第二梯板上方的第二支撑框架内还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盖板,所述盖板高度至少高于第一梯板上端的高度。更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的顶端均设置有扶手。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提拉式楼梯,包括第一分体楼梯、第二分体楼梯和紧固件,通过紧固件将第一分体楼梯和第二分体楼梯装配式连接到一起,形成可提拉式的楼梯,并且通过倾斜布置的第一梯板和第二梯板,实现工作人员的沿梯板倾斜上行和倾斜下行。本技术的紧固件为固定管和插设于固定管内的螺栓,通过螺栓螺帽的配合作用,可实现两个分体楼梯之间的紧固连接,避免因连接不稳造成的行走摇晃,安全性低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梯板和第二梯板的倾斜方向相反,这样可适用于横向宽度较窄的楼梯道,第一梯板和第二梯板间距为上下楼层之间的间距,具体可根据不同建筑的间距进行调整,以保证梯板两端无间隙,提高使用安全性。本技术第一梯板和第二梯板下方的支撑框架内均设置有加强杆,且各个加强杆的倾斜方向与其相对应的梯板方向一致,加强杆可提高整个分体楼梯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提高提拉式楼梯的使用安全性。本技术在第二梯板上方的第二支撑框架内设置盖板,盖板一方面能够提高整个支撑框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防止施工过程中掉落的杂物和便于施工人员站立;第一、二支撑框架上的扶手可用于工作人员扶持,提高安全性和防护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提拉式楼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第一分体楼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第二分体楼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框架;11.第一梯板;12.第一休息平台;13.第一加强杆;14.第一扶手;2.第二分体楼梯;21.第二梯板;22.第二休息平台;23.第二加强杆;24.第二扶手;25.盖板;3.紧固件;31.固定管;32.螺栓;33.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4所示,一种提拉式楼梯,包括安装于下层楼梯平台上的楼梯本体,楼梯本体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分体楼梯和第二分体楼梯,第一分体楼梯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一支撑框架1和倾斜布置在第一支撑框架1内的第一梯板11,第一支撑框架1一般是由方管焊接形成框体,第一梯板11的顶端与上层楼梯平台高度平齐、且第一梯板11顶端焊接在第一支撑框架1的侧框上,第一梯板1底端通过水平布置的第一休息平台12(第一休息平台与第一梯板之间也是采用焊接,第一梯板水平方向还通过第一休息平台设置水平布置的横杆,均是为提高稳定性而设)焊接于侧框对侧的第一支撑框架1上;第二分体楼梯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二支撑框架2(与第一支撑框架的制作方式相同)和倾斜布置在第二支撑框架2内的第二梯板21,第二梯板21顶端水平焊接有第二休息平台22,第二休息平台22与第一梯板11底端高度平齐、且第二休息平台22固定在第二支撑框架2的侧框上,第二梯板21底端与中间层楼梯平台高度平齐、且第二梯板21底端固定在侧框对侧的第二支撑框架2上;第二梯板21与第一梯板11装配呈整体,使工作人员沿第二梯板21和第一梯板11在上下楼层之间上行或下行;第一分体楼梯和第二分体楼梯之间通过紧固件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梯板11与第二梯板21的倾斜方向相反,形成转角楼梯,且第一梯板11顶端距第二梯板21底端的垂直间距为上下楼层之间的间距;由于本实施例的提拉式楼梯主要是用在相邻两楼层之间,因此,第一、二分体楼梯的下端是高低交错布置,与预留的楼梯平台间距相对应,第一、二梯板之间的间距与两楼层间距一致,避免两端缝隙太高造成的安全性差和杂物掉落问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反复研究之后,认为先制作两个分体的楼梯,之后到现场进行组装,并在组装时用两个反“U”钢筋固定两个分体楼梯,但是由于“U”钢筋之间固定有间隙,工作人员在钢楼梯上行走时比较摇晃,安全性较低。因此采用如图2所示紧固方式,紧固件3包括固定管31、插设于固定管31内的螺栓32,以及与螺栓32配合使用的螺帽33,第一支撑框架1和第二支撑框架2的相接处均水平设置有固定管31,螺栓32和螺帽33通过两固定管31将第一支撑框架1和第二支撑框架2锁紧为一整体;螺栓32头部以及螺母33的尺寸均大于固定管31的内径;本实施例采用螺栓和螺母配合拧紧的方式,能对两分体楼梯之间形成有效紧固,通过螺纹的旋紧作用实现提拉式楼梯的稳定性;同时便于拆卸,将第一、二分体楼梯分离开,便于在多层楼层间提拉移动。具体地,第一梯板11下方的第一支撑框架1以及第二梯板21下方的第二支撑框架2内均设置有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拉式楼梯,包括安装于下层楼梯平台上的楼梯本体,其特征在于:楼梯本体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分体楼梯和第二分体楼梯,所述第一分体楼梯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一支撑框架和倾斜布置在第一支撑框架内的第一梯板,所述第一梯板的顶端与上层楼梯平台高度平齐、且第一梯板顶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框架的侧框上,第一梯板底端通过水平布置的第一休息平台固定于侧框对侧的第一支撑框架上;所述第二分体楼梯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二支撑框架和倾斜布置在第二支撑框架内的第二梯板,所述第二梯板顶端水平布置有第二休息平台,所述第二休息平台与第一梯板底端高度平齐、且第二休息平台固定在第二支撑框架的侧框上,第二梯板底端与中间层楼梯平台高度平齐、且第二梯板底端固定在侧框对侧的第二支撑框架上;所述第二梯板与第一梯板装配呈整体,使工作人员沿第二梯板和第一梯板在上、中楼层之间上行或下行;所述第一分体楼梯和第二分体楼梯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拉式楼梯,包括安装于下层楼梯平台上的楼梯本体,其特征在于:楼梯本体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分体楼梯和第二分体楼梯,所述第一分体楼梯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一支撑框架和倾斜布置在第一支撑框架内的第一梯板,所述第一梯板的顶端与上层楼梯平台高度平齐、且第一梯板顶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框架的侧框上,第一梯板底端通过水平布置的第一休息平台固定于侧框对侧的第一支撑框架上;所述第二分体楼梯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二支撑框架和倾斜布置在第二支撑框架内的第二梯板,所述第二梯板顶端水平布置有第二休息平台,所述第二休息平台与第一梯板底端高度平齐、且第二休息平台固定在第二支撑框架的侧框上,第二梯板底端与中间层楼梯平台高度平齐、且第二梯板底端固定在侧框对侧的第二支撑框架上;所述第二梯板与第一梯板装配呈整体,使工作人员沿第二梯板和第一梯板在上、中楼层之间上行或下行;所述第一分体楼梯和第二分体楼梯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拉式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固定管、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大平陆汉时周凡顾兴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第九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